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2|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7月肉类进口量价“冰火两重天”:量稳价涨背后的供需新逻辑(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产业链影响:从批发商到消费者的传导效应

(一)批发商:库存周转加快,转向高毛利产品

肉类进口市场的变化,对批发商产生了显著影响,促使其经营策略发生转变。

在华北、华东地区,冻品批发商的库存周转出现明显变化。以往,冻猪肉库存周转天数通常维持在 60 天左右,但在 2025 年 7 月,这一数字缩短至 45 天。这一转变背后,是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国内猪肉供应增加,消费者对新鲜度要求提高,导致冻猪肉销售周期缩短。例如,在天津的一家大型冻品批发市场,2025 年 7 月冻猪肉出货速度加快,批发商不再像以往那样大量囤货,避免因库存积压造成资金占用和产品贬值风险。

同时,2025 年 7 月低价抛货量下降了 20%。批发商意识到,单纯依靠低价策略已难以在市场中占据优势,转而寻求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来提升利润空间。像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在国内市场逐渐受到欢迎,2025 年 7 月进口量增长 30%。巴西牛腩也因其肉质鲜嫩、价格适中,进口量增长 25%。这些高毛利产品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批发商的产品线,还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商超生鲜部,盒马、山姆等高端渠道的表现十分亮眼。2025 年 7 月,这些渠道的进口肉类销售额增长 15%,显示出高端市场对进口肉类的强劲需求。澳洲谷饲牛排、乌拉圭羊肉片等溢价产品在其肉类销售中的占比提升至 40%。以山姆会员店为例,其推出的澳洲 M9 + 级谷饲牛排,因雪花纹理丰富、口感醇厚,吸引众多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带动客单价上涨 12%。这表明,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的进口肉类支付更高价格,商超也借此机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水平。

(二)养殖户:短期承压,长期倒逼转型

肉类进口市场的波动,对养殖户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促使他们在短期承压的情况下,寻求长期的转型发展。

生猪养殖户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进口冻猪肉到岸价为 2.4 万元 / 吨,折合约 12 元 / 斤,而国内生猪价格为 13.83 元 / 公斤,约 6.91 元 / 斤,二者形成明显倒挂。这种价格差异,使得国内生猪市场竞争加剧,养殖户利润空间被压缩。为应对这一局面,散户加速淘汰低效产能,2025 年 7 月 500 日龄以上母猪淘汰量增加 18%。例如,在河南的一些小型养猪场,养殖户纷纷淘汰高龄、产仔率低的母猪,引进优良品种,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虽然短期内,养殖户面临着母猪淘汰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产能调整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优化生猪养殖结构,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牛羊养殖厂同样面临挑战,但也在积极寻找转型机会。高端进口肉类的涌入,分流了部分国内消费市场。不过,国内草饲牛羊肉凭借 “零碳养殖” 标签,在中高端市场实现 20% 的溢价。像宁夏滩羊,以其肉质细嫩、无膻味,且养殖过程绿色环保,受到消费者青睐;内蒙古草原牛,在天然牧场中生长,符合消费者对绿色、健康肉类的需求。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牛羊的需求,养殖端加速品种改良,2025 年 7 月萨能羊、西门塔尔牛引种量增加 10%。这些优良品种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能够提高养殖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推动了牛羊养殖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三)消费者:价格分化加剧,性价比选择明显

在肉类进口市场变化的影响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价格分化和性价比选择特征。

在低价市场,拼多多、美团优选等平台成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首选。2025 年 7 月,这些平台的国产冻肉销量增长 25%,价格低至 10 - 12 元 / 斤,极具吸引力。以拼多多为例,其通过与国内肉类供应商合作,直接从源头采购冻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从而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许多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国产冻肉用于日常烹饪,满足家庭基本的肉类需求。这反映出,在经济环境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消费者更加注重价格因素,追求高性价比的产品。

而在高端市场,京东生鲜、天猫国际的进口肉类销售额增长 18%,200 元 / 斤以上的日本和牛、阿根廷红虾成为热销品。这体现出中产阶层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他们愿意为优质、独特的肉类产品支付较高价格。比如日本和牛,其以大理石花纹般的脂肪分布和入口即化的口感闻名,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极致体验需求;阿根廷红虾,个头大、肉质鲜美,且富含营养,成为家庭聚会、宴请宾客的佳品。这些高端进口肉类的热销,表明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饮食享受。

四、后市展望:量稳价涨或成下半年主基调

(一)短期(8 - 9 月):节日备货或推高进口额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肉类市场迎来传统消费旺季,进口额有望被进一步推高。

这两个节日期间,家庭聚餐、宴请活动增多,对高端肉类需求激增。预计 8 - 9 月进口额环比上涨 5% - 8%,其中冰鲜三文鱼、加拿大龙虾等节令产品将成为增长主力。冰鲜三文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一直是节日餐桌上的热门食材,预计进口量将增长 15% 。加拿大龙虾以其个头大、肉质鲜美著称,在节日市场上备受青睐,进口量预计增长 20% 。商家也会抓住这一商机,加大促销力度,进一步刺激消费。

国内生猪价格走势也将影响肉类进口格局。2025 年 7 月下旬,生猪价格反弹至 14 元 / 公斤 ,这一价格变化可能刺激企业进行低价冻肉补库。随着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猪肉消费需求增加,企业为满足市场供应,预计 9 月猪肉进口量环比增长 8% - 10%。以双汇等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为例,通常会在节日前加大猪肉采购量,包括进口低价冻肉,以保障市场供应和降低成本。

(二)长期:进口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化趋势明确

从长远来看,肉类进口市场将呈现进口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化趋势明确的发展态势。

2025 年 9 月,《中国 - 东盟自贸区 3.0 版》正式生效,这一政策将为肉类进口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东南亚地区优质禽肉、水产凭借其价格优势和独特品质,在国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该政策生效后,东南亚优质禽肉、水产进口关税降低 5%,进口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预计 2025 年全年肉类进口量将达到 650 万吨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 35%。像越南巴沙鱼,肉质鲜嫩、价格实惠,在关税降低后,进口量有望大幅增长,满足国内中低端市场对高性价比水产品的需求;泰国香米鸡,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将吸引更多中高端消费者,进一步丰富国内高端禽肉市场。

政策层面也将加大对 “冷链物流 + 保税仓储” 的支持力度,为肉类进口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如新增 10 个肉类保税仓库,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重要港口城市,这些保税仓库将为进口肉类提供更便捷的仓储和中转服务。同时,海关将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预计进口肉类通关时间有望从 72 小时缩短至 48 小时 ,大大提高货物周转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企业可以更快地将进口肉类投放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肉类进口市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结语:在分化中寻找新增长点

2025 年 7 月肉类进口呈现出的 “量稳价涨” 态势,本质上是国内产能恢复与消费升级两大趋势共振的结果。这一变化,为肉类产业链上的各方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从业者而言,传统的 “唯量是图” 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在国内产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转变思路,深耕高端市场与细分品类,寻求新的增长点。比如,宠物用肉类原料市场正随着养宠热潮迅速崛起,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MarketsandMarkets 预测,到 2027 年全球宠物食品原料市场规模将达 445 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 6.7%,其中肉类作为宠物食品的关键原料,需求持续攀升。功能性肉类制品也备受关注,这类产品添加了具有保健功能的因子、微量元素等,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市场前景广阔。

消费者则可以充分利用当前市场的价格分化契机,根据自身需求在性价比产品与品质产品间灵活选择。在满足日常饮食需求的同时,也能通过选择高品质进口肉类,提升生活品质。

展望未来,随着 “以进促稳、以进提质” 政策的持续落地,中国肉类进口市场正从单纯的 “规模扩张” 阶段转向 “价值提升” 阶段。这一转变,既是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挑战,更是重塑竞争力的黄金窗口。各方需把握机遇,积极调整策略,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找准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支持:中商产业研究院、海关总署、卓创资讯)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1 19:37 , Processed in 0.31560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