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氨基酸的种类与作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营养,所以其营养价值决定于氨基酸的组成。
1914年奥斯本氏(Osborne)通过试验证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决定于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同时还明确了色氨酸在维持生命和保持体重上是必需的,但只有在与赖氨酸共同作用下才能促进生长。
1938年劳斯氏(Rose)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这使得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更加明确了。
氨基酸的种类
氨基酸在营养上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畜禽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满足不了需要,必须由饲料供应的氨基酸。
畜禽所处情况不同,其需要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也不同。
成年家禽维持生命时需要8种氨基酸,即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生长期家禽除需上述8种氨基酸以外,尚需组氨酸与精氨酸。对雏禽来说,在上述10 种必需氨基酸的基础上,还需加甘氨酸、胱氨酸和酪氨酸共计13种。
在必需氨基酸中,以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更为重要,因体内利用其他各种氨基酸合成体蛋白时,都要受它们的限制和制约。如果日粮中缺少了它们中的任何一种,则会降低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把这3种氨基酸叫做限制性氨基酸。
据试验,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点赖氨酸、蛋氨酸,就能把原来饲料中未被利用的氨基酸充分利用起来。所以,有人把蛋氨酸、赖氨酸又叫做蛋白质饲料的营养强化剂。鱼粉之所以营养价值高,就是因为其中的蛋氨酸、赖氨酸含量高,相比之下,植物蛋白中的含量则少得多。因此,我国多用的植物蛋白饲料,如能添加适量的蛋氨酸及赖氨酸,则可大为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在鸡的饲养上,一般把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与胱氨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在畜禽体内合成较多或需要较少,不需由饲料来供给,也能保证畜禽正常生长的氨基酸,即必需氨基酸以外的均为非必需氨基酸。例如,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和瓜氨酸等。畜禽可以利用由饲料供给的含氮物在体内合成,或用其他氨基酸转化代替这些氨基酸。
此外,根据近年来对畜禽体内氨基酸的转化代替、生化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即把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必需的氨基酸叫做准必需氨基酸。试验证明:丝氨酸数量充足时,甘氨酸则可在体内充分合成,而在甘氨酸不足的情况下,丝氨酸便成了必需氨基酸;而胱氨酸和酪氨酸又可分别由蛋氨酸、苯丙氨酸在体内合成。因此,可把甘氨酸、丝氨酸、胱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叫做准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的作用
在畜禽饲养中,不仅要求饲粮中有一定的蛋白质数量,而且要求有一定的质量。蛋白质的质量决定于其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平衡情况。一般来说,动物性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全面且比例适当,因而品质较好;谷类及其他植物性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不全面,量也较少,因而品质较差。
如果饲粮中缺少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及色氨酸,则可造成生长停滞,体重下降,而且还能影响到整个日粮的消化和利用效率。试验证明:蛋白质的全价性不仅表现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且其含量的比例也要恰当,也就是氨基酸在饲料中必须保持平衡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
动植物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
动植物饲料由于种类的不同,所含氨基酸在数量和种类上均有显著差别。动物性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及色氨酸均比植物性饲料的高。如玉米蛋白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很低,营养价值较差。近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改变玉米蛋白质量和影响玉米蛋白中氨基酸含量的两个突变基因,从而育成了蛋白质含量高达25%、赖氨酸4.5%的玉米新品种,这为开辟蛋白质饲料来源创造了条件。
氨基酸的互补作用
畜禽体蛋白的合成和增长、旧组织的修补和恢复,酶类和激素的分泌等均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氨基酸,但饲料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由于饲料种类的不同,其含量有很大差异。
例如,谷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少,而含色氨酸则较多;有些豆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而色氨酸含量又较少。如果在配合饲料时,把这两种饲料混合应用,即可取长补短,提高其营养价值。这种作用就叫做氨基酸的互补作用。
根据氨基酸在饲粮中存在的互补作用,则可在实际饲养中有目的地选择适当的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使饲料中的氨基酸能起到互补作用,以改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提高其利用率。
来源: 鸡事本|夕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