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9月猪价开门红,后续是涨是跌?新规影响几何?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9 月伊始,猪价呈现出 “开门红” 态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全国猪价大面积上涨,外三元生猪均价强劲攀升至 13.83 元 / 公斤,创下近 7 日新高。此涨势迅速吸引市场目光,养殖户情绪亦有所提振。

在此次价格上涨过程中,海南表现突出,价格突破 8元大关,达到16.14元/公斤,位居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榜首。广东、宁夏等地猪价也表现出色,分别为15.06元/公斤和14.82元/公斤。全国范围内,有26个地区猪价上涨,涨幅区间在0.04- 0.38元/公斤。这一涨势使得市场对 9 月猪市前景抱有较高期待。部分养殖户表示,价格回升缓解了前期的亏损压力。然而,猪价突然上涨的背后原因以及后续走势仍值得深入探究。

上涨背后:供需两端的“较量”

此次猪价上涨是供需两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供应端分析,根据生猪繁育周期推算,9月仍处于产能释放期。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高峰期的产能在本月逐步兑现,大量生猪涌入市场。据卓创资讯调研,8月养殖端出栏计划完成普遍偏慢,部分出栏任务延迟至 9 月。这些延迟出栏的生猪与9月新增的适重猪源共同构成较大供应压力。

部分养殖企业对四季度大猪行情持乐观预期,但当前养殖盈利处于微利状态,不排除部分企业为避免四季度市场养殖端集中出栏导致生猪供应压力过大,在四季度传统旺季前加快出栏节奏。这种不同的出栏策略使市场生猪供应量更为复杂。一方面是延迟出栏的生猪积压,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加快出栏,供应端内部的这种博弈对猪价上涨形成一定利空压制。

需求端方面,9月猪肉消费市场呈现淡旺季交织特征。9月中上旬,预计气温下降幅度有限,全国猪肉消费或仍处于淡季。天气炎热影响人们食欲,对猪肉这类高热量食物需求不高,此阶段批发市场猪肉日均销量同比减少,消费需求相对疲弱。

不过,随着国庆节及中秋节备货启动,8 月下旬起需求端有所改善。食品厂、商超等加大猪肉采购量,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对猪价形成阶段性支撑。双节备货期间,猪肉采购量显著增加,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走亲访友,猪肉都是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但整体来看,由于替代品价格低位运行,牛肉、鸡肉均价同比下跌,以及居民肉类消费结构调整,猪肉在家庭膳食中的占比持续下降,预计 9 月整体需求同比增幅不超过 5%,难以完全对冲供应压力。因此,需求端对生猪价格的支撑力度有限,猪价后续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新规出台,给猪价带来哪些变数?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对猪价走势产生诸多影响。

新规核心要点速览

指定通道制度:各省需设立并公布动物入省指定通道,运输动物车辆必须经指定通道接受检查,严禁非指定通道运输。

“四必查” 要求:严格查验检疫证明有效性、牲畜耳标佩戴、车辆备案情况和动物健康状况,实行 “逢车必查、逢猪必检”。

检查站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消毒通道、视频监控、应急设备等硬件设施,同时配备冰箱、洗衣机等生活设施,以保障 24 小时值守条件。

信息化监管:推进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与 “牧运通” 等平台对接,实现运输信息全国联网和全程可追溯。

产区与销区,不同的 “命运”

新规实施后,产区与销区猪价表现各异。广东、福建等主销区,因跨省生猪调运受限,外省猪源流入减少,本地市场供应压力缓解,猪价有望得到一定支撑。广东部分批发市场,因外省生猪调入量减少,本地猪肉价格小幅上涨,部分超市猪肉零售价每斤上涨0.5-1元。

而湖南、湖北等产区情况不容乐观。外销渠道收窄,生猪销售受阻,屠宰企业压价收购,猪价面临下行压力。湖北一些养殖大县,养殖户销售困难,原本日出栏 100 头生猪,现只能卖出50头左右,价格也下跌0.3-0.5元/公斤。产区与销区的价格分化使猪市格局更为复杂。

行业变革,养殖户如何应对?

面对新规带来的变化,养殖户面临诸多挑战,需积极应对行业变革。

疫病防控:中小养殖户的 “福音”

新规实施后,疫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指定通道的严格检疫和消毒措施,跨区域疫病传播风险显著降低,这对生物安全投入有限的中小养殖户而言是重大利好。区域疫情发生率降低,直接减少了他们的非生产性损失。以往非洲猪瘟等疫病爆发给不少中小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如今严格的调运监管可使重大动物疫病跨区传播风险降低 30% 以上,让中小养殖户能够更安心地开展养殖。部分中小养殖户表示,新规保障了养殖安全,降低了养殖风险,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调运困境:成本与时间的双重压力

调运限制也给养殖户带来实际困扰。调运时间和成本增加,经营压力增大。养殖户需承担车辆备案、消毒证明办理等新增费用,如一些地区车辆备案费用每次200-300元,消毒证明办理费用每次50-100元左右。

同时,在检查站排队待检可能导致运输时间延长1-2小时,夏季高温时段,这增加了生猪应激死亡风险。有养殖户表示,以往运猪一天可往返,如今排队时间长,猪在车内环境不佳,易出现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部分养殖户优化运输路线,提前规划时间,避开高温时段运输;还有养殖户加大对运输车辆改造投入,安装通风降温设备,降低生猪运输应激反应。

二次育肥:转型还是退场?

以投机性二次育肥为主的养殖户面临严峻考验。新规下,其频繁短途调运行为易触发检查站核查,检疫证明开具难度大增,二次育肥面临生存危机。部分以二次育肥为主的养殖户因无法满足新规要求,暂停业务。在市场变革中,他们要么转型为自繁自养场,提升自身养殖实力以适应新规,要么退出市场。

部分有前瞻性的养殖户已开始转型,积极学习自繁自养技术,引进优良种猪,建立繁育体系。尽管转型过程困难重重,但他们相信这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关键。在行业变革关键期,养殖户的探索和改变将影响猪市未来走向。

猪价未来走向,养殖户需理性看待

综合分析,9 月猪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供应端产能释放、需求端相对疲软以及新规导致的产区与销区价格分化,使猪市前景不明朗。虽 9 月首日猪价迎来 “开门红”,但不代表后续持续上涨。

养殖户在此关键时期,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安排出栏。不能因一时价格上涨盲目压栏,也不能因市场不确定性过度恐慌抛售。要依据自身养殖成本、生猪存栏情况,结合市场供需和政策变化,制定合理出栏计划。同时,积极探索应对新规的方法,加大在疫病防控、运输优化等方面投入,提升抗风险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猪市中找到生存发展之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期待猪市早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9 02:49 , Processed in 0.179562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