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成本之战如何重塑生猪行业格局?(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25-8-5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政策调控:引导生猪产能理性发展

(一)调控策略转变:从扩张到优化

在过往阶段,生猪产业呈现出迅猛的规模扩张态势。大量资本涌入,养殖场数量急剧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快速攀升,行业内各主体积极参与 “量的竞争”,旨在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然而,过度扩张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市场供需失衡,供大于求,猪价持续低迷,整个行业面临严峻压力。

在此背景下,农业农村部果断采取行动,以 “严控新增产能、减少二次育肥” 为核心举措,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为快速扩张的生猪产业施加 “减速机制”。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3 万头,虽处于 3900 万头绿色调控区间上限,但明确传递出行业发展重点从 “量的竞赛” 向 “质的提升” 转变的信号。

在政策引导下,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响应。牧原股份连续两个季度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二季度存栏量降至 343 万头,较峰值减少 5.4 万头。这一行为体现了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为行业树立了范例,推动行业从盲目规模扩张回归到理性产能管理。这一转变意味着企业不再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而是更加注重养殖质量与效益,通过优化产能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二)抑制二次育肥:稳定市场供应节奏

二次育肥模式曾在生猪市场盛行。养殖户采用 “短期囤猪、高价抛售” 策略,试图利用猪价波动获取高额利润。这种行为具有投机性,如同赌博,加剧了猪价的不稳定性,给市场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随着检疫票管理趋严、调运成本大幅上升,河南、山东等地二次育肥养殖户补栏意愿显著下降。曾经活跃的二次育肥市场变得冷清,养殖户普遍持观望态度,补栏行为谨慎。部分养殖户因前期高价囤猪,出栏时每头亏损达 200 元,损失严重。政策层面 “禁止商品猪流入二次育肥” 的规定,以及龙头企业 “控制出栏体重 120 公斤” 的自律行为,有效切断了投机性养殖的资金链条。这些措施大幅压缩了二次育肥的投机空间,促使生猪供应回归正常周期节奏,推动市场理性发展,猪价趋于稳定,行业迈向健康发展轨道。

二、龙头引领:成本管控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一)技术驱动变革:从规模竞争到效率竞争

在生猪产业变革进程中,头部企业敏锐洞察技术的关键作用,以技术创新为手段,重构竞争优势,实现从 “规模竞争” 到 “效率竞争” 的重大转变。

以牧原股份为例,其大力发展低蛋白日粮技术,对饲料配方进行优化创新。在以往,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比极高,是养殖户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通过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牧原股份成功将饲料成本占比降至 60% 以下,有效减轻成本负担。同时,该技术还带来积极效果,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提升至 32 头,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45%,成效显著。

温氏股份在智能化养殖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智能化养殖覆盖率达到 80%。其养殖场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调控以及对猪只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疫病监测效率提高 30%,能够及时发现疫病隐患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养殖成本降至 12.2 元 / 公斤,相比中小散户低 2 - 3 元 / 公斤,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明显成本优势。

这些头部企业展现出的 “效率差异”,正逐步转化为强大的市场话语权。在行业利润微薄的情况下,它们凭借先进技术和高效管理,仍能维持 5% - 8% 的利润率,在市场中稳固立足,成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二)环保政策推动: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提升,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这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广东、江苏等地出台 “不再新批规模化养殖场” 等地方政策,对落后产能形成制约,进一步压缩中小散户生存空间。

在环保政策推动下,规模企业凭借先进环保技术和完善环保设施,顺利通过环保审核。它们采用 “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 等模式,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而小散乱猪场由于治污成本高昂,难以达到环保要求,被迫退出市场。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500 头以下散户存栏量同比下降 15%,直观反映出散户市场份额逐渐缩小。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CR10(前十企业市场份额)已突破 25%。这表明头部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愈发稳固,将在行业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引领作用,推动行业朝着绿色、集约化方向发展。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1 17:50 , Processed in 0.32537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