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2025年上半年家禽产业报告:全国家禽出栏81.4亿只!家禽存栏63.3亿只!禽肉产量127...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国家禽出栏81.4亿只!
规模化扩张与结构性调整并行


2025 年上半年全国家禽出栏量达 81.4 亿只,同比增长 7.0%,创 2021 年以来同期新高,其中二季度单季出栏 39.9 亿只,同比增幅高达 10.5%。

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多重产业变革逻辑:

1. 规模化养殖主导产能释放:山东、广东等家禽主产区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快速整合中小散户资源,例如圣农发展在福建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白羽肉鸡产业园,单厂年出栏量突破 5 亿只。这种集约化生产使肉禽出栏周期缩短至 42 天,较传统散养效率提升 30%,直接推动出栏量跃升。

2. 饲料成本下行刺激补栏积极性:2025 年上半年玉米、豆粕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5.8% 和 3.1%,肉鸡配合饲料成本降至 3.67 元 / 公斤,创近五年新低。

成本端红利转化为养殖利润空间,山东某万只规模养殖场测算,每只白羽肉鸡净利润从 2024 年的 1.2 元提升至 2.5 元,刺激养殖户主动增加补栏量。

3. 消费复苏与出口增长双轮驱动:国内餐饮业复苏带动禽肉消费回暖,2025 年 1-5 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5.9%,其中快餐、团餐对鸡胸肉需求激增。

同时,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1-5 月鸡肉出口额达 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9%,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占比提升至 85%。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禽种表现分化明显:白羽肉鸡出栏占比达 58%,同比提升 3 个百分点;黄羽肉鸡受价格低迷影响,出栏增速仅 4.2%,部分中小养殖户转向肉鸭养殖。这种结构性调整反映了产业在市场波动中的自我优化能力。

家禽存栏63.3亿只!
产能周期底部的战略布局

2025 年二季度末家禽存栏量 63.3 亿只,虽同比仅增 0.2%,但创五年同期新高,且较一季度末环比增长 3.6%,呈现 "去库存 - 再平衡" 的典型周期特征:

1. 存栏结构深度调整:蛋禽存栏占比从 2024 年的 45% 降至 41%,肉禽存栏占比相应提升。这一变化与鸡蛋价格持续低迷直接相关 ——2025 年上半年主产区蛋价跌至 2.75 元 / 斤,同比下跌 38%,养殖亏损面扩大至 60%,迫使蛋鸡养殖户加速淘汰老鸡。而肉禽存栏中,白羽肉鸡占比突破 60%,品种优势进一步凸显。

2. 祖代种源自主化支撑产能: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圣泽 901” 及迭代版 “圣泽 901Plus” 累计推广父母代种鸡超 3500 万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20%。

“圣泽 901Plus” 在料肉比、产蛋率、生长速度、抗病性等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每套种鸡产合格种蛋超过 175 枚,肉鸡在平养条件下 37 日龄时平均体重达 2.5 千克。

这种种源突破使存栏结构稳定性显著增强,二季度末祖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增加 4.5%,为下半年出栏高峰奠定基础。

3. 区域产能再分配加速:山东、河南等传统养殖大省存栏量占比从 2024 年的 48% 降至 45%,而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存栏增速达 12%,得益于 "东鸡西移" 政策引导和冷链物流网络完善。这种区域转移既缓解了东部环境压力,又培育了新的增长极。

禽肉产量1270万吨!
技术红利与市场扩容共振

上半年禽肉产量 1270 万吨,同比增长 7.4%,首次突破 1200 万吨大关,其中二季度单季产量 629 万吨,同比增幅达 10%,这一突破源于三重核心驱动力:

1. 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白羽肉鸡料肉比降至 1.65:1,较 2020 年改善 12%,单只出栏体重增至 2.85 公斤,规模化屠宰企业综合出成率达 92%。

技术进步使相同存栏量可转化更多肉品,测算显示 2025 年上半年存栏量虽仅增 0.2%,但肉品产出提升 4.1%。

2. 深加工推动价值跃升:国内多家龙头企业深加工产品占比突破 35%,调理品、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值同比增长 25%。这种产品结构升级使每吨禽肉附加值提升 1500 元,直接拉动产量增长 2.3 个百分点。

3. 出口市场结构性突破:1-5 月禽肉出口量达 12.8 万吨,同比增长 39.7%,其中调理品出口占比从 2024 年的 30% 提升至 45%。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占比超 60%,规避了传统市场贸易壁垒,成为产量增长的重要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品种表现差异显著:白羽鸡肉产量增长 8.2%,黄羽鸡肉增长 4.5%,鸭肉增长 3.1%,反映出消费升级背景下优质蛋白需求的分化。

禽蛋产量1729万吨!
供需博弈下的韧性增长

上半年禽蛋产量 1729 万吨,同比增长 1.5%,连续两年突破 1700 万吨,其中二季度单季产量 863 万吨,同比增幅 3.2%,呈现 "先抑后扬" 的走势

1. 存栏结构动态平衡:一季度蛋鸡存栏量同比下降 3.7%,导致产量微降 0.1%,但二季度随着淘汰鸡量增加(6 月淘汰量同比增 15%)和青年鸡补栏(5 月补栏量同比增 8%),存栏结构优化使产蛋率提升至 91%,推动产量回升。

2. 成本控制能力增强: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同比下降 7.4%,单斤鸡蛋饲料成本降至 1.8 元,较 2024 年减少 0.3 元。尽管蛋价低迷,大型规模养殖场通过 "低蛋白日粮 + 精准饲喂" 技术,仍能维持 0.2 元 / 斤的微利,支撑产能底线。

3. 消费需求韧性显现:尽管蛋价下跌,但上半年鲜蛋消费量同比增长 2.1%,餐饮、食品加工需求占比提升至 40%,抵消了家庭消费下降的影响。同时,功能性鸡蛋(如富硒蛋、DHA 蛋)市场份额扩大至 8%,单价较普通蛋高 30%,成为新增长点。

下半年行情预测与展望
产业趋势展望与风险预警

1. 未来增长动能
技术迭代:智能环控系统普及率将从 2024 年的 35% 提升至 50%,单栋鸡舍产能可提升 20%。

市场拓展:预计 2025 年禽肉出口量突破 30 万吨,其中深加工产品占比超 50%,国际市场定价权逐步增强。

政策红利:湖南、河北等省份部分地区出台设施养殖补贴政策,每平方米标准化鸡舍补贴 100 元,直接降低养殖户改造成本。

2. 潜在风险挑战
价格波动:下半年饲料原料价格可能回升,预计玉米价格涨幅达 5-8%,挤压养殖利润空间。

疫病风险:H5N1 亚型禽流感在东南亚扩散,需警惕跨境传播对出口市场的冲击。

产能过剩:若 2025 年下半年出栏量超预期增长,可能导致禽肉价格同比下跌 10-15%,引发行业深度调整。

3. 战略应对建议
产业链整合:鼓励养殖企业向上游延伸至饲料加工、下游拓展至冷链物流,构建全产业链成本优势。

品种优化:加大地方特色品种(如清远麻鸡、高邮鸭)的产业化开发,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数字化转型:推广 "智慧养殖" 平台,实现从育种、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数据监控,提升决策精准度。

2025 年上半年家禽产业在规模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出栏量、存栏量、禽肉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禽蛋产业在逆境中展现韧性。

然而,行业仍需警惕饲料成本波动、疫病风险和产能过剩等潜在危机。

未来,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从 "养殖大国" 向 "产业强国" 跨越。

来源: 国际畜牧科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3 22:32 , Processed in 0.118228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