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药业 —
腺肌胃炎的防控
作者:陈新梅
腺肌胃炎是一种以生长发育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剖检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黏膜出血溃疡脱落以及鸡内金和肌胃黏膜有“火山口样”溃疡糜烂为特征的内科杂症。它是由多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腺胃和肌胃的功能和器质性损伤的一种疾病,本病在夏季多发,近两年季节性趋于淡化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成多发常发病(出壳肌胃炎、苗后腺肌胃炎)、且病程长、难治愈(用药效果时好时坏,不稳定)、料比高经济损失大。
发病初期吃料积极性差粪便不成型“鱼肠子”粪便多,部分粪便有料渣而后出现粪便异常干燥呈鸟粪形状,小鸡体重变轻爪脸苍白,颈部绒毛替换缓慢等临床症状,再严重点会出现勾料现象吃细料,大颗粒甩地上,严重者减料减水至1/2,此时混感,接着出现高死亡。
腺肌胃炎发病原因:
1、种鸡垂传(免疫抑制病、念珠菌感染)
2、孵化环节把控不严(种蛋消毒、冷热应激和孵化后期高温)
3、霉菌感染(饲料品质、养殖净槽)
4、管理不当(高温干燥、高温高湿、低温高湿)
5、传染病(流感、新城疫等)及外感内伤
腺肌胃炎根治不了或频发的原因:
一、饲养管理有漏洞
二、底色病的存在
三、用药稀里糊涂
四、被别的疾病波及
01、饲养管理有漏洞
1、湿度大
2、受寒
3、通风不当
4、不控料、不净槽
5、不及时清理水线
预热时间短温度是虚的,笼底和垫网温度低鸡易受凉
饮水温度低受凉
高温干燥(春秋季多发)
高温高湿(夏季易发尤其三伏天)鸡舍温度降不下来,湿度也高形成湿热困脾
低温高湿(夏秋交界或上鸡密集的鸡场多发)不会看鸡施温
天热通风大(寒湿)或天冷通风小(易湿热)
管理条件
(1)高温干燥:饮水量增多,采食量減少,解剖可见腺胃壁增厚,乳头肿胀肌胃体积变小,内有腥臭稀状水料,角质层增厚,棕黄色裂纹状溃疡 ,难以剥离。如果受风影响,则腺胃壁多干燥。
(2)高温高湿:腺胃壁变化较复杂,但表面呈稀状液体或粘稠成团状分泌物附着于乳头之上;肌胃内充满浅绿,深绿或黄绿色食物,肌胃壁绿染严重时变黑,有严重的豆状或条纹壮溃疡。
(3)低温高湿:腺胃体积变大,水肿,个别慢性病例壁变簿;肌胃体积变小,壁增厚,深绿染,难剥离,多有条纹状裂纹或糜烂。
02、底色病的存在
霉菌及霉菌毒素是完全不同的,不要混淆
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和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霉菌毒素。
霉菌及霉菌毒素感染
原料端:看天和农作物病虫害情况
饲料端:原料选择、厂家选择、饲料存放时间、存放地点等
养殖端:养殖过程中不控料不净槽,饮水不清洁(水线清洁不彻底、药物)
霉菌临床剖检可见:
嗉囊附着麸皮状物质或霉菌斑;
肺和气囊上有黄白色霉菌斑,病程较长可见到粒状结节。
霉菌毒素的存在在临床剖检可见:
免疫器官萎缩;
肠道弥漫性出血、粘膜脱落;
腺胃松弛、坏死;肌胃角质膜龟裂;
肝脏肿胀、出血、发黄或呈网格状;
肾脏肿胀、出血、贫血,极易发生痛风;
霉菌毒素对鸡的影响
霉菌毒素能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干扰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动物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升高。
几乎所有的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都有破坏作用,使动物的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病原体的侵害,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免疫抑制又导致畜禽免疫失败,诱发多种疾病。给畜禽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03、用药稀里糊涂
1、盲目听宣传用药(用一次终生不得)
2、不究原由的用药(不管怎么引起的就一个药)
3、不分预防和治疗(预防治疗都一个药)
4、不辨疾病的用药(不管病发展情况只跟风)
中医认为引起疾病的病因有:
外感(六淫+疫疠)+内伤(饥饱劳逸)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
引起腺、肌胃炎的病因是湿、火、燥、寒
脾胃为后天之本
中医讲脾胃属土、居中焦与肝、心、肺、肾关系都非常密切,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脾胃运化不利,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于面,故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
脾胃健则五脏安
脾气特点:
脾气主升: 有升举维系内脏器官正常位置的作用。(脾以升为健)
脾失健运: 水谷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水不利的表现,如拉稀、腹泻。
胃与脾相表里,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
受纳,即接受和容纳。胃主受纳,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
腐熟,是指饮食物在胃中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
胃气的特点
以降为和
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共同功能是传导化物,在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活动中互相配合,紧密合作。
脾胃出现问题在养殖上的影响:
1、胃肠消化功能---腺肌胃炎、肠道病---料比高
2、出栏体重---吃料不长肉---料比高
3、免疫力,抗病能力---有应激就发病如呼吸道等---免疫低下
4、疾病的恢复---采食量恢复的慢等---病程长
中医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预防时:
1、温补脾阳
2、益气健脾助消化
3、少喂寒凉药
治疗时:
1、辩证一定要精准,审证求因
2、对症下药
3、健脾利湿
4、调肠疏肝
03、被别的疾病波及
养殖过程中发生传染病合并发作或继发
1、西医的新城疫、流感等温热病
2、气囊炎、支气管堵
3、腺病毒、肝病
中医讲究整体观、五脏六腑关系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一个脏腑出现问题别的脏腑不能幸免
例:胆居六腑之首,隶属奇恒之腑主要储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力所生 ,由肝的疏泄功能来控制和调节。肝的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可协调脾胃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来实现促脾胃运化的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运化功能健旺,反之肝失疏泄则胆汁排泄不利,影响脾运化功能。
同样如果脾阳为湿邪所困或耗伤,便会使水湿不运,流溢肠胃而成泄泻,泛于肤腠而成水肿。因湿困脾阳,阻碍气机,气行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热极化火,血热妄行。故见采食下降,大便不爽,腺胃肿胀,出血。
治疗要对症解决高死亡同时兼顾脾胃
1、辩证一定要精准
2、用寒凉性药物多时加点热药进去
3、死淘率下来之后要健脾
1、为什么用了三遍腺肌胃炎药依然有腺肌胃炎,为什么反复发作?
答:预防忽视养重用药,用药又只消炎未健脾。
治疗只对症未求因
2、为什么腺肌胃炎药 有时效果好有时效果不好?
答:不了解疾病发展原因或不能从临床症状判定疾病发展的阶段
亦或不知道针对此症状应该用什么成分的药或方案。
注意: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损失的第一要务
1.如果大群在10日龄左右出现未消化的饲料、拉稀、采食量相差不多差个1-2天左右,不要投肠炎药物!抓紧投腺肌胃炎药,不然耽误了前期最好的治疗时机后期更是麻烦!
2. 勤观察大群,鸡大群里面会有爪子发黄(跟正常爪子不一样),严重的可能发白,这种情况抓紧投药预防!
3.如果前期出现个别的伤亡,一定要及时解剖看一下,如果出现腺胃肿大、腺胃乳头有点水肿、肌胃会发现发病很轻微甚至有的没有任何表现。
4. 精神萎靡、缩脖子、生长大小不一、长条样鱼肠样粪便这说明已经非常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