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9|回复: 1
收起左侧

陈慧生:农牧企业新征程

[复制链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发表于 2013-1-23 15: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农为本,商为末”的思想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农业一线的从业者虽艰苦努力,但却一直未能改变农业落后命运。

  随着“实现农业现代化”理念的提出,由政府牵头,企业和农业者重新蹒跚起步,执着求索。时至今日,农企发展业已走过30多个年头,产业化农企格局已初显。

  农牧企业正是农企格局当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分支。30年间养殖企业,兽药企业,饲料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便走过了建立、发展、竞争的阶段,开始向资源整合、链条式发展迈进。一些优秀农企的原始积累逐渐完成,农企老总从创业者向企业家的角色在加速转变,一大批优秀农企职业经理人不断涌现。但市场开始竞争由“激烈”转向“惨烈”,监管由“严格”转为“严酷”。动保市场更使如此,他将走向何方?

  在产业布局与战略扩张的全新发展阶段,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兼修的企业和企业家成为行业典范,当这群业界翘楚的博大商业智慧、成功管理经验、卓越经营业绩乃至高尚企业道德备受推崇之际,行业的大变革,似乎一夜之间如洪水来袭:养殖方式受到关注,兽药销售出现危机,饲料生产受到质疑。

  农牧行业究竟怎么了?农牧企业的战略思想、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乃至价值取向将如何匹配农牧业的未来趋势?一系列“食品事件”将如何影响农牧业的发展格局?

  责任,挑战,机会往往并存。

  当我们从宏观转向微观,每个农牧从业者其实都能清晰看到,中国畜牧业的经营模式正从“小规模、大群体”,向“大品牌,大流通”转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科学化、集约化转变。养殖量的增加,养殖密度的加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使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但不得不看到,动保企业鱼龙混杂,兽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养殖环境逐渐恶化,养殖疫病难以解决,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而中国畜牧业最有风险的一个环节-----养殖环节,让没有养殖技术经验,没有资金实力,没有管理能力的广大的农民承担了。无疑是让最不能承担风险的人群,承受着最大的风险,支撑了中国的肉食品供应。

  为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公司+农户”的模式一直受到推崇,我们任意翻开一篇关于农业发展的论文,至少有80%以上文章都会提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诚然,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模式推动了畜牧的发展,带动农户扩大了养殖规模,但同时也突显出若干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这种松散的合作模式,虽有“一纸合同”做为约束,可两者毕竟不属于同一管理主体,企业制度性往往起不到足够的制约作用。其次,由于利益出发点的不同,放养企业、饲料企业、兽药企业都需要从养殖户的“鸡体”身上分得一杯“羹”。各个主体的生存压力,使“鸡体”承担起“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另外原材料价格直线上扬因素,食品终端几近惨烈的竞争因素,通胀、消费、出口因素,等一切经济因素均和养殖息息相关。一家一户“独一抗衡”经济形式显然“体力不支”。

  于是“合作社”模式如雨后春笋萌发。合作社生存的“土壤”虽“肥沃”,但要使合作社走向规范管理、品牌运营之路也绝非易事。各级政府、分散的农户、相关企业在合作社模式中如何扮演好各自角色、甚至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处在养殖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服务性企业,--------兽药、饲料企业可能更值得去探讨。

  2007始,一些经济实力稍强的企业,开始尝试构建独立的养殖基地和原料基地,一些较大规模化的自养场开始出现。集约化的养殖,产业链条式的管理,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饲养标准,管理模式,科学运行。这种集劳动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综合性产业模式,稍有不慎,就可使“先试先行者”从“先驱”变为“先烈”。

  央视给获2012年经济人物之一-------宁高宁先生的颁奖词这样写道:“….看似简单,但他做得却是最复杂的生意。企业快速发展,挑战随之而来,怎样向百姓提供更加安全得放心产品,成为了他时刻关注的焦点。应对挑战,他要让七个上市公司,几十个部门联合作战,从田间到餐桌,他要建立许多条完整的产业链……”

  农业产业是最复杂的生意,农牧业是农业产业体系中复杂之中的“复杂”。

  全封闭的产业链如何打造,庞大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如何建立?

  “这是一个思路决定出路的时代,在农牧行业风起云涌的变革大潮中,企业的未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考验着经营者的决心和智慧”

  动保行业厚重责任的大幕已经开启,谁将走在前列?http://www.chinasych.com/static_page/nzpd_2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2013-1-23 18: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公司+农户的模式看起来对养殖户好处多多,实际上养鸡风险全部被养殖户承担了,他们鸡养的不好死了算谁的,是谁的责任?由谁来买单?当然是算养殖户的,由养殖户来买单。公司倒轻松自在一点风险都没有,他们只管供应鸡苗,供应药品,供应饲料,倒赚了个盆满钵满富得流油,其它的事情想管也没有这种能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顺其自然。而养殖户呢?债台高筑贫困潦倒。信不信当官的去调查一下就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2-24 10:22 , Processed in 0.15443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