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42|回复: 12
收起左侧

由毒鼠药联想到的有个问题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4-3-22 09: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新城疫  流感病毒  都有凝血  毒害     问题来了可否用  抗凝血的 药物呢?   例如  溴敌隆毒鼠药呢?
溴敌隆  是让老鼠出现内出血死亡   

点评

你的思维很有创意哦。 进入血液中的病毒,表面有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就像个锲子一样很快、很专一地嵌在了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失去功能,彼此凝集在一起,紧接着变性。红细胞凝集的过程,使全身微血管内发生微循环障碍。 这是红细胞接触病毒的一瞬间发生的。 毒鼠强的作用是使红细胞崩解、溶解,还能使微血管平滑肌失去收缩能力,而造成出血。 作用机理不一样。 如果有一种药物能阻止凝集素、神经氨酸酶接触红细胞表面(现在有这样的药物但阻止的能力很弱),或使病毒迅速脱离红细胞,这才是防止或控制病程发展的良药。  发表于 2014-3-22 09: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09: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欢迎拍砖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省邯郸市
发表于 2014-3-22 1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大姐,假设是不成立的,首先要知道血凝素结合红细胞的条件。鸡活体血液的温度是多少啊?血凝素结合红细胞糖蛋白受体的温度又是多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0: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回 2楼(潇湘雨竹)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

[/quote]
哥哥  俺是 弟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省邯郸市
发表于 2014-3-22 10: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回 3楼(ndyzlwx)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quote]
嘿嘿,俺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4-3-22 11: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这是以毒攻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回 5楼(weifeng100)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quote]
淡定    想法       莫用啊  除非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安徽亳州
发表于 2014-3-22 1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想法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发表于 2014-3-22 15: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有想法,有创意,下次想出个成立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河北
发表于 2014-3-23 22: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0 编辑 <br /><br />你的思维很有创意哦。
进入血液中的病毒,表面有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就像个锲子一样很快、很专一地嵌在了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失去功能,彼此凝集在一起,紧接着变性。红细胞凝集的过程,使全身微血管内发生微循环障碍。
这是红细胞接触病毒的一瞬间发生的。
毒鼠强的作用是使红细胞崩解、溶解,还能使微血管平滑肌失去收缩能力,而造成出血。
作用机理不一样。
如果有一种药物能阻止凝集素、神经氨酸酶接触红细胞表面(现在有这样的药物但阻止的能力很弱),或使病毒迅速脱离红细胞,这才是防止或控制病程发展的良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省邯郸市
发表于 2014-3-24 08: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回 9楼(蔺祥清)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01 编辑 <br /><br />进入血液中的病毒,表面有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就像个锲子一样很快、很专一地嵌在了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失去功能,彼此凝集在一起,紧接着变性。红细胞凝集的过程,使全身微血管内发生微循环障碍。
这是红细胞接触病毒的一瞬间发生的。
[/quote]
请教蔺老师一个问题:有的老师说,流感病毒只能在31°以下才能凝集红细胞,4度是最佳温度,而在37°时病毒会由红细胞游离。
我也不知道上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河北
发表于 2014-3-26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回 10楼(潇湘雨竹) 的帖子

潇湘雨竹:请教蔺老师一个问题:有的老师说,流感病毒只能在31°以下才能凝集红细胞,4度是最佳温度,而在37°时病毒会由红细胞游离。
我也不知道上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60;(2014-03-24 08:01)&#160;
你说的这是实验室条件下,血凝的解离现象而言的。温度与血凝现象的解离时间成反比,室温越高血凝解离越快。
真正的病毒凝集红细胞,是在体温条件下最适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省邯郸市
发表于 2014-3-26 10: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回 11楼(蔺祥清) 的帖子

蔺祥清:你说的这是实验室条件下,血凝的解离现象而言的。温度与血凝现象的解离时间成反比,室温越高血凝解离越快。
真正的病毒凝集红细胞,是在体温条件下最适宜。&#160;(2014-03-26 10:14)&#160;
谢谢蔺老师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2-1 10:04 , Processed in 0.139201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