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突发!澳洲牛肉触发特殊保障措施
7 月 24 日,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官网发布关于自贸协定部分农产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通知,澳洲牛肉进口申报数量达到当年触发标准一事,在国内牛肉市场引发广泛关注,对市场情绪产生显著影响。自 7 月 23 日下午起,相关市场陆续出现涨价乃至封盘现象,背后的市场逻辑与行业影响值得深入剖析。
政策 “紧箍咒”:特殊保障措施解读
(一)中澳自贸协定中的特殊保障条款
中澳自贸协定于 2015 年 6 月 17 日正式签署,同年 12 月生效,对两国经贸往来影响深远。其中针对牛肉等农产品设置的特殊保障措施,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稳定发展,避免因进口产品过度冲击而受损。
协定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牛肉类 6 个税号产品设置进口触发数量。在当年触发水平内,这些牛肉产品可享受较低协定税率,大幅降低进口成本,使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更具价格竞争力,得以以相对亲民价格进入消费市场。然而,一旦超过触发水平进口,需按最惠国税率计征关税。例如,2024 年 10 月 6 日,中国 — 澳大利亚自贸协定项下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牛肉产品进口申报数量达到当年触发标准,海关随后对该类产品恢复按 12% 的最惠国税率征收进口关税,直接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引发市场价格波动。这种特殊保障措施既促进了中澳牛肉贸易发展,又为国内牛肉产业构筑起防护屏障,使其在国际竞争中稳健发展。
(二)2025 年政策关键数据解析
2025 年澳大利亚牛肉特殊保障措施关税数量上限设定为 208,307 吨,此为政策实施关键节点。实际计算当年可进口量时,需考虑上年结转数量影响。扣除上年结转数量后,今年实际可用的触发量水平略低于 190,986 吨,看似细微的数字变化,背后蕴含重大市场影响。
回顾历史数据,可清晰洞察今年情况的特殊性。2025 年 1 - 6 月,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牛肉产品总量达 16.2 万吨,较去年同期的 11.9 万吨大幅增长 35.4%,强劲增长势头表明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但也正因迅猛增长,澳大利亚牛肉于 7 月 24 日达到进口触发水平数量,较 2024 年 10 月 6 日触发时间提前约两个月。这既反映市场需求旺盛,也给相关企业和市场参与者带来更多挑战与机遇。提前触发意味着企业需更早调整采购策略、成本预算与市场定价,以应对关税变化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进口数据 “狂飙”:为何提前触发?
(一)2025 年 1 - 6 月进口数据对比
2025 年 1 - 6 月,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牛肉产品总量达 16.2 万吨,去年同期仅为 11.9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35.4%。这一显著增长不仅是数字变化,更体现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强劲发展态势。在过去半年间,澳大利亚牛肉凭借独特品质与市场策略,成功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迅速扩大在中国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牛肉进口市场的突出力量。
(二)需求端:国内市场需求变化
国内消费者对牛肉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背后有诸多深层次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消费能力显著增强,消费者在饮食选择上更注重品质与营养。牛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优质肉类,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契合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在健康饮食观念日益普及的当下,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牛肉视为日常饮食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以往以猪肉为主的肉类消费结构逐渐多元化,牛肉消费占比不断提高。尤其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需求旺盛,如澳大利亚的谷饲牛肉、雪花牛肉等,因其鲜嫩口感和丰富大理石花纹,备受青睐。这种消费结构变化,既体现消费者生活品质提升,也为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三)供应端:澳大利亚方面因素
澳大利亚作为世界重要牛肉出口国,其牛肉供应情况对中国市场影响重大。从畜牧业发展状况看,澳大利亚拥有广袤天然牧场和优质牧草资源,为肉牛养殖提供得天独厚自然条件。近年来,澳大利亚在肉牛养殖技术上持续创新改进,采用现代化养殖方式,如自动化饲喂、环境控制等,提高肉牛生长速度和肉质,使其牛肉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在养殖规模方面,虽受干旱等自然因素影响,但澳大利亚通过合理牧场管理和牛群结构调整,总体养殖规模保持相对稳定,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同时,澳大利亚积极调整出口策略,将中国市场作为重要目标市场,加大对中国牛肉出口力度。例如,通过与中国进口商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物流,缩短运输时间,确保牛肉能以更新鲜状态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此外,澳大利亚牛肉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各类食品展会和贸易活动,加强品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推动牛肉对华出口。
来源:肉类食品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