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通过饲料预防沙门氏菌污染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沙门氏菌仍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隐患,尤其在蛋品生产中,受污染的鸡蛋可能成为人类感染的高危源头。对于蛋鸡养殖户而言,确保饲料安全是降低沙门氏菌传播风险的关键。

饲料厂通过在生产与储存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技术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饲料污染虽在禽类沙门氏菌来源中占比相对较小,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Schothorst Feed Research B.V. 2024)。饲料厂通过在多个阶段实施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此类风险。

  • 原料污染问题:动物副产品(如肉骨粉)和油籽原料(如豆粕)是常见的污染源。其中,动物副产品尤其为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理想环境。
  • 粉尘积聚与卫生管理不足:饲料厂的粉尘不仅存在爆炸风险,更是沙门氏菌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粉碎和混合设备等高危区域。由于生物膜形成、低湿度环境及清洁不彻底,污染可能在饲料厂环境中持续存在。因此,识别、减少并监控粉尘积聚点对有效预防至关重要。

沙门氏菌入侵与繁殖的防控策略

饲料厂预防沙门氏菌污染需从原料控制与严格卫生标准入手:


  • 原料管理:优先选择具有严格监测计划的认证供应商。每批原料应通过质量检测(材料分析与目视检查)决定是否接收。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也需通过严格卫生规程加以防范。
  • 分区管理:在厂区内明确划分“脏区”(原料区)与“净区”(加工区),避免交叉污染。采用颜色标识设备、足浴池、个人防护装备及减少人工操作等措施可降低传播风险。生产流程应单向进行,确保原料与成品饲料不共用生产线区域。
  • 粉尘控制:定期清理关键机械周围的粉尘,并维护高效的粉尘处理系统。关键区域的接缝密封能进一步降低污染风险。
  • 害虫防治:持续落实虫害控制措施,减少啮齿类动物、昆虫和野生鸟类传播沙门氏菌的可能。
  • 湿度控制:防止因泄漏、冷凝或清洁导致的积水,这对抑制微生物生长至关重要。所有物料及存储形式(饲料筒仓、袋装或露天堆放)均需保持干燥环境、适当通风和温度控制,以最大限度抑制沙门氏菌存活与繁殖。

热处理降低沙门氏菌风险

热处理(如消毒、制粒或膨化)是减少饲料中沙门氏菌微生物负荷的关键步骤:

制粒或膨化:
这些工艺采用短时高温处理,但可能存在颗粒外层比内部受热更充分的问题。因此,条件允许时建议优先选择消毒而非制粒或膨化。

消毒:约80°C加热至少60秒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但将温度升至85°C并持续至少150秒效果更佳。需精细调控该过程以平衡灭菌效果与营养保留。消毒工艺的优势在于可处理粉状饲料,如图1所示荷兰De Hoop饲料厂采用的方法。

qw1.jpg

饲料成品的再污染预防

饲料加工完成后,防止再污染极为关键。
除上述措施外,可使用有机酸等消毒添加剂抑制沙门氏菌生长。但需注意,部分国家可能限制甲醛等添加剂的使用。尽管策略有效,仍存在检测困难(沙门氏菌分布不均导致采样代表性不足)、生物膜形成及干燥环境存活等挑战。此外,法规限制与设备投入不足也制约了部分饲料厂的灭菌能力。

结论

qw2.jpg

预防饲料厂的沙门氏菌污染需采取多维度措施,包括严格卫生规范、有效热处理及成品饲料再污染防控。通过管控饲料厂风险,蛋禽生产者能显著降低沙门氏菌传播概率——这对种禽场和雏鸡分销商等产业链上游企业尤为重要。


来源:汉德柯斯家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1 04:48 , Processed in 0.260679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