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的作用 |
|
药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禽有抗病治病作用的同时又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或产生与治疗目的无益的副作用,因此药物的作用分为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一、治疗作用 在防治禽病中,药物能产生有利于禽类机体的作用,促使家禽恢复健康,这种作用叫做治疗作用。根据临床治疗目的不同,治疗作用又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类。 (一)对因治疗作用 这种作用针对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治疗,消除病因。对防治禽病尤其是防治家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重要意义。如使用抗生素、磺胺、抗寄生虫药等化学药物对细菌和寄生虫起杀灭、抑制作用;又如应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等药物治疗禽类某些代谢疾病,都是对因治疗。在一般情况下病症随着病因的消除而消失。 (二)对症治疗作用 针对疾病表现的症状进行治疗并加以消除,叫做对症治疗作用。如消化不良时应用助消化的药物,出现应激反应时用氯丙嗪等安定药物等,都是用以消除疾病的某些症状,调整机体的功能,发挥对症治疗的作用。 在家禽疾病防治中,应当灵活地运用药物的对因治疗作用和对症治疗作用,充分发挥两者的特点,取得最佳的疗效。由于家禽大群饲养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疾病诊治上的延误;加之有些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一旦发病,容易引起死亡。因此,应迅速作出确诊,及时运用对因治疗。这是临床上一项重要措施。然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病症不消除会给病因的发展造成有利条件,病症严重还可能引起死亡。所以,有时还应标本兼治,应用药物对症治疗作用,以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症状,有利于禽类机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抵抗力,可以使对因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又称不良作用,常见的有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反应4种。 (一)副作用 在应用药物的治疗量进行治疗时,随同治疗作用而出现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不需要的作用,叫做副作用。如应用阿托品可解除肠道平滑肌的痉挛,但同时会引起腺体分泌过少、口腔干燥等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伴随治疗作用出现的一类不良反应:,一般是能预料的,可以设法减轻其危害程度。 (二)毒性反应 在治疗禽病时,药物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往往会产生超过禽体耐受能力的严重损害作用,甚至死亡。这种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叫做毒性反应。如莫能霉素每千克饲料中添加90~110毫克的剂量时具有抗球虫作用,如剂量加大,往往会出现毒性反应,甚至死亡现象。因此,应用药物时要认识药物的特性,准确掌握其剂量、疗程及病禽的体况,尽量避免或减少毒性反应。 (三)过敏反应 药物作用还常有个体差异,某些个体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比一般个体为高,呈现质的差异,这种病理反应称为过敏反应。这种差异由于遗传因子而引起的称为特异质。在过敏反应中,有免疫机制参与的称为变态反应,即首次接触药物致敏后,再次给药时所出现的过敏反应。如青霉素在应用时,某些个体会出现过敏反应。 (四)继发反应 由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称为继发反应。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时,虽然敏感菌被杀灭,但是致病性的非敏感菌或真菌会乘机繁殖,从而导致非敏感菌继发性感染,又称二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