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鸡蛋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谁在背后操盘?(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2025-8-11 0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市场急剧反转:从“一蛋难求”到“堆积成山”的七日态势

  (一)价格大幅波动:数据表征下的极端分化

  在蛋鸡养殖行业于7月28日因湖北鸡蛋价格涨至168元/箱(45斤)而沉浸于乐观预期时,未料短短一周后,即8月6日,价格骤降至137元/箱,跌幅达18.4%。这一数据变化,深刻反映出养殖户从充满希望到极度失落的巨大心理落差。与此同时,东北黑山的鸡蛋价格亦从一周前散蛋3.1元/斤开始下滑,部分地区散户出货价甚至跌破3元/斤。

  价格的急剧下跌,直接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失衡。此前市场处于“一蛋难求”的卖方市场,蛋商积极寻蛋抢购;而当下却迅速转变为鸡蛋“堆积成山”的买方市场。冷库蛋集中抛售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致使流通环节库存暴增40%,大量鸡蛋积压于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迅速形成。

  更为复杂的是,市场呈现出一种分化式行情。湖北晨科、湖南三尖等行业龙头企业,本应在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却面临日均缺蛋20%的困境。这些企业急需货源补充,湖南三尖甚至计划前往浠水考察寻求合作。然而,市场持续大幅报跌的信息,使下游客户纷纷改变采购计划,选择停单观望。一边是大企业求蛋若渴,一边是散户急于抛售鸡蛋,市场秩序陷入混乱,价格暴跌使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均陷入迷茫与困境。

  二、基本面是否“崩塌”?三大供需数据深度剖析

  (一)存栏处于高位:产能过剩的潜在威胁

  7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12.92亿只,同比增长7.04%,创下历史新高,产能过剩的压力笼罩整个行业。存栏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3-5月补栏的9亿只青年鸡在8月集中开产。这些新产蛋鸡的大量涌入,使得市场上鸡蛋日均新增产量达500吨,进一步加剧了供过于求的状况。

  同时,老鸡淘汰遇阻也是存栏量高企的重要因素。尽管黄冈等地自3月至今已淘汰1122万只老鸡,同比增长15%,但养殖利润转正使情况更为复杂。当前单只蛋鸡盈利达2.89元,导致500日龄以上老鸡的延养比例高达30%。养殖户因有利可图,纷纷选择延长老鸡养殖时间,这不仅放缓了老鸡淘汰速度,还使产蛋高峰期延长15天。原本应退出市场的老鸡继续产蛋,与新产蛋鸡共同作用,使市场鸡蛋供应量持续增加,价格承受巨大下行压力。

  (二)冷库蛋“堰塞湖”集中释放

  冷库蛋库存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鸡蛋市场的潜在风险点,而在2025年,这一风险似乎集中爆发。2024年同期冷库蛋库存为120万吨,到2025年,该数据猛增至180万吨,库存大幅增加。进入7月下旬,高温天气成为导火索,引发冷库蛋“甩货潮”。在华北、华东地区,冷库蛋出货量周增65%,大量低价冷库蛋涌入市场。这些冷库蛋成交价较鲜蛋低10%-15%,凭借价格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对鲜蛋销售造成严重冲击。

  除库存数量和出货量问题外,冷库蛋的质量争议进一步加剧市场恐慌情绪。部分低价冷库蛋被曝“哈夫单位”低于60,表明鸡蛋新鲜度和品质严重下降。食品厂拒收此类鸡蛋,导致流通商手中的冷库蛋难以销售,只能加速抛盘。由此形成“价格下跌-质量质疑-抛售加剧”的恶性循环,使鸡蛋市场陷入更为混乱的局面,价格在这一循环中持续下跌。

  (三)消费旺季“失速”:需求端的三重制约按照行业惯例,8月通常是鸡蛋市场的传统旺季,中秋备货热潮会带动鸡蛋需求大幅增长。然而今年情况特殊,需求端受到三重制约,导致旺季需求未达预期。

  从传统旺季表现来看,8月作为中秋备货期,餐饮渠道需求同比下降8%。家庭采购也因高温天气而延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商超鸡蛋销量周降12%。消费者在高温环境下,对鸡蛋购买欲望降低,更倾向于选择清凉解暑食品,这对鸡蛋消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替代品分流也是需求端面临的一大挑战。猪肉价格降至15元/斤,价格亲民,吸引众多消费者。鸭蛋、鹌鹑蛋等蛋类替代品,因其性价比优势,分流了20%的蛋白消费需求。在众多替代品竞争下,鸡蛋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需求增长动力不足。

  三、期货与现货的复杂关系:谁在影响市场预期?

  (一)基差异常揭示资金博弈迹象

  在此次鸡蛋价格暴跌过程中,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复杂关联愈发明显,其中基差异动成为揭示资金博弈的关键线索。8月6日,鸡蛋期货主力合约JD2509报3360元/吨,而湖北现货价对应3288元/吨,基差达到-72元,远超正常区间(正常区间为-20~+30元)。如此显著的基差,反映出市场的异常波动,暗示现货价格可能受到刻意打压,以配合期货空头操作。

  从持仓量变化来看,7月28日至8月6日,期货持仓量从58万手激增至72万手,增长幅度显著。背后原因是河北、北京部分贸易商利用市场机制漏洞,采用“卖出现货打压报价+期货空单获利”的套利模式。他们通过大量抛售现货,制造市场恐慌,压低现货价格,同时在期货市场持有大量空单。当现货价格下跌时,期货空单实现盈利。据估算,通过这种操作,这些贸易商单周获利超3000万元。这种行为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众多养殖户和中小蛋商利益受损,成为资本博弈的牺牲品。

  (二)中小蛋商的群体行为与信息局限

  除期货市场资金博弈外,中小蛋商在此次价格暴跌中表现出的“羊群效应”和信息茧房现象,进一步加剧市场混乱。当前,区域报价多依赖少数贸易商,以湖北某市场为例,3家小蛋商掌握了70%的报价话语权。这些小蛋商一旦形成“看跌共识”,相关信息便会通过行业群等渠道迅速扩散至整个市场。片面信息传播导致全国50%的销区客户受误导而暂停拿货,市场需求瞬间被抑制,价格进一步下跌。

  大企业在此情况下也较为被动。湖南三尖计划赴浠水采购500吨鸡蛋,旨在满足自身生产需求,同时为市场注入活力。然而,当地报价日跌5元的消息使下游客户纷纷取消订单,最终取消比例达30%。在此压力下,湖南三尖不得不转为“以销定采”的保守策略,减少采购量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这表明中小蛋商的不理性行为和片面信息传播,不仅影响自身利益,还严重冲击整个产业链稳定,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18:03 , Processed in 0.344234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