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万吨收储落地:猪价短期提振有限,周期拐点静待产能去化(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穿越周期:从 “规模竞争” 到 “效率突围”

(一)养殖户:降本增效才是 “生存密码”

在漫长的低猪价周期中,每一位养殖户都在艰难探索前行,而成本优势成为决定其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以行业巨头牧原股份为例,凭借规模化优势和精细化管理,其完全成本已成功降至 12.5 元 / 公斤 ,即便在当前低迷市场环境下,每头猪仍能保持 150 元左右盈利,堪称行业 “成本之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散户因缺乏规模效应和先进管理技术,成本普遍在 14 元 / 公斤以上 ,每出栏一头猪就要承受 100 - 200 元亏损,在市场竞争中艰难挣扎。对于广大养殖户而言,降本增效迫在眉睫,成为其 “生存密码”。

抓住政策窗口期,合理安排出栏节奏,是养殖户首要掌握的技巧。避免在市场恐慌时集中抛售,应根据猪的生长周期和市场价格波动制定科学出栏计划。例如,在收储消息发布后,市场价格稍有回升时,适时出栏部分生猪,锁定部分利润。

推进技术升级也是关键环节。智能化喂料系统可根据猪的体重、生长阶段精准投喂饲料,料肉比可降低 0.1 ,即同样饲料可使猪长得更重。疫病精准防控技术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建立完善防疫体系,加强疫苗接种和日常监测,可将猪的死亡率降低 5% ,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只要养殖户能将单头养殖成本压缩至行业前 30% 水平,就更有机会在残酷市场竞争中存活,迎来发展机遇。

(二)产业升级:从 “量” 的扩张到 “质” 的比拼

收储政策如同催化剂,加速行业分化,促使头部企业重新审视发展战略,从过去单纯的 “规模竞争” 转向更深层次的 “效率竞争”。温氏股份在这方面做出积极尝试,禁止向二次育肥销售仔猪,从源头上遏制市场投机行为,稳定市场供应。同时,构建 “种猪 - 育肥 - 屠宰” 闭环,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不仅降低中间环节成本,还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新希望则选择 “生猪 + 食品” 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大力推进食品加工业务,目前加工业务占比已提升至 25% 。通过这种方式,新希望成功将业务延伸至消费端,平抑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在猪价低迷时,食品加工业务可为企业提供稳定现金流;猪价上涨时,生猪养殖业务又能带来丰厚利润,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这种全产业链布局和精细化管理,正逐渐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犹如装备先进导航系统和坚固船体的巨轮,在市场浪潮中更加稳健前行。未来,随着行业进一步整合和升级,那些在效率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引领行业走向新发展阶段。

五、结语:收储是 “缓冲带”,不是 “转折点”

万吨收储计划的实施,在汹涌市场浪潮中起到 “缓冲带” 作用,短期内稳定市场信心,缓解养殖户燃眉之急。但需清醒认识到,这并非猪价走势的 “转折点”。真正决定猪价未来走向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能否按计划顺利调减,饲料成本能否得到有效管控,以及消费需求能否随季节变化明显回暖。

在未来长达 10 个月的时间里,生猪产业将迎来深度调整期。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行业内必须加快淘汰低效产能,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才能逐步迈向 “小波动、稳盈利” 的新周期。对于养殖户而言,政策托底只是暂时支持,不能成为长期依赖。只有修炼好 “内功”,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新一轮市场周期中抢占先机。

毕竟,猪周期本质是供需博弈,打破猪价 “大起大落” 的关键,始终掌握在产业自身手中。只有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才能让生猪市场真正走上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 。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7 02:35 , Processed in 0.308336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