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美国50%牛肉关税落地,为何JBS等巨头“免疫”?三大逻辑揭秘行业分化(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前天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关税背后的行业真相:市场集中化催生 “巨无霸免疫力”

(一)美国肉类市场的 “四巨头垄断” 格局

政策出台的深层背景,是美国肉类行业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嘉吉、泰森食品、JBS 和 NBP 四家企业,牢牢控制着美国 80% 的屠宰加工份额。其中,JBS 以 28% 的占比位居榜首,Marfrig(NBP 旗下核心品牌)占比 15%,二者合计掌握了超四成的产能 。这种 “巨无霸” 格局,使得美国肉类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特征。

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下,美国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加征关税可在短期内保护本土产业,减少进口牛肉的冲击,为本土养殖户和肉类加工企业提供一定支持。另一方面,这些巨头企业已在美国本土建立庞大的产业体系,形成 “本土 - 海外” 的闭环生态。它们通过控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关税政策对于这些巨头企业的影响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加剧市场的不公平竞争,进一步巩固巨头企业的垄断地位。

(二)澳大利亚成为最大赢家,全球供应链重构

此次关税调整,意外催生了 “第三方红利”。澳大利亚,凭借 10% 的低关税(仅为巴西的 1/5),成为最大赢家。据市场预测,2025 年澳大利亚对美牛肉出口量预计将激增 35%,市场份额有望从 24% 提升至 32%。澳大利亚牛肉产业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对美国市场的开拓力度,不仅增加了出口量,还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美国牛肉市场的地位。

而美国消费者,则不得不承担关税带来的成本转嫁。预计美国国内牛肉价格将上涨 8%-12%,这将进一步推高通胀压力,给美国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对于美国的餐饮行业来说,牛肉价格的上涨无疑是雪上加霜。许多餐厅为控制成本,不得不减少牛肉菜品的供应,或者提高菜品价格,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用餐体验,对美国的餐饮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四、给行业的启示:从 “价格竞争” 迈向 “体系竞争”

(一)中小厂商的突围路径探索

对于那些严重依赖单一市场的中小厂商而言,此次关税调整无疑敲响了警钟。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一些中小加工厂,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向美国出口谷饲牛肉,在关税冲击下,订单量锐减,企业面临巨大生存危机。为应对这一困境,这些企业开始尝试 “内销转型”,将原本出口美国的谷饲牛肉转为面向国内高端餐饮市场。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满足国内高端市场需求,这些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通过认证 “巴西草饲牛肉” 标签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还面临市场接受度的考验。在短期内,由于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和成本的增加,这些企业仍需承受 15%-20% 的利润压缩。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开拓国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这些企业有望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全球化企业的 “抗风险模型” 构建

JBS 等巨头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全球化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 “抗风险模型”,即 “三三法则”。

首先是地域分散,单一市场营收不超过 30%,关键产能布局在低关税区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避免因某个市场的政策变动或经济波动而遭受重大损失。JBS 和 Marfrig 通过在美国本土及南美其他国家的产能布局,成功规避了巴西牛肉关税带来的风险。

其次是品类协同,肉品结构中牛 / 猪 / 禽占比均衡,避免单一品类依赖。不同品类的肉类产品在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品类协同,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市场风险。Minerva 通过在猪肉、禽肉等产品线的多元化布局,有效弥补了牛肉业务受到关税影响带来的损失。

最后是产业链纵深,从养殖到加工再到终端零售的全链条覆盖,增强成本传导能力。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在面对关税等外部冲击时,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业链各环节的策略,实现成本的有效传导,降低关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关税风险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对于肉类行业乃至所有全球化企业来说,JBS 等巨头的经验表明,单纯的价格竞争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构建一个涵盖地域、品类、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体系,才是在关税风暴中屹立不倒的关键。只有从战略高度布局全球业务,以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全球贸易博弈中掌握主动权,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结语:关税是试金石,“全球化基因” 才是真正护城河当 50% 的关税大棒落下,暴露的不仅是企业的市场敏感度,更是其全球化布局的 “底盘深度”。JBS 们的 “免疫能力”,本质是长期以来在产业链整合、地域多元化、政策预判上的厚积薄发。对于中国肉类企业而言,这场风波无疑敲响了警钟: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当下,唯有构建 “产地全球化、市场本土化、品类多元化” 的立体防御体系,才能在贸易壁垒的浪潮中稳立潮头。毕竟,真正的商业韧性,并非规避风险,而是让风险在庞大的体系中变得 “微不足道”。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13:16 , Processed in 0.20284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