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阿根廷大幅下调农产品预扣税,中国牛肉市场将迎哪些变局?(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25-8-3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政策解析:阿根廷 “减税清单” 释放哪些关键信号?

(一)关税调整细则与核心目标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中,阿根廷的政策举措始终备受瞩目。本年度,阿根廷总统米莱于第 137 届农业展览会官方开幕式上宣布,永久下调大豆、肉类及其他农作物的预扣税。此政策变动绝非寻常,其深度关联阿根廷农业经济核心,以及与全球市场,特别是我国进口市场的紧密联系,影响意义深远。

先审视具体的关税调整细则,这是理解后续影响的关键所在。在肉类领域,牛肉预扣税从 6.75% 降至 5%,尽管降幅看似不大,但在庞大的牛肉贸易市场中,每一个百分点的变动都可能引发数亿美元的成本差异。禽肉预扣税亦同步下调,彰显出阿根廷对整个肉类出口产业的重视与扶持。

谷物与油料领域同样变化显著。大豆作为阿根廷重要出口农产品,预扣税从 33% 大幅降至 26%,调整力度之大显而易见。大豆副产品,如豆粕和豆油,预扣税从 31% 降至 24.5%。玉米和高粱的预扣税则从 12% 降至 9.5% 。这些调整覆盖阿根廷主要农产品出口品类,旨在全面刺激农业生产与出口。

阿根廷政府此番大力调整关税,其核心目标有二:其一,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尤其是通胀问题。通过降低农产品出口预扣税,刺激农民和农业企业增加生产与出口,进而增加外汇收入,稳定国内经济局势。其二,提升阿根廷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降低税率可使阿根廷农产品在价格上更具优势,吸引更多国际买家。据相关经济模型预测,该政策实施后,预计 2025 年阿根廷农业出口额有望增长 15%-20%,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不容小觑。

(二)政策背后的 “三重逻辑”

这一政策的出台,背后蕴含更为深层的逻辑,概括而言,可分为经济、国际竞争和政治三重逻辑。

从经济突围角度来看,阿根廷当前面临严峻经济形势,外汇储备不足 300 亿美元,对于一个依赖进口能源和工业产品的国家而言,这是巨大挑战。而农业出口一直是阿根廷经济支柱,占外贸收入的 45%。通过降低出口预扣税,能够直接提升农户出货意愿。以今年 6 月为例,大豆出口量环比激增 22%,直观反映出政策对农业出口的刺激作用。更多的农产品出口意味着更多外汇收入,这对稳定阿根廷的汇率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在国际竞争层面,阿根廷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来自巴西、美国等农业强国的激烈竞争。以大豆出口税为例,巴西的大豆出口税为 22%,美国玉米出口税 10%,相比之下,阿根廷之前的税率缺乏竞争力。此次降税,使阿根廷农产品在价格上更具优势,有助于其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欧盟等重要市场,抢占更大份额。这不仅能增加阿根廷的出口收入,还能巩固其在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地位。

从政治考量角度出发,农业产区在阿根廷政治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贡献超过 60% 的选票。对于即将到来的 2025 年国会选举,米莱政府深知稳定农业产区支持的重要性。降低农产品出口预扣税,能够直接惠及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与支持。这无疑是在为选举提前布局,通过经济手段赢得 “粮仓票仓” 的民心,确保在选举中获得足够支持。

二、中国牛肉市场影响:短期波澜不惊,长期结构生变

(一)进口格局:阿根廷稳居第二,澳新逆袭上位

进入 2025 年,中国进口牛肉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各供应国的 “排位赛” 战况激烈。从整体格局来看,巴西以 46.54% 的占比稳居首位,凭借广袤的牧场、成熟的养殖产业链,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输送大量质优价廉的牛肉,已然成为中国牛肉进口市场的主导者。阿根廷以 16.46% 的占比位居第二,其独特的草饲牛肉风味,在国内市场也占据稳固地位,深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澳大利亚和乌拉圭的 “位置互换”。澳大利亚强势逆袭,进口占比攀升至 12.46%,跃居第三。究其原因,中澳自贸协定是关键因素。在自贸协定框架下,澳大利亚牛肉输华关税逐年降低,目前仅为 8.5%,这使其牛肉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而且,澳大利亚的谷饲牛肉品质上乘,雪花纹理丰富,口感鲜嫩多汁,完美契合国内高端餐饮市场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量激增 40%,尤其是在高端和牛领域,其市场份额大幅扩张,许多一线城市的高端西餐厅、日料店,纷纷将澳大利亚和牛纳入菜单,成为吸引食客的招牌菜品。

反观乌拉圭,曾经的优势不再,进口占比滑落至 8%,排名第四。价格劣势首当其冲,乌拉圭牛肉相较于巴西,平均价格高出约 15%,在追求性价比的大众市场,这无疑是重大劣势。产量方面,乌拉圭年出栏量仅 300 万头,与巴西、阿根廷等动辄千万头的出栏量相比,差距悬殊,难以满足中国庞大市场的强劲需求。在品质认证上,乌拉圭获得欧盟有机认证的企业不足 20 家,在有机牛肉、高端认证牛肉市场,缺乏足够竞争力,难以在高端市场获取份额。

(二)市场传导:阿根廷牛肉影响为何 “有限”?

阿根廷此次大幅下调牛肉出口预扣税,看似会对中国牛肉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但实际上影响相对有限,背后存在多重复杂因素。

首先,从品类结构来看,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牛肉品类存在明显失衡。高达 60% 的进口量为母牛肉,这类牛肉肉质相对较老,更适合加工成肉馅、卤味等产品。在国内市场,母牛肉主要流向食品加工厂,用于制作牛肉罐头、牛肉干、速冻水饺馅料等,难以在高端原切肉市场占据优势。而公牛或阉牛因其肉质鲜嫩、脂肪分布均匀,是制作牛排、烤肉等高端原切肉的优质原料,但其在从阿根廷进口的牛肉中占比不足 20%。这就导致,即便阿根廷牛肉出口成本降低,也无法对国内高端原切牛肉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因为其产品结构与高端市场需求并不匹配。

关税壁垒也是一道重要阻碍。目前,中国对阿根廷牛肉仍征收 12% 的进口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阿根廷出口税下调带来的价格优势。更为关键的是,商务部正在进行的 “保障性措施调查”,犹如悬在阿根廷牛肉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调查结果出炉,阿根廷牛肉的整体进口税率极有可能上调至 15%-20%。如此一来,即便阿根廷牛肉在出口环节降低了预扣税,但在中国市场的终端售价,不仅难以降低,甚至还有可能上涨,这无疑会削弱其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从价格传导机制角度分析,国际牛肉贸易存在 3-6 个月的物流 + 清关周期。这就意味着,阿根廷关税调整的价格优势,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传导至中国市场。以 2025 年上半年为例,即便阿根廷在年初就下调了出口预扣税,但受限于贸易周期,中国市场在 2025 年 Q3 到岸的阿根廷牛肉价格,预计仅下降 3%-5%。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这点价格降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超市、农贸市场等零售终端,很难感受到明显的价格变化,短期内市场依旧会保持相对平稳态势。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5 00:51 , Processed in 0.32413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