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标题: 就禽流感防控思路之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余辉    时间: 2011-4-8 16:25
标题: 就禽流感防控思路之探讨
<FONT size=10><FONT face=times></FONT></FONT>
<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你的鸡是禽流感</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强毒的</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超强毒的</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变异了</FONT><FONT face=times>…&#46;</FONT><FONT face=宋体>混感了,这里一少半是凭临床经验,多半是忽悠;今天一个强毒、明天一个变异,这叫咋呼;高密度频繁的免疫程序,是否理性?清茶幽香闲聊题,玄乎不必盲从事。这里就认识、免疫、处治三个方面,谈点看法、交而为学。</FONT>
<FONT face=times></FONT>
<FONT face=宋体>                                (一)</FONT>
<FONT face=宋体>   鸡作为一个动物,在与自然界(包括疾病)生存抗争中,其发达而完善并不断进化的免疫系统,保护着机体的生命与安全;羽毛、皮肤、粘膜的机械屏障作用,阻挡病源微生物的侵入;机体正常菌群、对入侵的病源微生物有着强大拮抗作用</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当机体受到病毒侵害(潜在或发病)时,抵御作用的主体是‘机体本身’(它的抵抗力)而非是人,人的作为是后天的有限的。‘治好病、莫如说是人帮助鸡抗过去病’。病源微生物与机体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彼此达到一个平衡、继而和睦相处,这就是进化过程。在浩瀚的微生物界,人们了解了多少是个未知数。就像某些新的流感致病株,或许早就有了,只是现在才发现(疫苗)。毒株的变异哪能像母鸡下蛋一样,‘咯哒’一声、一个新毒株诞生了,这不成了天方夜谭。在一个饲养小区,雏鸡来之同一个孵化场,使用同一个免疫程序、统一种疫苗,其中有一个养殖户,连续四批鸡都要患一次同一个症状的疑似病,只要帮鸡度过这个坎,它可连续高产半年而几乎不发病</FONT><FONT face=times>&#46;&#46;</FONT><FONT face=宋体>。重视它、但也没必要杞人忧天,吵得那么玄乎。</FONT>
<FONT face=宋体>禽流感病毒株的庞大株群,制约了靠疫苗免疫有效控制该病的途径。解读《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定义:一个定位</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高致病性(毒株),一个动态范畴</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流行性。而就‘高致病性毒株’个体(点)则是可控可防。如通过</FONT><FONT face=times>H5N1</FONT><FONT face=宋体>疫苗的免疫,近几年来很少再有大面积流行过。</FONT><FONT face=宋体>如果从(毒株)广度‘面’上说事,觉得偏移了定义中的实质内涵,继而失去免疫的特定价值意义。就会出现疫苗竞先研制不断推新,而又无从实施的尴尬局面,人们不会、也不可能把所有疫苗统统拿来,那样鸡即便不死、也会被疫苗注射死。愚见:但就疫苗免疫,定位于高致病性(毒株)比较符合现实。</FONT>
<FONT face=宋体>  甘孟侯在中国禽病学一书中:《禽流行性感冒是由</FONT><FONT face=times>A</FONT><FONT face=宋体>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和</FONT><FONT face=times> / </FONT><FONT face=宋体>或疾病综合症》,这个学说显著的一点,就是抛开了高致病性这个定位要素,也未提流行性这个动态范畴,其中</FONT><FONT face=times>&#46;&#46;</FONT><FONT face=宋体>‘疾病综合症’之说,给充分认识该病、以及临床实践活动,提出新的思维空间,既然它有时是一个‘疾病综合症’,就临床诊断处治而言,就可按症划分并施以对症处治,以解脱禁锢,易于有的放矢。</FONT>
<FONT face=times></FONT>
<FONT face=宋体>                                    (二)</FONT>
<FONT face=宋体>  免高(高致病性)、兼有(区域危害较大)、重管(综合治理)六字防控措施。</FONT><FONT face=宋体>免高:在实践活动中,高致病性是如何界定的,除</FONT><FONT face=times>H5N1</FONT><FONT face=宋体>外还有什么,这在制定免疫程序时不好掌握;兼有:</FONT><FONT face=宋体>缺乏(当地)一个疫情评估指导性参考意见,养鸡户使用的疫苗(毒株),多由当地疫苗经销商推荐,与当地疫情是否吻合尚不清楚;为了所谓的安全,有些免疫程序过于频繁,这并非就科学,而且发现越是高密度的免疫,鸡群易发病反而增高。如何制定一个符合当地疫情的、较为合理的免疫程序,须待探讨;</FONT><FONT face=宋体>重管:这里谈三点意见:</FONT>
<FONT face=times>  1</FONT><FONT face=宋体>、大气候影响:大气候影响主要指‘季节性自然气候变化影响、疫情流行动态影响’两个方面。寒流来了、人知道加件衣服注意感冒、那鸡呢?‘抗病毒的、大肠杆菌的、呼吸道的</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你把这些药费用在鸡舍保温上,不是更有用吗?添加些多维、添加些能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成分的、使其‘备战’似乎更合理些。‘敌人’还没来,飞机大炮导弹一个劲的轰,没有靶子吗。什么是管理?“人的作为、责任心、事业心,就是管理的最大体现”;</FONT><FONT face=宋体>养好鸡</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主要是营养供给,管好鸡</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核心是饲养环境。</FONT><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在消毒和管理上下再大的精力,投入再大的资金,都不未过,这是我几十年坚持的观点,也是实践中反复证实了是百战百胜的法宝”</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这是引用论坛特邀专家蔺祥清的一段话。饲养环境的污染、是我们最大的管理失误。消毒工作、环境卫生,是最廉价、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反对‘乐于夸夸其谈,盲于顺风呐喊’。没有科学实干精神,管理就没有一壶。</FONT><FONT face=times>2</FONT><FONT face=宋体>、当疫情流行时,如果能做到早知道、早防范,损失可能就会降低;同样是一个疫情,早防范与晚处治,损失就大不一样。‘你家的鸡最近怎样?</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没事、好着呢</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其实晚上偷偷把死鸡埋了’。爱面子人皆有之,而多交流信息共享也不丢人。</FONT><FONT face=times>3</FONT><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宋体>寻找规律:人们常说、那人养鸡有一套,这个‘一套’就是指管理经验。任何事物在其发展中,都存在着自身的规律性,挖掘规律性的东西,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当病毒(病菌)与宿主抵抗力处于相持阶段时,机体不发病;而因某种原因,消弱或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打破了这种相持局面,就会引起发病。真正的管理经验、出之于爱学习、勤总结,相反永远也不会进步。</FONT>
<FONT face=times></FONT>
<FONT face=宋体>                                  (三)</FONT>
<FONT face=宋体>  禽流感因致病毒株的强弱不同,其临床症状、剖检器官病变差异很大。有时像新城疫、像法氏囊、像传支、像喉气管</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这给临床确诊带来很大麻烦乃至误诊。高致病性毒株(如</FONT><FONT face=times>H5N1</FONT><FONT face=宋体>)感染的病例是易诊断,但因病情发展极快,甚至没有用药的机会,或治疗的价值。低致病性毒株感染病例,有治愈的经济价值但不易确诊。前者在疫苗有效免疫下,近几年的发病率及流行性,就临床已不占主要病例,目前主要突显在低致病性频发这一块。就临床诊断,觉得大多病例更像是一种“综合症”(不类同混合感染),因此在诊断处治上,倾向于甘孟侯</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和</FONT><FONT face=times> / </FONT><FONT face=宋体>或疾病综合症》的学说。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损失大小,分为若干个‘类症型’给予诊断处治。如:败血型</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缓不得、须快刀暂乱麻、速战速决;呼吸型</FONT><FONT face=times>---</FONT><FONT face=宋体>急不得、到了火候再用药</FONT><FONT face=times>…&#46;</FONT><FONT face=宋体>,当然这是个人的习惯思维。禽流感源于病毒作用,而反映于机体器官病变,处方用药的力度,多以‘消除器官病变</FONT><FONT face=times> / </FONT><FONT face=宋体>或对症为主’。因养鸡户观察能力有限,临床大多病例都是处于中晚期,此时对症为主、兼顾病因;临床好多病例,都是直奔表征而去;兽医多是靠个人临床经验来诊断处治的,如果说、‘做个病毒检测、再做个细菌培养,化验个肝功能</FONT><FONT face=times>&#46;&#46;</FONT><FONT face=宋体>’那养鸡户早把你踢出门外了。有感而作、相互借鉴吧。</FONT>
</FONT><>
<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3>该贴获得由鸡病专业网设立的<A href="http://bbs&#46;jbzyw&#46;com/read&#46;php?tid=115255">论坛优秀贴奖励基金</A>100元手机费充值,奖励理由:帖子具有较高价值。</FONT></STRONG></P><>
</P>
作者: 问心无愧    时间: 2011-4-8 17:01
事物在不断变化,需要我们根据疾病的变化采取灵活的有效的方法控制
作者: 张智慧    时间: 2011-4-8 17:42
楼主讲得不错,有道理。
作者: 可兽医    时间: 2011-4-8 17:52
讲的不错,有自己的观点
流感发病后究竟是哪个毒株感染不通过实验室诊断是不可能得出结论的,抵抗力高的鸡群即使感染了H5N1也不会大面积死亡,抵抗力差的鸡群得了H9也可能全军覆没。现在临床兽医动不动就是流感、病毒变异,这样的兽医确实需要反思一下了。
作者: 风雨侠    时间: 2011-4-8 18:09
好文章啊,楼主讲的很精辟,希望楼主多多发表文章。谢谢! (, 下载次数: 32)
作者: 昨夜流星    时间: 2011-4-8 18:14
好文章,收藏了。希望经常见到大作。
作者: 80后养鸡    时间: 2011-4-8 18:59
引用第5楼昨夜流星于2011-04-08 18:14发表的  :
好文章,收藏了。希望经常见到大作。

作者: 佐君畜牧    时间: 2011-4-8 19:25
余辉老师的文章写的非常好,很有思想,谢谢您的分享。在现在社会这个环境中,特别是养殖密集地区,禽流感的发病确实比较普遍,这个毋庸置疑,但流感的毒株变异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快,有很多地区流行的毒株变异现象并不严重,当然这与地域和养殖密度有一定的关系,山东、江苏、辽宁、黑龙江、吉林、安徽等养殖发达地区比较多一些,内蒙古、宁夏、新疆、陕西、云南、山西等养殖不密集地区表现的就少一些。大家应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如果只站在自己的周围看全国,那就有些片面了。所以,论坛中会有些争论,这很正常。
条件因素非常重要,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料营养、加强鸡舍硬件建设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这些问题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但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如果大家都能将这些问题搞好的话,我们的养殖业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养殖为什么会这么好,就是注意了这些方面的原因。在这些基础上,加强兽医卫生安全的综合措施是防制传染病的重中之重。疫苗免疫是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部分,是针对性防控相应疫病的关键。
作者: 平凡一生    时间: 2011-4-8 19:47
我是深有感触呀,写的好!
作者: guanghe1963    时间: 2011-4-8 20:01
还是实践出真知啊。
作者: waibaoxiang    时间: 2011-4-8 20:22
同意可兽医的观点。
作者: 王留英    时间: 2011-4-8 21:40
非常认同余辉老师的观点。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在通过疫苗免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控制,而一些低致病性的,或者是非典型的病例却成了当前发病的主流,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对此病的防控,我们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管理和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上,而不是盲目的抗菌和抗病毒,正如余辉老师所说:“‘敌人’还没来,飞机大炮导弹一个劲的轰,没有靶子吗。”
谢谢余辉老师的帖子,受益非浅。
作者: 飘逸    时间: 2011-4-8 22:44
观点新颖,使人们豁然开朗,很好的帖子,清晰的思路,建议设为精华
作者: 佐君畜牧    时间: 2011-4-8 22:45
这篇文章提出的将盲目用药的钱用在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鸡群营养保健、加强硬件建设的看法值得我们的重视,这实际上就是养重于防的一种诠释。
建议设为精华文章。
作者: 王日田    时间: 2011-4-8 22:50
这篇帖子是给予从事养殖朋友在养殖途中的一盏明灯,他点亮了前行的方向。
这篇帖子是指正从事兽医行业朋友的一种警示,学而为用,科学从事兽医工作!
建议该帖评为精华!
作者: 王留英    时间: 2011-4-8 22:51
同意设为精华。
作者: 禽病先生    时间: 2011-4-9 09:14
余辉老师也应该是一位很有经验、很有头脑的实干家,谢谢您。
作者: sdmywjc    时间: 2011-4-9 09: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nfeng    时间: 2011-4-9 10:06
终于又看到好帖了
作者: 孙大圣88    时间: 2011-4-9 14:51
真是好文章啊,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鸡群营养保健、加强硬件建设的看法值得我们的重视,收藏了。
作者: mcm    时间: 2011-4-9 19:34
谢谢楼主大作,管理永远是第一位的
作者: 静心稳观其变    时间: 2011-4-9 22:50
同意设为精华。
作者: 飘忽的云    时间: 2011-4-10 12:19
现在临床兽医动不动就是流感、病毒变异,这样的兽医确实需要反思一下了
作者: 康学江    时间: 2011-4-10 12:43
标题: 回 楼主(余辉) 的帖子
好文章是   说到家了
作者: 弄money    时间: 2011-4-10 19:33
防重于治,鸡和人一样,身体好就比较不容易生病
作者: zhangyahui    时间: 2011-4-10 19:50
标题: 回 1楼(问心无愧) 的帖子
2886这个疫苗了里面是否有新诚意 是四系吗
还是
作者: 问心无愧    时间: 2011-4-10 20:02
标题: 回 25楼(zhangyahui) 的帖子
需要说明厂家或照片,也有的是单传支疫苗。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4-11 10:05
写的太好了!强烈支持!
作者: qqcn1985    时间: 2011-4-15 1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荷泽鸡民    时间: 2011-4-16 07:04
支持,顶!给当前养鸡户指出防病的方向…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4-16 08:11
受益匪浅  收藏
作者: 1256607360    时间: 2011-4-16 10:00
看了深有体会 着重于管理 疫苗免疫是关键 对症用药
作者: 姓杨的小伙    时间: 2011-4-16 19:09
引用第4楼风雨侠于2011-04-08 18:09发表的 :
好文章啊,楼主讲的很精辟,希望楼主多多发表文章。谢谢! [attach]89059[/attach] [url=http://bbs.jbzyw.com/job.php?action=topost&amp;tid=115626&amp;pid=1157814][/url]

作者: 天士梦    时间: 2011-4-17 14:24
标题: 回 楼主(余辉) 的帖子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有信仰    时间: 2011-4-20 19:37
&quot;毒株的变异哪能像母鸡下蛋一样,‘咯哒’一声、一个新毒株诞生了&#39;
&quot;寒流来了、人知道加件衣服注意感冒、那鸡呢?&quot;抗病毒的、大肠杆菌的、呼吸道的…’你把这些药费用在鸡舍保温上,不是更有用吗?添加些多维、添加些能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成分的、使其‘备战’似乎更合理些。‘敌人’还没来,飞机大炮导弹一个劲的轰,没有靶子吗
不但讲的有理,有力,还不失幽默,风趣,顶!
作者: 成熟男人    时间: 2011-4-21 10:58
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损失大小,分为若干个‘类症型’给予诊断处治。如:败血型---缓不得、须快刀暂乱麻、速战速决;呼吸型---急不得、到了火候再用药….,当然这是个人的习惯思维。禽流感源于病毒作用,而反映于机体器官病变,处方用药的力度,多以‘消除器官病变 / 或对症为主’。因养鸡户观察能力有限,临床大多病例都是处于中晚期,此时对症为主、兼顾病因;临床好多病例,都是直奔表征而去;兽医多是靠个人临床经验来诊断处治的,如果说、‘做个病毒检测、再做个细菌培养,化验个肝功能..’那养鸡户早把你踢出门外了。有感而作、相互借鉴吧。

谢谢你的肺腑之言   记下了
作者: 今生有缘    时间: 2011-4-21 20:32
受益匪浅啊,谢谢楼主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4-21 22:07
这篇帖子写的很好,收藏了。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至少在黑龙江,我知道的最早在2001年某一养鸡场4500羽蛋鸡在一周的时间所剩无几,而普遍发生高流则是在2005年,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流感谢病毒的传播并非象书本上描述的那样快,但近三年的流感我认为的确是温和型的,而且很普遍,这与一些不道德的兽药经营者及一些所谓的“兽医”有直接的关联,夸大病情至使养殖者产生恐惧心理,在鸡群处于健康状态时大量使用抗病毒药及抗菌药进行预防,至使鸡群免疫力低下,停药后不久即将发病,如此反复用药,导致病情越来越复杂,继发或混合感染相继发生,养殖者报怨鸡病越来越多,鸡越来越难养,殊不知全是药害的,故本人非常同意贴中观点,养好鸡---主要是营养供给,管好鸡---核心是饲养环境。“…
作者: guanxingzzz    时间: 2011-4-22 20:34
好文章,就该大家一起学习!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4-24 22:04
楼主讲得不错,有道理。 对于养猪户来说现在的禽流感真的是不容一丝的疏忽。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日常管理。因为没有哪个兽医可以每天看着你的鸡群,别说流感没特效药可以克制,就算要,不用对时间也是白费蜡,就像楼主说的,敌机没来,你用大炮向天上打,敌机来了,你却睡大觉了,这样你的鸡群能好吗?关键还是养猪户自己加强管理,毕竟那是你自己的鸡群是你自己的钱。
作者: 普洱茶    时间: 2011-4-26 17:21
是一篇好文章~~~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作者: 一枚种蛋    时间: 2011-4-27 08:47
又见高手,,我咋啥也没遇到(说明。我是养户。。不是兽医)
作者: syl    时间: 2011-4-27 16:10
我们是临床兽医~~~要说出去的话负责~~~
      学习了·~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4-27 19:28
饲养环境的污染、是我们最大的管理失误。消毒工作、环境卫生,是最廉价、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真正的管理经验、出之于爱学习、勤总结。
楼主善于平时学习总结,才可能出于精华文章。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4-28 20:34
就目前养殖,饲养管理比技术更重要
作者: 一枚种蛋    时间: 2011-4-29 07:34
好文章,,学习啦
作者: 华胜    时间: 2011-4-29 16:06
好贴,值得收藏学习
作者: yujinbo    时间: 2011-4-30 11:24
‘敌人’还没来,飞机大炮导弹一个劲的轰,没有靶子吗。主要是我们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来,以什么规模来,就像我们看的战争片一样,敌人已经悄悄的进村了,已经把我们的岗哨悄悄的干掉了,等到我们发觉已经晚了
作者: qweh5n1    时间: 2011-4-30 22:26
好贴啊,辛苦了楼主
作者: 风向标    时间: 2011-5-2 18:14
文章写得很好。
败血型---缓不得、须快刀暂乱麻、速战速决;呼吸型---急不得、到了火候再用药….???
火候是什么
作者: 余辉    时间: 2011-5-2 21:20
标题: 回 49楼(风向标) 的帖子
‘火候’一词源于方言俗语,其意是‘最佳时机的意思’,谢谢你的参与。
作者: zhangshaohu    时间: 2011-5-4 00:13
谢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5-5 10:54
好文章,先收藏了。兽医工作者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为养殖户带去利润。要遵从事物发展、进化的规律,不是要我们老是向养殖户放烟雾弹。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5-5 10:58
‘敌人’还没来,飞机大炮导弹一个劲的轰,没有靶子吗。这话 经典,在没有敌情的时候重点构筑工事,加固堡垒,调整修养,等敌人来了再给予沉痛的打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作者: waibaoxiang    时间: 2011-5-5 22:55
现在是谈虎色变。
作者: yran    时间: 2011-5-6 05:47
写的好,
作者: panjin_0427    时间: 2011-5-8 07:55
看后深有感促;顿觉眼前一亮;顿悟。
作者: lxx6090    时间: 2011-5-8 08:36
说的很好  养鸡行业是以养为主  而非以治病为主,只有重视饲养管理,相信鸡是养出来的 ,便能创造财富呀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5-8 23:30
好文章,
作者: 耍酷    时间: 2011-5-10 21:35
    
作者: 奋斗不息    时间: 2011-5-11 08:16
楼主讲的很精辟.
作者: liu5036584    时间: 2011-5-11 11:13
讲的太好了,对懂得人讲都这么认为!!!可现实中老百姓好多只是盲从和偏听偏信!或者养殖户根本不信!!!让他用药他到信!!!!也是一种无奈呀
作者: 易亲:领导级    时间: 2011-5-11 16:14
楼主说的很对!!!某些观点值得养殖户与同行深思!!
-------------------目前所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确是“可防、可控、可治疗”的,百分之百完全可以治愈H5!!!!!!!!!!!!!!!!!!!!!!!
作者: 清澈的泉水    时间: 2011-5-11 22:12
谢谢余辉老师的帖子,受益非浅。
作者: 润成禽业    时间: 2011-5-12 19:17
好文章,收藏了。希望经常见到大作。
作者: 武王长青    时间: 2011-5-16 07:31
                
作者: 双木成林    时间: 2011-5-17 09:50
经典的帖子!收藏了
作者: 华鲁招涨    时间: 2011-5-21 09:22
谢谢楼主就是这么个理!可就是有的兽医专靠着虚张声势来赚养殖户的钱。
作者: youling    时间: 2011-5-23 17:32
实战经验太强了,顶!
作者: waibaoxiang    时间: 2011-5-24 23:20
禽流感的防控应多交流。交流。
作者: 不悔不怕    时间: 2011-5-25 14:45
引用第7楼佐君畜牧于2011-04-08 19:25发表的  :
余辉老师的文章写的非常好,很有思想,谢谢您的分享。在现在社会这个环境中,特别是养殖密集地区,禽流感的发病确实比较普遍,这个毋庸置疑,但流感的毒株变异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快,有很多地区流行的毒株变异现象并不严重,当然这与地域和养殖密度有一定的关系,山东、江苏、辽宁、黑龙江、吉林、安徽等养殖发达地区比较多一些,内蒙古、宁夏、新疆、陕西、云南、山西等养殖不密集地区表现的就少一些。大家应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如果只站在自己的周围看全国,那就有些片面了。所以,论坛中会有些争论,这很正常。 条件因素非常重要,所以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料营养、加强鸡舍硬件建设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这些问题应该是大家的共识,但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如果大家都能将这些问题搞好的话,我们的养殖业就不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养殖为什么会这么好,就是注意了这些方面的原因。在这些基础上,加强兽医卫生安全的综合措施是防制传染病的重中之重。疫苗免疫是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部分,是针对性防控相应疫病的关键。
有较大的温差,就会有感冒。饲养管理说到很易,做到很难,做好更难。
作者: 不悔不怕    时间: 2011-5-25 14:45
而感冒是用疫苗防不住的,也是无效的。
作者: 意识决定未来    时间: 2011-5-25 16:06
引用第3楼可兽医于2011-04-08 17:52发表的  :
讲的不错,有自己的观点
流感发病后究竟是哪个毒株感染不通过实验室诊断是不可能得出结论的,抵抗力高的鸡群即使感染了H5N1也不会大面积死亡,抵抗力差的鸡群得了H9也可能全军覆没。现在临床兽医动不动就是流感、病毒变异,这样的兽医确实需要反思一下了。

不太同意你的看法,H9流感发病还没有全军覆没的例子,不知道老师是从哪里说起的?流感很多,病毒变异都是事实,我听很多专家都提过这个问题,难道那些专家教授都错了?看来你比他们还要厉害。
作者: 一森    时间: 2011-5-25 20:12
<>       <FONT size=4 face=楷体_GB2312>禽流感病毒H9型确实发生变异,并非忽悠。本人曾对分离到的病毒做了鉴定。在H9N3的抗原序列中。H9与原来的相同,N3已经不能被标准抗体所中和。由于手中的H标准抗体不全,故未能鉴定出是那一型,但是,变异了是肯定的。</FONT></P><><FONT size=4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ff0000>华南农大现在已经生产出了这种变异型禽流感+普通型禽流感的疫苗,经我地许多鸡场使用以后,这种病已经停止发生。</FONT></FONT></P><><FONT size=4 face=楷体_GB2312>      泛泛而谈许多综合性防治措施,虽然正确,但是很难及时做到,特别是养殖小区。</FONT></P><><FONT size=4 face=楷体_GB2312>      有了好疫苗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FONT></P>
作者: 一森    时间: 2011-5-25 20:26
引文:
    “禽流感病毒株的庞大株群,制约了靠疫苗免疫有效控制该病的途径。解读《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定义:一个定位---高致病性(毒株),一个动态范畴---流行性。而就‘高致病性毒株’个体(点)则是可控可防。如通过H5N1疫苗的免疫,近几年来很少再有大面积流行过。如果从(毒株)广度‘面’上说事,觉得偏移了定义中的实质内涵,继而失去免疫的特定价值意义。就会出现疫苗竞先研制不断推新,而又无从实施的尴尬局面,人们不会、也不可能把所有疫苗统统拿来,那样鸡即便不死、也会被疫苗注射死。愚见:但就疫苗免疫,定位于高致病性(毒株)比较符合现实。 ”

<STRONG><FONT size=4>不同意这个观点,在在我国现实条件下,不用疫苗预防,只是理想和空谈!</FONT></STRONG>
作者: 灬朝夕    时间: 2011-5-30 15:54
好贴,收藏了,楼主辛苦了
作者: 刘贞发    时间: 2011-5-31 09:55
这篇帖子是给予从事养殖朋友在养殖途中的一盏明灯,他点亮了前行的方向。 6I&quot;KomJ9  
这篇帖子是指正从事兽医行业朋友的一种警示,学而为用,科学从事兽医工作! erEB4q+ #O  
建议该帖评为精华!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6-4 20:31
标题: 回 4楼(风雨侠) 的帖子
你是很屁精!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仪立万鸡    时间: 2011-6-5 17:52
谢谢!肺腑之言!不失风趣、幽默!一个好兽医,能管好一大片养殖户!一个孬兽医,会毁掉几家养殖场!
作者: 六和兽医    时间: 2011-6-7 17:42
太感谢了,珍藏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6-14 16:50
写的真好,经验之谈,好好阅读几遍,使劲顶一下!
作者: 妮儿    时间: 2011-6-14 16:52
好好阅读几遍,珍藏到自己的搜藏里。使劲儿的顶一下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6-18 20:29
学习了很好的贴子收藏了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6-20 11:16
泛泛而谈许多综合性防治措施,虽然正确,但是很难及时做到。
作者: 游客    时间: 2011-6-22 10:51
  
作者: 再战江湖    时间: 2011-6-22 21:46
谢谢分享,很受启发
作者: 潍坊    时间: 2011-6-26 19:29
观点新颖,使人们豁然开朗,很好的帖子,清晰的思路,建议设为精华
作者: 远明    时间: 2011-6-26 21:08
拜读了
作者: 赵德峰    时间: 2011-6-28 11:18
防控禽流感是行业内专业人员的一个梦想,要想美梦成真,窃以为:强化生物安全(消毒是关键)、强化检疫(产地检疫和道路检疫都重要)、尝试抗病育种(提炼禽流感病愈后鸡的抗病基因用于遗传育种)、研发配型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强化疫情扑灭措施等等,估计再过20年,就有点感觉了。
作者: miaochunyu    时间: 2011-7-1 18:46
经典!精典!精辟!
作者: jesse    时间: 2011-7-2 09:00
非常棒!顶顶顶顶顶!
作者: 悠然    时间: 2011-7-2 09:54
禽流感问题上有些东西还是少做平论的好,流感毒株变异是实际存在的,这也加大了肉鸡养殖的风险。而现实情况是各地对流感处于隐而不报,免疫性疾病还正常存在,育种水平也跟不上,老百姓自己管理水平还存在差异。而国家又必须和国际接轨,最终无形的拔高了养殖的风险。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养殖,也不能把一些客观的东西传递给老百姓,只能依赖传统的理念告诉你如何高密度防疫等,如何隔离区划如何做好生物安全。而这些在中国先阶段养殖基本做不好。流感问题就不谈了,一句话响应共产党领导。
作者: 赵德峰    时间: 2011-7-6 07:49
大家都面临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在禽病防控上不要好高骛远,把众所周知的最基础的工作做好,就成功了。
对于禽流感,之所以成为世界性技术难题,主要还是我们在防控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我预测:禽流感我们也是长期解决不了的。
作者: libingzhi521    时间: 2011-7-21 17:30
经典力作,道出现在养殖者的困惑。当养殖者都认识到这些时,兽药厂又会倒掉一片
作者: 长寿之星    时间: 2011-7-21 23:47
标题: 回 13楼(佐君畜牧) 的帖子
老师讲的精辟、简洁、明了,学习了。
作者: 嘎嘎    时间: 2011-7-23 15:51
余老师这篇文章太好了,深感受益!发病的同时,应该合理的用药。要到治病——防疫——保健!!一个思维的转变!!!
作者: 嘎嘎    时间: 2011-7-24 06:39
很好的文章,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 不放弃    时间: 2011-7-25 18:53
今春我的鸡就得了流感死了200只左右,不好治,我现在正试着用中药防治
作者: 412280779    时间: 2011-8-2 21:49
好文章啊,说出了滥用抗生素是没用处有害的加强管理正确用药,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和滥用药的危害,增加养鸡户的收入,是有一定作用的,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作者: 412280779    时间: 2011-8-2 21:59
本人建议杜绝滥用抗生素,减少用药,打造绿色养殖,健康所有人。说是预防鸡病,请问鸡没有病吃些所谓的预防药 鸡受的了吗,如果是人没有病,吃啥药预防啊?所谓10分药7分毒,那鸡不是病了是毒死了,有可能不?所以我建议,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硬道理。




欢迎光临 鸡病专业网论坛 (https://bbs.jbzy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