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自动化笼养设备 于 2016-1-7 21:01 编辑
通风概念比较抽象,加之中国白羽肉鸡饲养模式较多(大致分为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鸡舍结构差异显著,目前难以对所有商品代白羽肉鸡的通风管理做一准确描述,本文将重点阐述商品代白羽肉鸡通风管理理论及原则,指出目前部分鸡场存在的通风管理问题及误区,以期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通风管理的一些重要概念 (一)温度。平常所说的鸡舍温度一般是指的鸡舍内的物理温度,也就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的温度,这一温度我们称之为“干球温度”;第二个温度的概念叫“鸡窝温度”,指的是鸡只所处位置的干球温度;最重要的温度概念叫“体感温度”,也就是鸡只感受到的温度,体感温度与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有关,另外不同日龄的肉鸡在相同的环境中体感温度也不同;鸡只根据体感温度来进行热调节,进而影响生长和生产。 鸡只在温度舒适区时需氧量最小,这也是我们管理上追求的理想体感温度;低温时鸡只通过增加采食量和能量代谢来维持体温,这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在寒冷的冬季通过牺牲通风来保温的做法极其错误,高温时鸡只呼吸频率增加,耗氧量也增加。 (二)湿度。湿度对于肉鸡也非常重要。低湿度时,鸡舍内的灰尘增加,鸡群容易发生呼吸道问题,但问题是现场我们往往将这一观点片面理解,结果导致鸡舍内湿度偏高,进而造成了更严重的问题。首先高湿度更容易造成饲料和垫料的霉变;其次如果鸡舍内温度偏高,高湿度会导致鸡只的体感温度更高,鸡群出现热应激,如果鸡舍内温度偏低,高湿度会加剧鸡体散热,鸡群出现冷应激。 (三)最小通风量。执行好最小通风量,一方面提供给鸡群生长需要的充足的氧气量,同时最低通风量的适度掌握也是冬季节约燃料费用的关键。最低通风量的掌握一定要放在鸡舍环境控制的首位,温差和温度置于其后。最低通风量的大小要保证鸡舍空气质量达标,重点指标—含氧量、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湿度和灰尘,执行最小通风的情况下,如果鸡舍内灰尘大或湿度高时,均要增加通风量。白羽肉鸡的最小通风量为0.6CFM/KG(立方英尺每分钟每公斤体重)。鸡舍的供暖能力设计要大于最低通风量时的温度需要,最小通风量与鸡舍的密闭和保温性能密切相关,风机的最小通风量要与自动的风门进风相配合,风门自动是执行好最低通风量的关键。 (四)风冷效应和风速。当有风速通过鸡的身体时,鸡的体感温度会下降, 这就是风冷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风冷效应越剧烈,但当风速大于2.75米/秒时,风冷效应的增加不明显。这里介绍三个重要的风速概念。首先是鸡舍内的最大纵向风速,这一风速的大小决定了风冷效应的大小,同时也和使用湿帘时鸡舍的前后温差大小有关,平养鸡舍的最大纵向风速至少要达到2.3米/秒,笼养鸡舍巷道最大纵向风速至少要达到3.5米/秒。第二是鸡舍进风口风速,鸡舍进风口风速在冬季和舍外温度远低于舍内温度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这一风速过小会导致舍外冷空气在没有和鸡舍顶部的热空气充分混合的情况下落到鸡的身体上,进而造成鸡舍内局部鸡群的冷应激。第三是空气通过湿帘纸的速度,这一风速过小会降低湿帘的降温效果,过大又会导致鸡舍内的湿度增加。鸡舍宽度和要求进风口风速及鸡舍负压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