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鸡病专业网论坛 返回首页

老农夫971的个人空间 https://bbs.jbzyw.com/?21870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鹅副粘病毒病诊断 图文版

已有 185 次阅读2019-11-21 16:46 |个人分类:疾病诊断

本病是1997年以来在我国新发生的一种雏鹅传染病,以精神沉郁、萎顿无力、蹲地、腹泻、体重减轻、仰头、软颈或扭颈为症状特征,主要感染60日龄以下雏鹅,尤以15日龄以下雏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 
   一、病原 
   病原体为禽型副粘病毒,该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系、系免疫可取得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不如鹅副粘病毒油乳剂苗保护效果好。病毒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都能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特点 
   各种年龄的鹅都有易感性,但主要发生在15—60日龄的雏鹅15日龄以下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致死率在90%以上,10日龄以下鹅则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达100%。随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三、症状与病变 
   本病潜伏期2—6天,日龄小的潜伏期短,大的潜伏期长。症状为精神沉郁、萎顿、无力、常蹲地、体重减轻、少食或不食,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尤其在饮水后更明显,10日龄左右雏鹅常有甩头、咳嗽、呼吸道症状,腹泻,排白色、绿色、黄色、暗红色或墨绿色稀便或水样便。病程一般2—5天,耐过者6—7天开始好转,9—10天康复。 
   特征性的病变有:食道粘膜主要是下端有散在芝麻粒大小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易剥离的结痂,剥离后可见坏死斑点或溃疡;肠道粘膜有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粒至蚕豆粒大纤维素性坏死性结痂,剥离后呈出血性溃疡面;脾肿大有芝麻粒至绿豆粒大灰白色坏死灶;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这些坏死性病变具有诊断意义。其余病变还有:心肌变性;肝肿大瘀血,质地较硬;部分鹅腺胃及肌胃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脑充血、瘀血。

   四、诊断 
   根据典型的病理变化结合症状和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但本病的初期症状与病变易与小鹅瘟混淆,此时应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以便确诊。 
五、防制 
   除做好疫病的一般防范措施外,本病主要的防制措施是预防接种。目前已有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可于每只雏鹅肌肉注射0.3毫升,注苗后6天,一般患病鹅即停止死亡。 
如有不足望大家多多指正!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6 11:06 , Processed in 1.633462 second(s), 19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