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毒与应激的另类思考
先声明一下:本人是一个有十余年经验的养鸡户,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磕磕碰碰,愈来愈对书本上的有些理论产生了怀疑,大有尽信书不如无书之感慨,是以想与大家探讨探讨下面两个话题,抛出此砖,旨在引出玉来!先说消毒,按书本上、专家所介绍的就是一星期左右消毒一次。‘专家’的说法就是病毒、病菌等是一切疾病之源,是以消毒‘彻底’了,一切疾病的根源也就斩断了,鸡群也就不会在出现疫情了!这么多年来,我是这样做的,而且是严格依照。可消毒的结果是,疫情对我的光顾、所造成的损失并不比周边消毒频率很低、甚至不消毒的要低。联想到这, 我就开始怀疑了!我联想到了流浪汉、联想到了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的卫生观念、联想到了二十年前农家养鸡的环境……
流浪汉的的生存环境与我们常人相比、所吃食物与我们常人相比,病原微生物也不知高出了多少倍,但你见有几个流浪汉频繁看大夫、有几个流浪汉时常被疾病困扰,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流浪汉,这么多年了,几乎从没看过大夫!不但是我的观察,从朋友的反馈,都有这样的感受!
再说城市小孩与农村小孩的对比,这是很明显的,农村的孩子整天与泥土打交道、整天脏兮兮的,甚至饭前就不存在洗手,可你能说农村小孩没城市的抵抗力高吗?现在国外的专家也大都提倡,让小孩子多接触接触泥土、多接触一些细菌,有利于健康,可以增加抵抗力……再从鸡的球虫上看,要把球虫完全杀灭是根本办不到的,还是要求对球虫保留一部分,让鸡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再说二十年前的农村养鸡的环境,那都是散养或圈养,那时的每家几只或几十只就都是卧在泥土、烂粪堆里,那时就不存在给鸡清粪,鸡整天身上就是一身的土粪,甚至下雨下雪也在雨里雪里,但那是的鸡几乎很少甚至不会生病……
消毒的问题我们谈过了,我们接下在谈应激的话题!
‘应激是一切疾病之源’——这是所有‘专家’,也是我们所有同行包括我以前都不会怀疑的!
但事实真如此绝对吗?鲶鱼效应?就是鲶鱼效应?这个典故大家该大都知道,渔民捕捉的鱼以前带回陆地是死亡率是很高的,可自从加入鲶鱼之后死亡率就大大降低了!鲶鱼加入后造成的后果就是对鱼群产生应激,是以鱼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冬天来临,大雪茫茫的时候,牧羊人以前怕的不是羊群缺少食物,而是羊群整个处于茫然状态,不吃食、消瘦、易死亡,可自从出现了狼偷袭羊群之后,这个症状不治而愈……狼造成的后果也是应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是千年之前的先人智慧!
温室里生长的花果弱不禁风,只有被风雨洗礼的花果才能茁壮成长……
不是误导大家,只是与大家探讨,可以探讨,切莫照搬…… 看似乎有些道理 但对高密度养殖 40-50天就出栏的肉鸡好象不太试用 养鸡4年从未带鸡消毒,一切正常。带鸡消毒降低免疫力
应激的题目有点大,你举得例子,有点偏盖全。 有同感 养过几年肉鸡,没有带鸡消毒过,现在养了三年蛋鸡了,也没有带鸡消毒过。因为我觉得99.99%的病菌在粪便中,勤打扫粪便比喷雾消毒效果好的多。
至于应激,种类太多,范围太大,但是很多应激是可以让鸡慢慢习惯的。 有同感 只要鸡健康消毒不一定好环境搞好消毒内有多大作用 清理完一遍鸡粪喷一遍消毒液,或者洒一遍火碱水,这是我的方式。说明:笼养鸡。 只要鸡健康消毒不一定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