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88|回复: 10
收起左侧

希望H7N9改名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聊城
发表于 2013-4-27 07: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香港《大公报》文章称,尽管鹌鹑、鸽子和鸡样本中分离出H7N9病毒,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家禽因感染H7N9发病死亡的病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禽流感专家组专家毕英佐教授表示,建议“H7N9禽流感”改名叫“甲型H7N9流感”,以避免“误导”民众,“而之前也有将‘H1N1猪流感’改名叫‘甲型H1N1流感’的先例”。
  毕英佐分析说,若将目前的H7N9感染情况称为禽流感,市民因担忧而不再购买家禽,容易产生“误导”,对内地七千万家禽养殖从业者将是致命打击。他认为,从目前确诊病例来看,免疫力  
低下的人易“中招”,但一般人不容易感染,“民众完全不必恐慌”。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在目前国内H7N9流感病毒事件中,政府、媒体对待事件高度的重视,第一时间报道全国各地的疫情情况,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做出很多有效的防治手段,对于疫情的控制和提高公众自身安全意识方面值得鼓励和赞许。
但是,在这次事件中,广大的媒体记者们的一些不太严谨的措辞,以及问题扩大化的做法却对一个庞大的群体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作用:家禽养殖户。首当其冲的就是全国约百万户左右的蛋鸡养殖户。
在此,我有几个问题对  
全国的媒体朋友提出:
第一、关于人是否是因为接触家禽以及相关产品,就会被传染H7N9流感?
我想请全国的媒体记者们去了解下先截止到今天,全中国有没有一位养鸡户得了H7N9流感?这些每天都接触活禽、死禽、禽蛋的普通公众,他们有没有出现一个病例?截止目前为止,我本人以及不下数千名养鸡户均没有听说有养鸡行业及相关人员得病。
我也引用目前一些权威的声音: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哈特尔4月5日说,目前在中国确诊的所有H7N9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没有人的H7N9病毒检测呈阳性,且没有迹象表明病例之间有  
流行病学联系,现阶段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可以“持续人际传播”。
第二、简单把H7N9流感称为禽流感是否科学?
我引用目前业内专家的一次公开发言:“中国畜牧业协会家禽分会会长温志芬近日公开称:简单把H7N9流感称为禽流感并不科学,呼吁业界改名。温志芬认为需要正名的理由如下:其一,此次流感到底是由禽传给人还是由人传给禽,尚无确切证据;其二,称禽流感对家禽产业的影响巨大,家禽市场不乐观,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其三,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时候说成禽流感,有可能导致检测走入误区,因为这病毒同样会  
出现在猴子等动物身上。叫禽流感,也容易把焦点放到了禽身上,忽略了其他研究方向;其四,人患病,说成禽流感,人感染了禽病致死,对死者是不尊重;其五,社会上曾经有把甲型H1N1流感误称为猪流感的先例,对生猪业造成巨大损失。”
这次出现的流感事件,让我们自然联想到最近的一次事件: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最初被称为猪流感,社会上一片恐慌,对养猪业打击甚大。当时的情况是,人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然而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只是因为H1N1病毒最先在猪身上发病,因此最开始人  
们称这次流感为人感染猪流感。但最后却没有证据表明那一次的流感病毒会在猪之间传播,卫生部将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才逐步消除了对猪的偏见,但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
是谁最初把H7N9流感称为禽流感的,追查这个问题目前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希望媒体记者们从今天起能够更加严谨的去对待此事件,不要再重复甲流初期对弱势的养殖户造成的伤害。
第三、媒体记者、政府部门对于此次事件有没有对养殖户实际走访?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媒体报道里,看到的都是在城市批发市场的抽检,以及城市疫情情  
况。那么,我想问,有没有相关人员去发病区的养鸡场看看,去了解下情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国的普通公众,我们都应该有知情权,养鸡户也不例外。中国有约100万的人直接从事养殖,有超过1000万的间接生产工作者。如果非得用脚来投票,那么这个事情也许是另外一番情况。
今天、肉鸡市场的雏鸡苗已经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只要给钱就卖,肉鸡毛鸡的收购价格已经到了3元左右,个别地区到了2.6元每斤。当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在4元左右。蛋鸡市场已经逐步停止收购禽蛋,淘汰鸡价格更是一落千丈,照此下去仅一个月  
的时间,养殖户不死也会陷入家庭瘫痪,引发社会矛盾。一句话公共卫生不应该有社会最底层的人买单,不公平、也不合理。
以上三个问题,希望媒体能够客观、公正、全面的报道此次事件,还公众、养鸡户一个说法。同时,也呼吁媒体、政府,能够更加关注生活在中国的弱势群体,养殖户。不要一出食品安全,疫情等公共安全情况,下意识的第一责任人都是养殖户这些从事农业的生产者。他们是我们社会、国家稳定和谐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我希望做我们最底层的人们学会拿起媒体的那套手段 大量的转载 发从这篇文章 如果每个人都发我敢说不出7天 肯定会 更名为流感的 我们也能走出困境 团结起来把朋友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3-4-27 08: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希望能转到其他知名网站,在鸡网作用不大。国家领导一般不来鸡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发表于 2013-4-27 08: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临沂
发表于 2013-4-27 08: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13-4-27 08: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大家想办法,把此帖转发出去,引导各界关注,还我们清白,给条活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3-4-27 0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找焦点访谈说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宿迁shuyangxia
发表于 2013-4-27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一项关于H7N9禽流感的重大研究25日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官方网站在线发表。这篇由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国际上警示,H7N9病毒正在向适合感染哺乳动物方向发展,这使病毒更容易感染到人。

同时,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对外公布了一例感染患者和一例受感染禽类的全序列基因。并在全球首次报告,发现H7N9的重症感染者会出现类似SARS病毒感染的细胞因子风暴。

记者从26日在杭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来自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团队,共同完成了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和论文撰写。通过对发生在浙江的4例患者以及与他们可能有关的活禽市场中鸡、鸭、鹌鹑和鸽子的H7N9采样和分析,专家们发现,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中的鸡中分离到的病毒株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这是我们首次通过实验证明、而非猜测,获得H7N9病毒从禽类向人类传播的证据。”该团队的领导者、国家卫生和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专家李兰娟院士说。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在对病毒基因组研究后发现,病毒的H7基因中发生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这使得病毒更容易从禽类感染到人。“如果PB2基因的627和701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将会导致有效的人传人。”论文这样表述。目前研究团队已发现了701位点的变异。

此外,专家还对H7N9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科学上的分析和解释。研究首次发现,H7N9病毒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在患者的痰和下呼吸道灌洗液中表现出长时间的高阳性率,但在鼻咽拭子的病毒检测中,阳性的检出率和持续时间都较短。“这一成果对我们准确确诊和判断疫情,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作者之一梁伟峰说。

拥有190年历史的《柳叶刀》杂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医学期刊之一。除了在其网站的头条位置发表该论文全文外,该刊物还专门聘请了国际顶级病毒学权威、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马里恩·科普曼斯教授撰文,对该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评价。

(原标题:中国科学家首次证明H7N9正向适合感染哺乳动物方向发展)

可见要改名,可能很难.要是能人传人,改名恐怕就要容易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泰安
发表于 2013-4-27 11: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还我们清白,给条活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长市
发表于 2013-4-27 1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黄山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改名没有用啊,事情已经这样了,现在不要抱怨,做好自己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安徽滁州
发表于 2013-4-27 14: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滁州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39 编辑 <br /><br />还我们清白,给条活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河北
发表于 2013-4-27 15: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本帖最后由 蔺祥清 于 2016-8-22 19:40 编辑 <br /><br />已经晚了。媒体的第一扩大作用,再纠正,难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2-1 15:58 , Processed in 0.130661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