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9|回复: 0
收起左侧

[麻鸡/黄鸡] 2025肉鸡市场大变局:白羽黄羽,冰火两重天?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北林路街道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当前家禽养殖市场格局中,白羽肉鸡与黄羽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2025年1-2月,白羽肉鸡祖代引种量仅为5.43万套,同比大幅下降74% 。

受美国、新西兰高致病性禽流感影响,引种工作面临重重阻碍,后续引种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黄羽鸡在产祖代存栏量于 2025年第10周(3月3日-9日)达到158.5万套,创下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这一降一升的数据对比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市场逻辑,究竟是短暂的市场波动,还是行业深刻变革的前奏?本文将深入剖析白羽肉鸡和黄羽鸡的市场现状,并对其未来走向进行探讨。

15.jpg

白羽肉鸡:困境与曙光

引种危机下的连锁反应

白羽肉鸡产业正遭遇严峻的引种危机。美国和新西兰作为我国白羽肉鸡祖代种鸡的主要来源国,自2024年 12月起,因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引种量骤降为零。这一突发状况对整个白羽肉鸡产业链产生了巨大冲击。2025 年1- 2月,全国白羽祖代更新量仅5.43万套,同比下降幅度高达74%,数据极为严峻。

从产业链传导机制来看,祖代引种量的急剧下滑,首先影响父母代种鸡的供应。父母代种鸡作为商品代鸡苗的直接来源,其供应稳定性至关重要。由于祖代引种受限,未来一段时间内,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可能显著下降。而父母代种鸡存栏量的减少,必然导致商品代鸡苗供应量收缩,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在价格方面,短期内,受市场滞后性影响,产业链价格仍处于下行压力之中。下游鸡产品价格维持在9000 元 / 吨,同比下跌5.8%,反映出终端需求疲软 。但从长期趋势分析,随着父母代及商品代供应收缩,市场供需关系将发生改变,产业链价格具备上行空间。以 2022 年祖代引种受阻事件为例,随后在2023年,白羽肉鸡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鸡苗和鸡肉价格均显著上涨,充分体现出引种量变化对产业链价格影响的滞后性与持续性。

父母代的矛盾表现

在祖代引种受阻的背景下,父母代雏鸡市场呈现出矛盾态势。2025年1-2月,全国父母代雏鸡销量达到1136万套,同比增长6%,显示出一定市场活力 。然而,鸡苗价格出现分化。父母代鸡苗价格同比上涨32.1%,达到46.5元/套;商品代鸡苗价格本周主产区均价为2.91元/羽,周环比上涨 4.3%,但同比仍下降27.6% 。

这种矛盾现象背后存在多方面原因。从市场供需角度分析,尽管祖代引种受限,但前期父母代种鸡存栏量相对充足,使得短期内父母代雏鸡供应能够维持在一定水平,甚至实现增长。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积极扩大生产。随着市场对未来供应收缩预期增强,父母代鸡苗稀缺性逐渐显现,价格随之上涨。而商品代鸡苗价格分化,更多受到终端需求和市场竞争影响。终端需求疲软,导致商品代鸡苗市场接受度不高,价格难以提升;市场上众多企业竞争激烈,也使得价格难以形成统一上涨趋势。

这种价格分化现象对行业格局产生潜在影响。大型企业凭借在种鸡养殖、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应对市场变化,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扩大份额。小型企业则可能因成本压力、市场渠道等问题,面临更大生存挑战,甚至被市场淘汰,进而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场格局发生重塑。

商品代与下游的挣扎

商品代鸡苗价格分化只是行业困境的一个体现,下游鸡产品市场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当前,下游鸡产品价格维持在9000元/吨,同比下跌5.8%,直观反映出终端需求疲软。在消费市场,消费者对鸡肉购买意愿较低,鸡肉产品销售速度缓慢。

终端需求疲软有多方面原因。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非必需品消费更为谨慎。猪肉、牛肉等其他肉类替代品竞争也对鸡肉市场造成冲击。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肉类品质和种类要求日益提高,鸡肉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压力。

终端需求疲软给行业复苏带来重重困难。养殖企业面临销售难题,产品积压严重,资金回笼困难,进而影响企业生产与发展。为缓解压力,部分企业不得不降价销售,甚至削减产能,进一步影响行业整体发展。要实现行业复苏,必须解决终端需求问题,需从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渠道、刺激消费等多方面着手。

黄羽鸡:深陷泥沼

亏损的残酷现状

黄羽鸡养殖行业正处于亏损困境,形势严峻。2025年第10周(3月3日-9日),黄羽在产祖代存栏量达到158.5万套,创下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 。这表明黄羽鸡产能持续扩张,市场供应不断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品代毛鸡均价仅为13.33元/公斤,而成本线高达14.2元/公斤,养殖户每销售一公斤毛鸡,就面临近 1元亏损 。这种亏损局面已持续一段时间,众多养殖户经营困难。

从品种细分来看,三黄鸡、青脚麻鸡价格同样不容乐观。3月21日,三黄鸡均价16.28元/公斤,周环比上涨 0.6%,但同比下跌8.7%;3月20日,青脚麻鸡均价5.7元/斤,周环比上涨21.3%,但同比仍下降5.0% 。价格持续下跌,进一步压缩养殖户利润空间,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在部分农村地区,不少养殖户为减少损失,不得不缩减养殖规模,甚至放弃养殖,另寻出路。

供需失衡的困局

黄羽鸡市场供需宽松格局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从供应端来看,前期黄羽鸡市场行情较好,养殖利润可观,吸引大量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一些原本小规模养殖的农户加大养殖投入,部分企业也看好市场前景,积极布局黄羽鸡养殖产业,推动产能进一步扩张。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上黄羽鸡供应量大幅增加,远超市场消化能力。

从需求端来看,消费市场复苏不及预期是导致供需失衡的重要因素。尽管有传统节日刺激,但整体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消费者对黄羽鸡购买意愿不高。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使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非必需品消费更为谨慎;另一方面,其他肉类替代品竞争对黄羽鸡市场造成冲击。猪肉、牛肉等肉类价格相对稳定,消费者购买肉类时往往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使黄羽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成本与市场的双重压力

除供需失衡外,黄羽鸡养殖还面临成本与市场双重压力。在成本方面,饲料成本上升是重要因素。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养殖成本。近年来,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黄羽鸡养殖成本大幅增加。部分养殖户反映,饲料成本增加使养殖利润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亏损。

生猪价格低迷也对黄羽鸡价格产生负面影响。猪肉作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其价格波动对整个肉类市场影响重大。当生猪价格低迷时,消费者往往更多选择购买猪肉,减少对黄羽鸡等其他肉类消费,导致黄羽鸡市场需求进一步下降,价格受到压制。

在此情况下,黄羽鸡养殖企业提高价格、增加利润难度较大。行业要摆脱当前困境,需从调整产能、刺激消费、降低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与调整。

未来展望:突破困境,迎接曙光

白羽肉鸡:等待拐点

白羽肉鸡市场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但也蕴含机遇。在引种方面,美国和新西兰禽流感疫情何时得到有效控制、引种何时恢复仍不确定。虽 3 月从法国引种 3.6 万套,暂时缓解部分压力,但后续引种情况仍不明朗 。

从产能去化时间来看,由于祖代引种受限,父母代及商品代供应收缩需一定时间才能显现。预计未来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白羽肉鸡产能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产能去化效果将逐渐体现,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调整。

需求恢复情况是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若经济持续复苏,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对鸡肉需求将增加。餐饮行业复苏也将带动白羽肉鸡消费。若需求能有效恢复,白羽肉鸡市场有望迎来拐点,价格上涨,行业盈利水平提升。

综合考虑,预计短期内,白羽肉鸡市场仍将面临一定压力,价格可能继续波动。但从中长期看,随着产能去化和需求恢复,市场有望逐步走出困境,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黄羽鸡:破局之思

黄羽鸡行业要走出亏损困境,需从多方面破局。在产能调整方面,企业和养殖户应理性看待市场行情,避免盲目扩张。行业协会可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引导企业合理控制产能。企业自身需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和品种结构。

刺激市场需求至关重要。可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黄羽鸡产品品质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拓展销售渠道,除传统农贸市场、超市等渠道外,利用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举办美食节、促销活动等,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

成本控制也不容忽视。企业可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争取更优惠的饲料采购价格。在疫病防控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养殖安全性,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损失。

只有通过产能调整、需求刺激和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努力,黄羽鸡行业才能打破当前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尾:行业新征程题

白羽肉鸡和黄羽鸡市场当前均面临各自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于白羽肉鸡行业而言,虽目前引种受阻、价格承压,但随着产能逐步去化和市场需求恢复,未来有望迎来价格回升。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引种动态、产能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恢复情况,合理调整生产计划,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黄羽鸡行业需尽快解决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通过产能调整、需求刺激和成本控制等措施,实现供需平衡,提高行业盈利能力。企业和养殖户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家禽养殖行业从业者应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白羽肉鸡和黄羽鸡市场能够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鸡肉产品,为行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 00:55 , Processed in 0.122511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