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有关专家在分析21世纪我国饲料工业所面临的问题时认为,饲料原料紧缺将是长期性的结构矛盾。 --蛋白质饲料短缺。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严重不足,据预测,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需求量分别为0.45亿吨、0.60亿吨和0.72亿吨,资源供给量分别为0.21亿吨、0.22亿吨和0.24亿吨,供需间缺口大,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进口。 --饲料及添加剂资源短缺。根据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和养殖业发展规划目标,在实现粮食生产规划目标5.0亿吨的前提下,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需求量分别为2.55亿吨、3.40亿吨和4.08亿吨,而资源供给量分别为1.89亿吨、2.57━━2.97亿吨和3.66━━4.16亿吨,供需间缺口亦较大。 --添加剂品种少、质量差、数量不足。国产添加剂品种和数量的不足将是中长期制约我国配合饲料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饲料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维生素、氨基酸、抗生素添加剂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扭转。药物性添加剂的开发、生产问题也很突出。2000年、2010年、2020年,我国高效、无残留的抗生素促生长剂及抗球虫等药物性添加剂的需求量分别为2.2万吨、2.8万吨和3.3万吨。由于药物性添加剂品种更新换代快,目前我国该类产品开发能力低,仍然是金霉素、土霉素、喹乙醇、痢特灵等老产品,象莫能菌素、盐霉素、泰乐菌素、维吉尼亚霉素、黏杆菌素等更新换代产品都不能生产。 添加剂新品种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在国际上主要由一些大的化工、医药和工业集团所垄断。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起步晚,人才、技术储备薄弱,资金短缺,从发展之初就以仿制为主,很少有创新的产品问世。而且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不能满足国内饲料工业的需求, 更无法参与国际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仿制之路将被堵死,应引起有关部门 的高度重视。 --饲料原料生产体系尚未建立。我国传统的大农业结构是典型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饲料生产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尚未得到应有的地位,种植业品种单一,基本上是南方产水稻,北方产玉米的格局。特别是从80年代以来,由于受比较利益的驱使,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减,致使饲料蛋白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