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警惕!鸭疫里默氏杆菌侵袭蛋鸡,死亡率飙升!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案例背景:

2025年2月,某蛋鸡养殖场(存栏5000只)突然出现鸡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绿色稀便,部分鸡出现头颈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死亡率达5%。养殖户初步怀疑为新城疫或禽流感,但经当地兽医站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引起)。以下是结合该发病现场的详细分析与防控治疗指导,供养殖户参考。

一、发病现场分析

1、发病原因追溯


(1)环境因素: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近期昼夜温差大(15℃→5℃),导致鸡群应激。

(2)卫生管理不足:水线长期未清洗,料槽残留霉变饲料,粪便清理不及时。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伤口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器械等间接传播。

应激因素(如温差、通风不良、密度过高)会显著增加发病风险。

3、临床症状

(1)急性型:
突发高热(42-43℃)、精神沉郁、采食下降、绿色稀便,部分鸡出现头颈震颤、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2)慢性型:
眼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关节肿胀、跛行,后期消瘦死亡。

4、 剖检病变

心包炎(“包心”)、肝脾肿大、纤维素性气囊炎、脑膜充血,输卵管干酪物。

qw1.jpg

二、综合防控措施

1、生物安全管理

(1)人流物流管控:
进出场区更换专用鞋服,工具专舍专用。

(2)环境消毒:每周对鸡舍、料槽、水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1:200)或戊二醛(2%)全面消毒。粪便每日清理,堆积发酵处理,避免污染水源。

2、饲养管理优化

(1)温湿度控制:
育雏期温度稳定在33-35℃,成鸡舍温度18-25℃,湿度保持60-70%。

(2)通风与密度:安装纵向通风系统,蛋鸡饲养密度≤6只/㎡,减少氨气积聚。

(3)减少应激:换料、免疫时添加维生素C(200mg/kg饲料)或电解质多维。

3、免疫预防

(1)疫苗选择:
流行地区建议接种鸭疫李默氏杆菌灭活苗(需选择与本地流行菌株匹配的血清型,常见为1、2、10型)。

(2)免疫程序:雏鸡7日龄首免(0.3ml/只),21日龄二免(0.5ml/只),皮下注射。

三、科学治疗方案

1、早诊断早治疗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送检:
采集病鸡肝脏、脑组织等,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或PCR检测确诊。

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2. 药物治疗方案

(1)首选药物(根据药敏结果调整):


氟苯尼考:20%注射液按0.2ml/kg体重肌注,每日1次,连用3-5天。

多西环素:饮水给药,10%制剂按100mg/L水,连用5天。

恩诺沙星:10%制剂按50mg/L饮水,连用5天。

(2)辅助治疗:

饮水中添加卡巴匹林钙(50mg/L)退热,缓解炎症。

益生菌(如乳酸菌)修复肠道菌群,减少抗生素副作用。

3、病死鸡处理


深埋或焚烧病死鸡,严禁随意丢弃,污染场地用5%火碱溶液彻底消毒。

四、关键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抗生素:
随意用药易导致耐药性,治疗前务必做药敏试验。

2、关注混合感染:该病常与大肠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需联合用药(如氟苯尼考+替米考星)。

3、强化营养支持:发病期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15000IU/kg)和硒,促进黏膜修复。

五、总结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核心在于环境控制+免疫预防+精准治疗。养殖户需建立“防重于治”的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用药,降低发病风险。一旦暴发疫情,应第一时间隔离病鸡、精准用药,并结合环境消毒切断传播链,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来源:智慧蛋鸡,作者:崔丽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6 18:47 , Processed in 0.250332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