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企业的五个调整
我国养殖业历经风雨,直到近两三年才开始显露规模化、集约化和正规化发展的端倪,随着规模养殖场增多,集团化、一条龙的终端化服务更加到位,面对现实,我们兽药企业要做以下调整。一、明晰集团化内涵
笔者认为,集团化并不是同一个公司多做几个品牌或生产线,多招些销售人员,多上些量,这样的企业还是停留在原始积累阶段。所谓集团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是集养殖、种禽、饲料、兽药、加工于一体的发展,也可能是由若干个市场细分的公司组成的集合、或者在兽药产业链上进行的上下延伸,这样才能增加操纵市场的能力,赢得市场的认可。
所以企业一定要搞清内涵,从这两年的市场操纵来看,营销公司经不住市场考验,退出了不少,大家为此要去思考,怎样才算是大和强?怎样才能做大、做强?又能如何证明和坚守自己的大和强?是横向联合或重组、或合并或协作?还是纵向发展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宽?……
二、向科研倾斜
目前,国内兽药企业拥有自己科研机构的还不是很多,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也寥寥无几,大部分还停留在仿制和跟风的状态,*加大产品含量来获取市场反馈和成效,有时还用一些解表药物进行缓解。而现在养殖疾病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产品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再挂*几个大专院校、几位知名教授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了,相反,要加大财力构建研发中心、高薪聘请专职科研人员,并且激励他们贴近市场,夯实企业研发基础;也可利用政府科研项目或引进科研机构的产品。总之,产品要有科技含量,要*科技来发展企业。
三、优化产品结构
国内兽药企业一般为中小型企业,产品品种一般都有一百多个,甚至二百多个,而市场上其实就那么几种病,从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业务人员所推销的大多是企业的主打产品,其他产品量都不大甚至很少卖,这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要去解决的问题——优化产品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才能为加强新的产品推广让路,让市场和客户有新的产品应用,才能更好服务于市场。
四、与时俱进去改变
面对养殖逐步由散养向集约化规模的转变,我们首先要考虑如何和养殖场对接,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这就要我们切实调研市场,针对规模化养殖企业(客户)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和适合他们的精优产品;同时也要要求员工队伍转变,将来适应市场的是那些懂业务的技术人员和懂技术的业务人员,即交*型、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到位和有效的服务,也才能很好地开发市场。
五、用培训依托服务
从笔者多年的实践看来,养殖朋友最缺技术,很大程度上讲,不是行情决定养殖成败,关键是养殖技术是否能养出好产品。为此,笔者以为,企业可以联合全国知名的大中专院校,建立培训机构,真正用培训为养殖朋友提供养殖成功的技术服务保证。
目前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有理论的缜密和前瞻,更要多讲一些临床实操的内容,要从某个地区入手,简单又通俗,让养殖朋友能理解、能接受、能消化直至能应用;同时,引导养殖朋友从治疗转向保健和预防,有条件的企业可给某个地区主要代理商配备高科技的诊断设备,以提高诊断水平和确切性。 对兽药厂有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