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32|回复: 10
收起左侧

[分享] 煮熟的蛋黄能弹10厘米高 专家:或与鸡饲料有关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来自
北京市 大兴区 北臧村镇
发表于 2015-2-8 1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entre王小颠 于 2015-2-8 13:16 编辑






       昨日下午,一位孩子拿着鸡蛋黄当弹力球玩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快过年了,有些市民会买很多鸡蛋储存在家中。近日,西安多位市民向华商报反映,从菜市场买回的鸡蛋煮熟后,蛋黄像弹力球,捏不碎,摔不散,嚼如橡皮,弹力十足。他们很疑惑:这样的鸡蛋能吃吗?

市民反映

煮熟的鸡蛋黄像弹力球

1月29日,西安市民侯先生说,几天前,他在西安市雁鸣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了几斤鸡蛋,一直存放在家里阳台上。1月28日晚,煮熟几个鸡蛋后剥开,发现蛋黄像弹力球一样,弹力十足,他担心鸡蛋有问题,没敢食用。

昨日,家住西安市雁环路望溪小区的王先生说,1月26日,他在小区附近的菜市场买了几斤鸡蛋,煮熟后发现,蛋黄如同弹力球弹力惊人,而且捏不碎,摔不散,捏上去像弹力球。王先生笑着说:“这简直就是‘弹簧蛋’。”

现场实验

有的蛋黄最高能弹起10厘米高

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在西安市雁环路附近一家超市和兴善寺西街一家粮油店购买了两份鸡蛋,并将侯先生和王先生家中余下的生鸡蛋,作为四种样品送至西安营养学会。该学会食品安全中心副主任张婳对四种品类的鸡蛋进行编号,随后和营养师朱海燕进行实验。

其中,王先生购买的鸡蛋编号为1,侯先生购买的鸡蛋编号为2,华商报记者在粮油店购买的鸡蛋编号为3,在超市购买的鸡蛋编号为4。

步骤1:查看外壳

首先从外观上进行观察,3号鸡蛋蛋壳表面有一层白霜,其他三类鸡蛋表面均泛油光。

张婳说,蛋壳外有白霜,说明蛋比较新鲜;表面泛油光,说明不够新鲜。

步骤2:破壳观察

将四个样本鸡蛋全部打开,3号鸡蛋蛋黄立体感强,蛋清三个层次分明,4号鸡蛋蛋黄立体感稍弱,蛋清分为两个层次,1号和2号鸡蛋蛋黄立体感不强,蛋清几乎无分层。

张婳说,蛋黄圆润向外鼓起,立体感越强、蛋清层次越分明,就说明鸡蛋越新鲜。

步骤3:煮熟观察

将四类鸡蛋放入冷水煮熟。剥壳后观察,其中,1号蛋黄捏在手里,弹力非常明显。2号蛋蛋清与蛋壳黏连,且蛋黄靠近蛋壳壁,蛋黄不是圆形。张婳分析说,这是鸡蛋不新鲜的表现。

步骤四:弹力测试

从30厘米高处,分别让4个蛋黄垂直下落至桌面。其中,2号蛋黄因变形只弹起1厘米高,4号蛋黄弹起3厘米高,3号蛋黄弹起5厘米高,1号蛋黄弹力最大,弹起10厘米高。

随后,将4枚蛋黄一一掰开,2、3、4号蛋黄内核区别不大,1号蛋黄内核有明显的胶状,2号蛋黄中心有反光,似胶状。1号、2号蛋黄表面较为干燥。

实验结论:“弹簧蛋”的确存在。



昨日,市民侯先生发现鸡蛋煮熟出现问题后,将剩余的鸡蛋也煮好剥开查看 华商报记者 赵彬 摄

疑问解答

“弹簧蛋”如何形成?与低温储藏和鸡饲料或有关

实验证实“弹簧蛋”确实存在,那问题来了,“弹簧蛋”是如何形成的呢?

张婳说,如果鸡蛋来源没有问题,那么造成“弹簧蛋”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低温储藏,和冻豆腐一样,在低温下长时间储藏,就会造成蛋白质脱水变性,比较有韧性。因此,鸡蛋煮熟后,蛋黄像弹力球一样弹力十足。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刘永峰博士说,这两年国内一直有关于“弹簧蛋”的报道。他认为“弹簧蛋”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鸡饲料的问题,这或是造成“弹簧蛋”的主要原因,曾有企业提供了一批“弹簧蛋”,请求帮助进行原因分析,经了解,该企业选用的鸡饲料含有蚕蛹蛋白,而蚕蛹蛋白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他们将这批鸡蛋的样本和正常鸡蛋的样本用同样的时间煮后进行比较,发现“弹簧蛋”的蛋清没有正常鸡蛋的蛋清白。但是由于没有研究经费,最终也没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此外,有人在鸡饲料中添加桑叶、棉籽饼等,其中的棉酚、类环丙烯脂酸成分都可能形成“弹簧蛋”,类环丙烯脂酸成分还会造成“血鸡蛋”。

刘永峰也说,“弹簧蛋”的形成还可能与低温有关,比如外界气温低或储存温度低,导致鸡蛋煮熟后很有韧性,这也是为什么“弹簧蛋”易出现在北方冬季的原因。

“弹簧蛋”能否食用?营养成分变化不大,但口感不佳

张婳说,蛋白质脱水,鸡蛋的营养成分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较正常鸡蛋蛋白质不易吸收,而且口感不佳。市民如果担心自己消化功能不好,就不要食用这样的鸡蛋。

刘永峰说,鸡饲料里的很多添加成分实际上都是为了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鸡蛋品质的,根据国家现行对鸡蛋的检测标准,这些鸡蛋被检测后都没有问题。不过,目前并没有研究机构真正给出过准确的结论,如果要研究就要进行相关的成分检测,除了国家标准本身规定的检测项目,还要进行六大营养素成分的检测分析,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此外还要对一些可能含有的未知成分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如何挑到新鲜鸡蛋?三个窍门比较实用

张婳说,首先是看蛋壳,表面有一层白霜的鸡蛋则比较新鲜,而表面泛油光的鸡蛋则不新鲜;此外,摇一摇,如果有“水样感”,则说明该鸡蛋不新鲜,反之则较新鲜;再次,用光照射,如果鸡蛋内气室明显,则说明该鸡蛋新鲜,反之,则不新鲜。

还有一种方法,虽然现实中执行较为不便,但可以作为判断鸡蛋是否新鲜的依据,就是打开生鸡蛋蛋壳观察,蛋黄立体感强、蛋清三个层次分明的鸡蛋则比较新鲜,反之则不新鲜。

储藏鸡蛋时,最好将鸡蛋储存在冰箱的冷藏层,温度保持在0~2℃,最好恒温储藏。同时要尽量保持鸡蛋小头朝下,大头朝上,因为大头处有气室,如果大头朝下,则鸡蛋内部会形成负压,细菌会容易侵入。

原标题:煮熟的蛋黄能弹10厘米高 专家:或与鸡饲料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潍坊
发表于 2015-2-8 13:59:52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假鸡蛋?还是假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辽宁省 朝阳市
发表于 2015-2-8 14: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朝阳
指定是防鸡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

来自
山东德州
发表于 2015-2-8 15: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德州
就是个冻鸡蛋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山东省 威海市 文登市
发表于 2015-2-8 17: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很早就有了,只是冻鸡蛋+SB记者的故弄玄虚而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辽宁省
发表于 2015-2-8 18:22:50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山东早就上电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江西
发表于 2015-2-8 1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一群傻逼故弄玄虚,就不是生鸡蛋在零下存放的缘故,煮熟蛋黄就是硬的,拿鸡蛋放冰箱一冻便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5-2-8 18: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一群傻逼故弄玄虚,就不是生鸡蛋在零下存放的缘故,煮熟蛋黄就是硬的,拿鸡蛋放冰箱一冻便知, 我做过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周口
发表于 2015-2-8 18: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周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省邢台市
发表于 2015-2-8 20:01:57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饲料里面添加某种物质,什么物质我不能说,前几天我的鸡蛋就是这种情况,给饲料厂老板拍桌子后他才告诉我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电解水专家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北京市
发表于 2015-2-9 22: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但是由于没有研究经费,最终也没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专家们还在那摆活啥?
研究探索首先想的是钱,既然都承认了没研究出个准确果来,就别瞎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2 04:56 , Processed in 0.458493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