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中国牛肉进口价创两年新高:南美“牛”气冲天,全球供应链如何重构?(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昨天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关联市场的变化:羊肉 “量减价增”,反映蛋白消费新趋势

(一)羊肉进口的 “背离式” 增长,高端需求的爆发

在牛肉市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羊肉进口市场也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2025 年 7 月,羊肉进口量为 2.63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12%,然而其均价却达到 3950 美元 / 吨,同比涨幅高达 25%,呈现出 “量减价增” 的背离式增长特征。

这种背离式增长的背后,是高端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高品质羊肉的需求日益旺盛。以新西兰羔羊排为例,因其鲜嫩口感和丰富营养,成为家庭西餐中的热门食材,2025 年 7 月其进口量增长了 41%。澳大利亚的 M9 级和羊肉,凭借顶级品质和独特风味,在日料市场中备受青睐,均价更是高达 1.2 万美元 / 吨,较 2024 年上涨 30%。这些高端羊肉产品的热销,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高度追求。

(二)替代效应的显现,蛋白消费进入 “品质时代”

牛肉和羊肉价格的同时上涨,使得消费者在选择肉类产品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替代效应逐渐显现,禽肉和植物肉等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2025 年 1 - 7 月,禽肉进口量增长了 8%,植物肉的线上销量更是增长了 25%,这些数据表明,消费者正在寻求更具性价比的蛋白来源。

然而,对于高端餐饮行业而言,进口牛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数据显示,在人均消费 1000 元以上的西餐厅中,进口牛肉的使用率高达 90%。这是因为进口牛肉,尤其是和牛、雪花牛肉等高端品种,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是其他肉类无法替代的。在这些高端餐饮场所,消费者更注重用餐体验和食材品质,愿意为高品质的进口牛肉支付更高价格。

这种市场现象的出现,凸显了当前蛋白消费市场的分层情况。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消费者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市场呈现出 “刚需 + 品质” 的二元结构。这也为肉类供应商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如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

五、国内产业面临的压力:既是危机,也是转型机遇

(一)养殖端:成本倒挂促使规模化升级

进口牛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国内肉牛养殖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国内肉牛养殖成本高达 65 元 / 公斤,而进口冻牛肉到岸价仅为 35 元 / 公斤,这一巨大的价格差距使得散户养殖户面临严峻挑战,亏损面高达 40%。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许多散户选择退出市场,2024 年末,全国牛存栏量为 10047 万头,比上年末减少 462 万头,下降 4.4%,这是连续 5 年保持增长态势后首次出现下降。

然而,在行业整体面临困境时,一些头部企业凭借自身优势逆势扩张,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牧原食品作为国内养殖行业的领军企业,计划新建 50 万头肉牛基地,通过构建 “玉米 - 大豆 - 肉牛” 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将养殖成本成功降至 58 元 / 公斤。宁夏农垦集团则另辟蹊径,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对滩羊的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宁夏农垦集团成功将滩羊肉打入高端市场,其售价较普通羊肉高出 40%,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这些头部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模式以及对品质的严格把控,是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规模化养殖,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企业可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加工端:从 “来料加工” 向 “品牌建设” 的转型

在进口牛肉价格波动的影响下,国内牛肉加工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从传统的 “来料加工” 模式向 “品牌建设” 模式转变,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山东、河南等地的牛肉加工厂作为行业先行者,已经迈出转型步伐。临沂金锣,作为国内肉类加工行业的知名企业,积极探索产品创新,开发出 “和牛风味” 调理牛排。这款产品巧妙地将 30% 的进口牛肉与 70% 的国产牛肉相结合,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其价格较纯进口牛排低 25%,受到市场广泛欢迎。成都新希望则聚焦预制菜市场,推出 “川味卤牛肉” 预制菜,凭借独特的口味和便捷的食用方式,在 2025 年上半年销量增长了 60%,成功在预制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企业的转型实践表明,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品牌建设也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消费者忠诚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未来展望:三大趋势描绘产业发展蓝图

展望未来,中国牛肉进口市场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三大趋势逐渐显现,勾勒出一幅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产业发展蓝图。这些趋势不仅将深刻影响市场格局,还将推动整个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供应链 “多元化” 发展,小众市场的兴起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正积极开拓新兴产区,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国的依赖。玻利维亚、俄罗斯等小众市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牛肉进口的新选择。2025 年上半年,小众市场的进口量增长了 35%,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玻利维亚自 2019 年获得中国市场准入后,其牛肉凭借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性价比,逐渐受到中国消费者关注。俄罗斯也在积极布局,凭借地缘优势和丰富资源,有望成为中国牛肉进口的重要补充。预计 2025 年,巴西和乌拉圭在市场中的合计占比将从 92% 降至 85%,供应链 “多元化” 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二)价格 “分层化” 趋势,高端市场成为竞争焦点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M5 级以上雪花牛肉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高达 30%。这一趋势吸引了全球供应商的关注,纷纷加大对高端市场的投入。

澳大利亚计划在 2025 年将对华高端牛肉出口量增加 40%,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严格的品质控制,澳大利亚牛肉在高端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巴西则推出 “平价和牛”,以每吨 8000 美元的价格,试图在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乌拉圭也不甘落后,开发了有机牛肉认证,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环保食品的需求。全球供应商正围绕不同价格区间展开竞争,未来高端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政策 “双向调控”,构建产业安全保障体系

为保障国内牛肉产业的稳定发展,政府正通过政策手段进行 “双向调控”。商务部启动了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拟对低价冻肉加征 10%-15% 的关税,这将有效抑制低价进口牛肉的冲击,为国内产业提供一定保护。农业农村部也在积极推进 “肉牛良种工程”,目标是在 2025 年将国产牛肉自给率提升至 85%,通过提高国内产能,增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进口牛肉 “量价齐升” 的局面或将出现分化。低端产品市场可能会因关税调整而受到影响,而高端市场则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未来,中国牛肉进口市场将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牛肉经济格局” 对全球肉类贸易体系的重塑

2025 年中国牛肉进口价格的大幅上涨,已超越简单的价格波动范畴,而是全球肉类贸易体系的深度重塑。

南美凭借规模化生产和高性价比在市场中领先,中国消费升级催生新的市场机遇,美国则因政策与成本因素在市场竞争中失利。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必要重新认识牛肉的 “分层价值”;对于从业者来说,需在 “高端化、差异化、本土化” 中寻找突破点。

在全球蛋白质消费的市场格局中,不存在永远的 “价格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的 “价值创造者”。未来,无论是供应链的多元化拓展,还是高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亦或是政策调控下的市场平衡,都将深刻影响中国牛肉进口市场的发展方向。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牛肉贸易的发展历程将如何继续演绎。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7 02:35 , Processed in 0.233631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