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鸡蛋价格上演“V型反转”!盈利回暖却藏隐忧,下半年走势关键看这两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4 14: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7月蛋价波动态势:从深度亏损至微利,旺季前期呈现分化特征

  (一)触底反弹:单月实现逆转式回升

  7月的鸡蛋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反转态势。7月9日,全国鸡蛋均价跌落至年内最低水平,达2.50元/斤,相较于年初高点跌幅高达43.69%,单斤亏损达0.72元,超60%的养殖户陷入深度亏损状态,部分中小散户甚至产生退养意向。然而,高温天气成为关键转折点,河南、山东等主产区蛋鸡产蛋率下降15%,大码蛋供应趋紧,加之贸易商看涨情绪升温,在短短两周内,蛋价迅速攀升至7月23日的3.31元/斤,不仅回升至成本线(3.25元/斤),更实现单斤微利0.06元,行业暂时脱离困境。

  (二)区域分化:南方活禽区价格领涨,北方冻品区面临压力

  市场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格局。在广东、福建等活禽消费区域,受潮汕地区火锅餐饮备货影响,黑棕蛋价格突破3.5元/斤,较北方溢价20%;而在河北、山东等冻品主产区,由于屠企库存高企(超60%),均价维持在3.0-3.2元/斤,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产地价低于销区价”的价格倒挂现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商超冷鲜肉销量增长8%,表明消费端正通过降价促销手段刺激需求。

  二、盈利表象下的潜在隐患:产能去化进程受阻

  (一)存栏量再创历史新高,供应压力难以缓解

  随着7月蛋价反弹,本应加速淘汰的老母鸡成为养殖户眼中的优质资产。根据卓创资讯数据,7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预计达13.52亿只,8月将增至13.59亿只,连续三个月刷新历史高点。在产能去化关键时期,养殖户淘汰老母鸡的积极性因短期盈利回暖而显著降低。截至7月第四周,全国老母鸡出栏量环比减少11.10%,500日龄以上老鸡占比达35%,大量低效产能滞留市场。这种“弱盈利-缓淘汰-高存栏”的负向循环,从根本上限制了蛋价的上行空间。正如河南养殖户老张所言:“前几个月亏损严重,现在刚回本,不舍得卖鸡,再养养或许还能多盈利。”这种心态在行业内较为普遍,致使产能去化进程停滞。

  (二)补栏热情高涨,远期供应压力增大

  尽管7月蛋鸡苗价格因高温回落至3.8元/羽,但山东、河南等地大厂苗价仍逆势上涨2%,显示部分养殖户对后市仍持乐观预期。据Mysteel调研,6月全国蛋鸡苗销量环比增长5%,若按4个月育成周期推算,11月前后将迎来新一批产蛋高峰期,届时存栏量或突破14亿只,进一步加剧供应过剩风险。有业内人士担忧:“当前补栏热情过高,一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明年上半年蛋价可能再次大幅下跌。”这种盲目扩张行为,无疑为行业发展埋下隐患。

  三、下半年蛋价走势:成本与需求的双重影响

  (一)成本端:豆粕玉米价格走势分化,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成本端是影响下半年蛋价走势的重要因素。根据卓创资讯《2025年蛋鸡行业半年度报告》,豆粕价格受南美供应偏紧及国内养殖需求支撑,预计将呈震荡上涨态势;而玉米价格因新粮上市,大概率先涨后跌。综合来看,单斤鸡蛋饲料成本均值预计达到3.06元,较上半年环比涨幅8.9%。这意味着3.0元/斤将成为蛋价的强支撑位,一旦跌破该区间,超40%的养殖户将再度陷入亏损,进而促使行业加速去产能。山东饲料企业负责人李总分析:“玉米价格在新粮上市前因供应偏紧而上涨,但10月新粮集中上市后,价格可能回调;豆粕则受南美大豆减产预期影响,价格易涨难跌,整体拉高了下半年饲料成本。”

  (二)需求端:“旺季不旺”与“高位时段延长”并存

  需求端同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8月后,市场将迎来多重利好因素。短期内,8月底中小学开学、中秋前食品厂备货(如月饼馅料采购),预计将拉动月均需求增长10%,蛋价或冲高至3.5-3.8元/斤;中期来看,9月商超、电商启动国庆备货,终端需求维持高位,叠加“双11”“双12”促销活动,11-12月需求或出现二次回升;但长期来看,猪肉(13.89元/公斤)、鸡肉等替代品价格处于低位,将分流部分家庭消费,限制蛋价突破4.0元/斤的持续性。正如广东食品厂负责人王总所言:“中秋月饼生产对鸡蛋需求确实较大,但我们也在尝试用植物蛋白替代部分蛋液,以控制成本。”这反映出在替代品竞争下,蛋价上涨空间仍受到限制。

  四、后市展望:区间震荡为主,两大节点决定价格走向

  (一)短期(8-9月):反弹有上限,回调有支撑

  展望8-9月,在供应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蛋价难以重现2024年同期的暴涨行情。预计价格将在3.0-3.8元/斤区间震荡,其中8月中旬受中秋备货拉动,蛋价有望冲击3.5元/斤以上,但需警惕9月上旬备货结束后的回调风险。养殖户应抓住中秋备货时机,及时淘汰500日龄以上老鸡,避免压栏导致疫病风险;贸易商可采取“逢低建库、逢高减持”策略,规避高温高湿天气下的存储损耗。广东贸易商林老板分享经验:“去年中秋前我提前囤了50吨鸡蛋,结果节后价格暴跌,亏损十多万。今年我打算快进快出,不贪多。”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程度决定反转时机

  从中长期来看,产能去化程度是决定蛋价反转时机的关键因素。若9月后能繁母鸡存栏加速去化(月均降1.5%以上),叠加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导致被动去产能,2025年四季度蛋价有望突破4.0元/斤,迎来真正的市场复苏;反之,若行业陷入“缓淘汰-高存栏”的僵局,蛋价或在3.0-3.5元/斤区间长期徘徊,直至2026年春季新产能集中释放,市场才有望打破当前局面。正如行业分析师刘博士所言:“这一轮蛋价周期的底部可能比预期更长,只有产能去化足够彻底,市场才能真正复苏。”这需要养殖户、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引导行业理性发展。

  结语:在周期波动中探寻确定性

  7月的蛋价反转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却也暴露出行业“追涨杀跌”的短视行为。养殖户需摒弃短期投机心态,聚焦生物安全与成本控制,方能在市场波动中稳健发展;消费者则迎来3-3.5元/斤的性价比“黄金区间”,可关注商超促销的品牌蛋,实现品质与价格的平衡。

  蛋价的每一次起伏,都是产业链效率重塑的契机——从源头养殖到终端零售,每个环节都需重新审视成本结构与市场定位。唯有敬畏市场周期、尊重经济规律,才能在震荡中立足,实现蛋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数据支持:卓创资讯、Mysteel农产品、全国蛋价监测中心)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1 17:55 , Processed in 0.307784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