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鸡球虫病的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
已有 255 次阅读2009-8-10 17:52
|个人分类:防治球虫病技术
球虫病是危害我国肉鸡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肉鸡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球虫病所导致肉鸡的直接生产损失以及因控制该病所引发的药残问题给我国的肉鸡养殖业造成沉重的打击,如果肉鸡球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阻碍我国肉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b]一、球虫病在我国肉鸡养殖中的流行状况[/b] 目前球虫病已经广泛存在于肉鸡养殖场,在对上海12个肉鸡饲养场的调查表明,有70%的鸡场球虫感染率超过70%,在河南随即抽取41个大鸡场调查显示,35.3%的鸡场经常反复爆发球虫病,且该地区平均用于防治球虫病的费用高达0.2~0.4元/只。湖南省衡阳市调查也发现鸡场球虫的感染率超过60%。
[b]二、我国肉鸡球虫病的流行趋势 [/b]
[font=楷体_GB2312][b]1、发病日龄趋前[/b][/font] [font=宋体]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家禽用消毒产品均对球虫无效,常规的空舍消毒程序根本不能杀灭鸡舍内的球虫卵囊,对球虫卵囊有效的消毒措施是热碱水和酒精喷灯火焰消毒,这样的消毒措施不能进行带鸡消毒,而且由于腐蚀性强和易对器具损坏,在空舍消毒中也很少使用。球虫卵囊的抵抗力很强,一般在土壤内可存活4~9个月,如果在树荫下的土壤内生命力可达15~18个月。同时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和地区内,卵囊发育很快,外界气温在20~35℃之间时,只需18~36小时就可以形成孢子化。因此,鸡舍内球虫卵囊很难清除干净,从而使雏鸡在进入鸡舍第一天起就处于球虫感染的威胁之中,临床上表现为,低于10日龄的鸡群就会爆发球虫病。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低日龄肉鸡发病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font=楷体_GB2312][b]2、一年四季都有发生[/b][/font] [font=宋体]我国目前肉鸡养殖以密闭饲养为主,在育雏期温度较高,而且常常为了保温而忽视鸡舍内通风,从而导致湿度过高,这样的环境正适宜球虫的发育。[/font]
[font=楷体_GB2312][b]3、耐药性日趋严重,而且存在地区差异[/b][/font] [font=宋体]我国主要依靠药物来控制球虫病,由于养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用药指导,导致球虫产生普遍的耐药性。自1997年以来,对广东地区球虫耐药性调查发现,在生产中常用的10种抗球虫药物(球净、[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314.html][color=#000000]地克珠利[/color][/url]、[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339.html][color=#000000]氯羟吡啶[/color][/url]、[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313.html][color=#000000]球痢灵[/color][/url]、[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340.html][color=#000000]盐酸氨丙啉[/color][/url]、[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317.html][color=#000000]盐酸氯苯胍[/color][/url]、[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282.html][color=#000000]马杜拉霉素[/color][/url]、[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369.html][color=#000000]拉沙菌素[/color][/url]、[url=http://bbs.jbzyw.com/mode.php?m-o-q-diary-did-341.html][color=#000000]盐霉素[/color][/url]、森杜拉霉素)中,58%的虫株仅对一种药物敏感,超过80%的虫株对1种或2种药物敏感,而有14%的虫株对所有药物都不敏感,由此可见球虫的耐药性已非常普遍,能够选择的有效治疗药物的余地已经越来越小,这也是很多地区球虫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的用药习惯,球虫的耐药谱存在地区性差异。因此,在治疗球虫病时应当尽量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敏感性高的药物,这样不但可以迅速控制病情,而且还节省用药成本。[/font]
[font=楷体_GB2312][b]4、温和感染增多,临床症状不明显[/b][/font] [font=宋体]临床症状明显的球虫病易引起养殖业主的注意,从而能够及时治疗,而温和感染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往往被忽视,但其破坏肉鸡肠道粘膜细胞,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肉鸡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甚至是进行性消瘦,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效益。[/font]
[font=楷体_GB2312][b]5、易继发或并发肠道病原菌感染和病毒性疾病如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球虫与肠道病原菌相互协同形成肉鸡肠道综合症[/b][/font] [font=宋体]传染性法氏囊病或马立克氏病与球虫的混合感染,可大大加重球虫病的症状。球虫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破裂,肠道的天然屏障系统被破坏,为肠道其他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同时球虫的大量繁殖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使有害菌群大量繁殖成为肠道优势菌群,从而引起球虫病和肠道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加剧肠道炎症症状,目前人们常把其称之为“肉鸡肠道综合症”、“肉鸡消化障碍综合征”、“肉鸡复合型肠炎”、“多因子肠炎”或“肠炎综合征”,有如下特点:
(1)多发于30~40日龄的肉鸡,最早可发生于7~10日龄,其他日龄发病率相对较低。
(2)密度和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的鸡群多发,症状也较严重。越是饲喂含优质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越易爆发该病。
(3)病的初期小部分鸡粪便变稀薄、不成形,含有没消化的饲料,随着病程的延长,大部分鸡开始腹泻,出现水样不成行的粪便,粪便中有较多没消化的玉米糁和豆柏糁,粪便的颜色变浅,略显浅黄色或浅的黄绿色,球虫感染严重的鸡群有时粪便呈红棕色。当鸡群中多数鸡出现此种粪便之后约2-3天,鸡群的采食量开始明显下降,一般下降10%~20%左右,有的鸡群采食量可下降30%以上,此病的中、后期个别鸡会出现神经兴奋、疯跑,之后瘫软死亡。[/font]
[font=宋体](4)主要病理变化:发病早期,十二指肠段空肠的卵黄蒂之前的部分粘膜增厚,颜色变浅,呈现灰白色,像一层厚厚的麸皮,极易剥离;肠粘膜增厚的同时,肠壁也增厚。肠腔空虚,内容物较少,有的肠腔内没有内容物,有的内容物为尚未消化的饲料。此病发展到中后期,肠壁变薄,粘膜脱落,肠内容物呈蛋清样或粘脓样,个别鸡群表现的特别严重,肠粘膜几乎完全脱落崩解,肠壁变薄,肠内容物呈血色蛋清样或粘脓样、柿子样。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font]
[font=宋体] [b]三、我国肉鸡球虫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b]
肉鸡球虫病在我国愈治愈烈,这与我国肉鸡养殖水平较低和球虫病的防治观念落后不无关系,目前我国肉鸡养殖中对球虫病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font]
[font=楷体_GB2312][b]1、过分地依赖药物,而忽视综合预防[/b][/font] [font=宋体]自从20世纪40年代发现磺胺类药物可以抗球虫以来,已经开发出50多种抗球虫药物,这些药物已大部分在我国得以应用,但由于过分地依赖药物使得抗球虫药物在生产中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包括: (1)滥用抗球虫药物加速球虫耐药性的产生,缩短药物使用周期; (2)抗球虫药容易残留于禽蛋肉中,威胁人类健康; (3)增加了养殖的药费开支,降低养殖效益。[/font]
[font=楷体_GB2312][b]2、绝大部分养殖场无针对球虫病的消毒措施[/b][/font] [font=宋体]目前国内无专用于球虫的消毒剂,火焰消毒和热碱水消毒因存在过多的缺点而难以被推广应用,所以针对球虫的消毒措施成为国内有效控制球虫病的关键。
[font=楷体_GB2312][b]3、不重视轮换和穿梭用药方案[/b][/font] 轮换和穿梭用药是防治球虫病最为理想的用药方案,可以有效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但该方案并没有在国内普遍应用,很大一部分养殖业主根本无用药方案可谈,一种药效果好了,就长期使用。
[font=楷体_GB2312][b]4、多种抗球虫药物的随便配伍[/b][/font] [font=宋体]一些厂家为了提高产品的治疗效果,盲目地将多种抗球虫药物进行组方,极容易使球虫产生多重耐药性。
[font=楷体_GB2312][b]5、饲养管理落后导致球虫病发病率增高[/b][/font] [font=宋体]我国肉鸡养殖硬件水平迅速提高,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却相对较低,鸡舍的温度、通风、湿度、光照以及各种应激控制不好就会加剧球虫病的危害。[/font]
[font=宋体] [b]四、建立一个安全、科学的球虫病防治体系是控制肉鸡球虫病最为有效的措施[/b] [/font]
[font=楷体_GB2312][b]1、空舍消毒程序中要有针对球虫的消毒措施[/b][/font] [font=宋体]空鸡舍在进行完常规消毒程序后,应用酒精喷灯对鸡舍的混凝土、金属物件器具以及墙壁(消毒范围不能低于鸡群2米)进行火焰消毒,消毒时一定要仔细,不能有疏漏的区域。对木质、塑料器具用2%—3%的热碱水浸泡洗刷消毒。[/font]
[font=楷体_GB2312][b]2、网上平养[/b][/font] [font=宋体]网上平养使鸡群几乎没有直接跟粪便接触的机会,因而可大大减少球虫病的发生,是控制球虫病最为理想的饲养模式。[/font]
[font=楷体_GB2312][b]3、垫料管理[/b][/font] [font=宋体]地面平养的鸡群应5—7天换一次垫料,新的垫料要在直射阳光下暴晒2—3天。[/font]
[font=楷体_GB2312][b]4、鸡舍管理[/b][/font] [font=宋体]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舍内卫生,要使鸡含内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要严格控制鸡舍湿度,炎热的夏季慎用喷雾法降温。[/font]
[font=楷体_GB2312][b]5、鸡场制定针对球虫的科学消毒计划[/b][/font] [font=宋体]对饲槽,饮水器,栖架及其它用具,每7~10天(在流行季节每3~4天),要用开水或热碱水洗涤消毒。出入鸡场的车辆及人员要严格地消毒,并要杜绝外来人员参观。[/font]
[font=楷体_GB2312][b]6、营养调控[/b][/font] [font=宋体]在球虫病流行的季节,加强饲养管理,供给雏鸡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以增强鸡只的抵抗力,在饲料或饲水内特别要增加维生素A 和维生素K,这样可增强抗病力减少死亡。[/font]
[font=楷体_GB2312][b]7、预防性用药[/b][/font] [font=宋体]目前饲料中一般都加有抗球虫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自然感染率。在球虫的高发季节可预防性的用一些抗球虫药物,如瑞普(天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球迪、百球宁,但应轮换和穿梭用药。[/font]
[font=楷体_GB2312][b]8、球虫疫苗免疫接种[/b][/font] [font=宋体]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厂家生产的商品化球虫疫苗,最好在1—3日龄免疫,不要超过14日龄。在实施滴嘴免疫时,要确保每只鸡都将疫苗咽下,避免接种时鸡甩头将疫苗甩出来。在喷雾免疫时用蒸馏水按照每100只鸡20ml将球虫苗稀释。用喷雾器均匀的喷到满足鸡1—2小时的饲料上,使鸡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吃完。球虫活疫苗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球虫苗保存时不能结冰,结冰会导致活的球虫卵囊死亡,从而失去免疫原性。 (2)只有健康鸡群才能进行免疫,在免疫前2天到免疫后21天饲料和饮水中不能加任何抗球虫药物。在饲料中添加足够量的VA和VK。 (3)免疫后1—8天出现轻微的症状是正常的,必须保证鸡群充足的饲料和饮水,如果鸡群有更严重的反应,应当用3天的抗球虫药物。[/font]
[font=宋体] [b]五、治疗[/b][/font]
[font=楷体_GB2312][b](1)球虫单纯感染[/b][/font] [font=宋体]前期感染可以选用一些毒性小的药物,如果出现严重血痢用磺胺类药物可以迅速控制症状。青霉素类药物也具有抗球虫功能,而且对肠道炎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将抗球虫药物与青霉素类药物。[/font]
[b][font=楷体_GB2312](2)球虫与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font][/b] [font=宋体]除给鸡群投服抗球虫药物外,应当选用优秀的抗病毒药物。[/font]
[b][font=楷体_GB2312](3)球虫引发的肠道综合症[/font][/b] [font=宋体]应以抗球虫、抗菌、调节肠道内环境、补充电解质和营养物质为原则制定治疗方案。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采用瑞普(天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痢灵、球迪、速补应激康等联合应用,对肠道综合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