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inshan 发表于 2010-8-30 08:34:32

hanfeng 发表于 2010-8-30 08:41:49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生病保持好肠道,后期加油就OKl了

峰山麻鸡 发表于 2010-8-30 08:51:53

增加豆粕,我现在就是这样用的

jichun 发表于 2010-8-30 09:30:30

1、控制疾病发生、温度与通风控制合理
2、料位、水位充足,分布合理
3、定期驱赶鸡群,每两小时驱赶一次
4、饲喂全价颗粒饲料,每种料号饲喂比例适当

秋水伊人 发表于 2010-8-30 09:42:09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通风,控制好肠道病的发生

kukuge 发表于 2010-8-30 22:02:43

控制好肠道疾病,就是最好的增重方法!!!!!!

皇家大将军 发表于 2010-8-31 00:12:44

引用第6楼kukuge于2010-08-30 22:02发表的 :
控制好肠道疾病,就是最好的增重方法!!!!!!

说实话,我赞成

雞懂事 发表于 2010-8-31 05:04:21

引用第4楼jichun于2010-08-30 09:30发表的:
1、控制疾病发生、温度与通风控制合理
2、料位、水位充足,分布合理
3、定期驱赶鸡群,每两小时驱赶一次
4、饲喂全价颗粒饲料,每种料号饲喂比例适当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支持

不负长风 发表于 2010-8-31 08:31:53

经常用些止痢散拌料,中药无耐药性

jichun 发表于 2010-8-31 13:05:26

影响动物采食长期调节的因素
   动物在较长时间内的饲料采食量,主要取决于动物的能量需要,即“为能而食”。动物的能量需要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动物遗传类型、性别、年龄、成熟期和生理状况等。影响动物采食长期调节的重要因素如下:
1.饲料或日粮的能量浓度 当饲料或日粮的容积、物理性状和必需的营养物质数量和平衡不是限制因素时,牛、羊,猪和家禽都是有通过调节其饲料采食量以达到维持消化能进食量恒定的能力。即在一定能量浓度范围内,饲料或日粮的消化能越高,动物的饲料采食量也越低;反之亦然。

2.碳水化合物平衡 动物机体内部对碳水化和物平衡的调节控制相当严密,如果碳水化合物进食量超过需要量,就会使过剩部分氧化达到新的平衡。在大量饲喂碳水化合物的条件下,首先增加体内糖原的储备,一旦糖原储备达到饱和状态时,动物即通过提高体内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作用和向脂肪的转化作用来维持平衡。
3.脂肪平衡 动物体内脂肪平衡的调节机制可能至少部分涉及到由肝迷走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这些信号是对体内脂肪酸和糖原氧化作用的应答。其次,也与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有关。Tybirk (1989) 指出:当动物体重增加时,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也随之增加。体况肥的动物,由于对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可使其饲料采食量减少。一些科学工作者认为,动物体内的脂肪平衡可能是通过由底物氧化和脑脊髓液、或血浆内的胰岛素的浓度变化所产生的信号之间的互作获得的。尽管目前对脂肪平衡的调控机制尚有争论,还需要进一步作深入研究,但是脂肪平衡状况如何,无疑对动物的采食量会有重大影响。
4.蛋白质平衡 Anderson (1979) 证实,饲粮的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平衡,会影响动物的随意采食量。现有的试验结果已清楚地表明,动物的进食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不过,目前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归纳起来,目前有5种假说:①大脑中与5-羟色胺或儿茶酚胺 (catecholamine) 浓度调节说;②血浆或大脑中色氨酸浓度调节说;③色氨酸与中性氨基酸比调节说;④色氨酸与苯丙氨酸比调节说;⑤血浆中支链氨基酸浓度调节说。
这5种假说直接或间接都涉及到脑中与5-羟色胺这个重要的调节物质。这是因为色氨酸本身就是5-羟色胺的前体物。

提高采食量的措施   

   1.刺激采食中枢,提高采食量
   畜禽的下丘脑存在调控采食的神经中枢,由摄食中枢和饱觉中枢两部分组成。 刺激采食中枢,提高采食量主要是利用一些药物。若注射戊巴比妥钠于鸡的第三脑室,其采食量可成倍增加。试验表明,主要在小肠上部分泌的缩胆胰素(CCK)是一种调控动物饱觉的因子。由此推论,如能降低CCK的水平则可提高动物的采食量。5-羟色胺(5-HT)也有类似的作用。
   2.减少胃内容积性反射、提高采食量
   畜禽胃肠道内广泛分布着机械、容积、化学、温度、渗透压等感受器,采食后食物和食糜刺激这些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而影响采食中枢活动状态。动物采食后,食物主要停留在胃中,而动物因品种、年龄等不同,其胃的大小也就不同,动物的采食量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动物在胃中的消化是由胃的肌肉活动来完成的,胃的肌肉是由平滑肌组成,平滑肌是可兴奋组织,离体后置入适宜环境仍能进行节律性运动,具有一定的紧张性、较大的展长性和持续的紧张性,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化学、温度和牵引的刺激较敏感。在生产中,通过对饲料进行适当的加工,调整饲料容积、物理性状,从而减少胃内容积性反射、提高采食量。
   饲料容积是由饲料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饲料内部的空气和水分间隙所决定的。饲料容积是通过对消化道的膨胀作用而限制采食的;通过加工调制可降低饲料容积,提高采食量。特别对于反刍动物,由于饲料在前胃内通过的速度很慢,饲喂饲草的采食对瘤胃的膨胀程度大小十分敏感。一般饲料在饲喂前都要经过适当的加工调制。经过物理的、化学的或机械的加工调制后,饲料的物理性状都要发生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影响采食行为和采食量。
      3.提高日粮适口性,促进动物采食
   饲料的气味会影响动物的饲料采食量。在家禽方面,禽类味觉迟钝,饲料滋味对其采食量似乎没有多大影响,目前尚未发现有什么特殊气味能刺激其采食量。常用的饲料调味剂有:增味剂(palatability enhancers),如谷氨酸钠和核苷酸等;还有芳香掩盖剂(aroma masking agents)。另外,化学诱食剂(chemoattractants),如甘氨酸和甜菜碱的运用,调控动物采食活动,提高生产性能。
   4.调节一些激素水平,提高采食量
       由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包括由14或17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胃泌素,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大胃泌素,还包括比大胃泌素分子更大的巨胃泌素。它们具有促进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胰岛素和降钙素的释放,促进胃肠道粘膜的生长的作用。
   由十二指肠的M(1)细胞分泌的胆囊收缩素,其C端的第五个氨基酸和胃泌素的排列完全相同,属于胃泌素族。其主要作用是引起胆囊收缩,促进胆总管括约肌舒张,刺激胰酶分泌;由于它作用的靶细胞相当广泛,因而能促进胰腺分泌碳酸氢盐、肝分泌胆汁、胃分泌盐酸,并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小肠运动,还能促进外分泌组织生长以及引起饱感和抑制摄食。

对于养殖户推荐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案。采用黄连素15g ,牛磺酸25g ,葡萄糖1000g 食用醋500ml 山楂汁 300ml相当于300g 一起给鸡进行饮水,基本能观察到相应的效果。

shute87 发表于 2010-9-3 12:07:12

看看大家的意见,也正在养

日照莒州龙 发表于 2010-9-3 12:40:15

说的都很好、学习了

家有双宝 发表于 2010-9-4 20:22:03

引用第4楼jichun于2010-08-30 09:30发表的:
1、控制疾病发生、温度与通风控制合理
2、料位、水位充足,分布合理
3、定期驱赶鸡群,每两小时驱赶一次
4、饲喂全价颗粒饲料,每种料号饲喂比例适当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肉鸡增重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