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猪瘟、丹毒、肺疫这三种猪的老病,仍然在不断地发生,严重的影响养猪发展,这三种病目前是散在性的流行,为什么这三种老病,在不断地免疫注苗的情况下,继续发生,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六个因素。 1、各种疫苗的保护率不是百分之百,虽然猪群正常注苗,仍然有少数猪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抗体水平1:4—7,达不到1:16以上,从而引发慢性型和温和型的非典型性猪瘟,或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发病。 猪毒、猪肺疫也是如此,特别是猪丹毒在有些养户的猪群中时有发生典型的猪丹毒病。 2、疫苗的质量不合格(保存、稀释等方面造成效价失效),养户在选择疾苗时一定要选择国家GMP认证的企业生产的疫苗,并严格按说明书中的要求保存、运输、稀释(稀释液的种类、剂量),保证在稀释后2-3 小时内注完。 3、注苗时必须保证剂量,注射方法(皮下,肌肉、固定点),疫苗的注射量比较小一般在2-5ml,因些在注苗时严禁打飞针,但注苗时也不能超大剂量,否则猪体出现免疫抑制,事得其反。 4、猪群在上苗前应是健康无病,如果猪群当时有病,正在用药些时不应注苗,否则影响抗体的产生,同时应在注苗前后5-7d禁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5、猪群首免时,应注单苗,二免注苗时可用联苗,以老三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为例,哺乳仔猪第一次注苗时,应单独各自注单苗,即猪瘟苗、猪丹毒苗、猪肺疫苗,到断奶后也就是生后60d,第二次注时可注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 6、注苗时没有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特别是从农贸市场购进的仔猪,尤其更要做到,因为这些猪来源复杂。前期防疫不清,个别猪很可能就是猪瘟病毒携带者,如果注苗时一针到底那么这个针头就成为扩散疫病的祸首。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大疫病如何预防,这里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六方面具体措施: 1、 制定科学、适合本地实际的防疫程序。 防疫程序的制定绝不能照搬,而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特点、种类制定适合自己的防疫程序。 2、 杜绝前述六个方面的疫病,正确实施注苗。 3、 及时补苗,对产仔母猪因在妊娠期没有按时注苗,断奶后必须及时补苗,防止漏注。 4、 定期对舍内外进行消毒,正确选择消毒药品和方法,我们建议养户采用以下方法: ①、在猪没进圈前应用3%火碱水对圈及舍内外消毒。 ②、用喷灯对圈内地面,墙壁进行火焰高温消毒。 ③、利用消毒药品,如季胺盐络合碘等可带猪消毒。消毒药品不能长年用一种,应在一季度换一种。杜绝病毒、病苗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或抗药性。 5、 猪舍及进场大门前应设消毒池或消毒箱。 6、 饲养员进出猪舍必须更换鞋和衣服。此事虽小,关系重大。 有关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种疫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因许多资料都有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在重复。 从进期的大多数发病来看,猪瘟混感的比较多,因此在临床诊断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常见混感有猪瘟与猪呼吸繁殖障碍综合症(蓝耳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伪狂犬病等, 因些预防猪瘟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在治疗方面,就猪瘟而言,没有什么药品可治愈,只有根据临床表现,采取维持治疗,对于混感者只能对症下药。 最主要的仍是以预防注苗为主,以猪瘟为例,我们建议长年存档种猪,坚持春、秋两季定期注苗,后备母猪,及产仔母猪断奶后注苗一次,新生哺乳仔猪如当地疫情比较严重,应进行超前免疫,即生后立即注苗3头份/头,2小时后再吃初乳,此方法预防效果很好,对于当地疫情平静,可在仔猪断奶前20日龄上苗,在60日龄第二次上苗,这样对育肥猪来讲,可以在出栏前不再注猪瘟疫苗。 二、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可分两大类,一是单纯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饲料的发霉变质,过食等因素,引起的消化不良。二是因病菌、病毒引起的下痢,这里着重谈后者。 1、仔猪黄痢、白痢 仔猪的黄痢、白痢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天和寒冷潮湿季节,饲养环境的好坏,圈舍卫生的好坏,也决定该病发生的机率多少,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病原菌—大肠肝菌的致病率的大小,由于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给养户带来重大的损失。 ①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多发生于生后1-7d,尤其是生后1-3 d最易发病,以初产母猪所生的仔猪发病最为严重,而经产母猪所生的仔猪较轻,新建的养猪场又比老猪场严重,哺乳仔猪患有黄痢,主要表现为:一窝哺乳仔猪突然有1-2头拉稀,很快就发展到整窝全部拉稀,粪便黄色,或灰黄色,呈黄浆糊状,稀薄如水样,内含凝乳碎片、腥臭.后期脱水严重.皮肤呈黄色、浅黄色、兰灰色,最后死亡. 仔猪黄痢的防治其原则是抓前抓早,抓前就是在母猪产前20d、40 d分别注K88、K99、987P大肠杆菌灭活苗2ml/头,使新生的哺乳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达到预防黄痢的目的。抓前就是母猪产前进入产仔圈前,对母猪体表,乳头进行消毒,对产圈进行清扫、消毒,保证产前圈环境、母猪体干净。 抓早就是哺乳仔猪生后,在吃初乳前口服药品,如: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预防黄痢的发生,尤其是对以前经常发生黄痢的养户更为重要,抓早的另一项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一经发生全窝给药,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损失。 治疗哺乳仔猪黄痢的药品比较多,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也比较多,当一种药品治疗效果不好,则应换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治愈,有条件的猪场可用经产母猪的血清给初生的哺乳仔猪注射或口服。常用的治疗哺乳仔猪黄痢药品有:磺胺间甲氧嘧啶、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等。 另外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保证产仔舍的温度,保持圈舍环境的清洁,干燥是减少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