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2|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阿根廷牛肉关税大跳水,中国牛肉市场“波涛暗涌”?(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25-7-31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阿根廷关税下调:释放重要政策信号

当地时间 7 月 26 日,阿根廷总统米莱在第 137 届国际畜牧、农业和工业展览会上正式宣布,永久性下调牛肉、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预扣税。其中,阉牛肉出口关税从 6.75% 降至 5%,而母牛出口关税自 2024 年起已取消。这一政策调整在国际农业市场引发广泛关注,释放出阿根廷政府致力于重塑本国农业竞争力的强烈信号。

近年来,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阿根廷作为农业大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关税调整,旨在提升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通过降低出口成本,增强阿根廷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进而有望扩大市场份额。尽管阉牛肉出口关税仅下调 1.75 个百分点,但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中,这一调整的影响不容小觑,它标志着阿根廷农业政策的重要转向。

关税下调对中国进口结构的潜在影响

阿根廷牛肉出口关税的下调,将对中国牛肉进口市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进口量与成本变化、市场份额与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

(一)进口量与成本变化

关税调整后,预计阿根廷阉牛肉出口成本将下降约 2.3%。按当前 CIF 价格测算,每吨到岸成本可降低约 180 美元。这一成本优势理论上会增强阿根廷牛肉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然而,中国对阿根廷牛肉仍征收 12% 的进口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成本下降带来的价格优势。预计终端价格降幅有限,约在 1.5%-2% 之间。尽管终端价格变动幅度较小,但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仍可能带动进口量的变化。据预测,2025 年下半年阿根廷对华牛肉出口量有望增加 5%-8%。这一增长幅度虽不会彻底改变市场格局,但足以引起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关注,部分进口商可能会因价格下调而增加采购量。

(二)市场份额与产品结构

2024 年,阿根廷对华牛肉出口占比约 11%,主要集中在冷冻牛腩、牛腱等中低端品类,与巴西(占比 42%)、澳大利亚(占比 28%)相比,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次关税调整为阿根廷提供了提升市场份额的机遇。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其在华市场份额有望相应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牧场正积极布局中国高端市场,计划通过定制化安格斯牛肉产品,采用冷链直供的方式,打入上海等地的高端餐饮渠道。这一策略调整是阿根廷针对中国市场消费升级做出的积极响应,旨在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其在华出口产品结构。

国内产业面临的挑战:双向挤压效应

阿根廷牛肉出口关税调整,对中国国内牛肉产业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国内产业面临着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一)国内牛肉产业现状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牛肉产业呈现出复杂态势。从产量和出栏量来看,呈现出增长态势。牛肉产量达到 342 万吨,同比增长 4.5%,首次突破 340 万吨大关;肉牛出栏 2203 万头,同比增长 2.9%,均创下五年同期新高。这一成绩得益于国内肉牛养殖技术的提升和规模化养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养殖场采用科学养殖方法,优化饲料配方,提高肉牛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规模化养殖则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存栏量的下降趋势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二季度末存栏量降至 9992 万头,同比减少 2.1%,连续两季度低于 1 亿头。存栏量的持续下降预示着未来 12-18 个月育肥牛供应将趋紧。这主要是由于前期肉牛价格波动,部分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以及能繁母牛存栏量下降,导致新生犊牛数量减少。存栏量的变化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其下降趋势给后续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风险。

(二)阿根廷关税调整的冲击

阿根廷关税调整后,可能会加剧中国国内牛肉市场的供需矛盾。尽管国内产能有所提升,但面对阿根廷牛肉可能增加的进口量,仍面临一定压力。目前,国产牛肉中符合餐饮渠道标准的中高端产品占比不足 35%,而进口牛肉中高端品类占比超过 60%。这种结构差异使得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阿根廷加大对华高端牛肉出口,国内企业可能需要在低端市场努力保住份额,在高端市场坚守阵地,面临着双重竞争压力。

以国内某牛肉加工企业为例,过去主要以国产中低端牛肉为原料进行加工销售。随着阿根廷高端牛肉的进入,该企业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受到挤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阿根廷高端牛肉。而在低端市场,由于进口牛肉价格也具有一定优势,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价格,压缩利润空间。这一现象在国内牛肉企业中具有一定普遍性,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价格传导机制及其滞后效应分析

阿根廷牛肉出口关税调整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在价格传导方面存在独特的表现,其滞后效应值得深入研究。

(一)价格传导机制与滞后期

从价格传导机制来看,阿根廷关税调整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并非即时显现,而是存在 3 - 6 个月的滞后期。这主要是由于出口商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流程。关税调整后,出口商需重新核算成本、调整报价,与进口商重新协商合同条款,完成合同转换;同时,还需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优化物流调配,安排合适的运输船只和运输路线,确保牛肉能够顺利运抵中国。这些流程繁琐且耗时,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起,阿根廷牛肉到港量才会逐步增加。

此外,国内加工企业的原料库存也是导致价格传导滞后的重要因素。国内加工企业通常会持有 2 - 3 个月的原料库存,以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的情况。在这一库存周期内,即使阿根廷牛肉价格有所下降,企业也不会立即调整采购策略,而是优先消耗现有库存。这就使得短期内国内牛肉市场价格波动有限,不会因阿根廷关税调整而迅速发生变化。例如,某大型牛肉加工企业,其库存管理策略是保持 3 个月的原料库存。在阿根廷关税调整后的前 3 个月,该企业仍按照以往的采购节奏和价格进行生产,市场上该企业的牛肉产品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直到库存消耗殆尽,企业重新采购阿根廷牛肉时,才会将成本下降的因素反映到产品价格上。

(二)对国内市场定价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若阿根廷牛肉出口量持续增长,可能会通过 “价格锚定效应” 对中国国内市场定价产生重要影响。当阿根廷冷冻牛肉价格低于巴西同类产品 5% 时,国内进口商出于成本考虑,很可能会调整采购策略,增加对阿根廷牛肉的采购量。进口商采购策略的改变,会导致市场上不同来源牛肉的供应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批发市场价格。据预测,这种情况下,批发市场价格可能会下行 1% - 2%。

这种价格锚定效应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阿根廷牛肉在国内市场份额的增加,其价格走势将逐渐成为国内市场定价的重要参考。其他牛肉供应商为了保持竞争力,也会相应调整价格,使得整个市场价格体系围绕着阿根廷牛肉价格进行调整。这不仅会影响进口牛肉之间的价格竞争,也会对国产牛肉价格产生连锁反应。国产牛肉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可能需要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以应对价格竞争压力。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1 11:11 , Processed in 0.22887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