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肠球虫
浅谈小肠球虫关于小肠球虫问题,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性。有人误认为:鸡一天都没在地面上养过,不会得球虫病或蛋鸡就不会得球虫病。其实,这是我们认识上的盲区,也是“老黄历”啦。
1、发病原因
(1)小肠球虫的感染:由于小肠球虫在肠粘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粘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几乎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这是引起蛋鸡粪便稀薄、带有未消化的饲料的原因之一。是产蛋率因饲料吸收不良出现下降的原因,也是蛋壳色泽变陈旧的因素之一。
(2)肠道内循环的变化:在小肠球虫感染的过程中,小肠球虫在肠粘膜细胞里快速裂殖生殖,因球虫的大量增殖需要消耗宿主细胞的大量氧,导致小肠粘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得鸡肠道内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 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杆菌等趁机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增强了致病性。肠道内容物PH值的下降,会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饲料消化不良,另外,PH值的下降,会刺激肠道粘膜,使肠的蠕动加快加强、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消化时间减少,导致饲料消化不良。由于肠的蠕动加快加强,胆囊分泌的胆汁迅速从肠道排出,与没消化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形成该病的特征性粪便——略带浅黄色的。
(3)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饲料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在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促进二者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4)自体中毒:在发病过程中,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以及虫体死亡、崩解等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从而在临床上出现产蛋下降,部分鸡先兴奋不安,后瘫软昏迷衰竭死亡的情况。
2、临床症状
产蛋率升的很慢或到一定的产蛋率后就不升,一部分鸡群虽然产蛋率超过90 %,过15--30天就出现猛然下滑。粪便呈现拉稀较多,有的鸡群并不拉稀,粪便相对很干燥的,但粪便很短、小、细,像乳猪料。拉稀的鸡群粪便有的也是细短、小、细,像乳猪料,有的鸡拉手掌大小的灰白色奶样稀便,有的像一堆豆皮样的粪便,内有很多没消化的饲料;有的鸡群就不出现肉样或西红柿样的粪便,所以最易造成误诊。病鸡出现采食减少、吃料慢、料槽有剩料,有闭眼但精神很好的鸡只,这对诊断很重要。
3、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在肠道。
(1)毒害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肠管肥厚、变粗、扩张,肠管中有凝固的血块,小肠外观呈现淡红色或黄色;
(2)巨型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中段。肠管扩张、肠壁肥厚,内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有时混有很少的血;
(3)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上皮表层发育,而且同期发育阶段的虫体常聚集在一起。因此,被损害的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出现大量淡灰色斑点,排列成横行,外观呈阶梯状;
(4)哈氏艾美耳球虫主要损害十二指肠和小肠的前段,特征性变化是肠壁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圆形出血点,临床常表现出小肠一段粗一段细,很明显。肠道粘膜严重脱落,肠道内有一定量黄白色的渗出物,有的粘膜上有梯状排列横纹。很大部分的从小肠浆膜就看不到圆形的白色和红色的坏死点的症状,有的鸡有。正是由于肠道一段粗一段细的原因,才出现粪便的特有的特点——短、小、细。
学习了,谢谢老师 分析透彻,向你学习! 学习了
好贴,在附上治疗这一块,就更好了
回 3楼(富安大夫) 的帖子
关于球虫的治疗问题,同仁都会。方法各异。我再说什么的话就有“画蛇添足”之嫌啦。还是请同仁们谈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法吧。其实,我也是在“抛砖引玉”。 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饲料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这个不知道是谁讲的。难道都用那些没有营养的饲料,养殖骨瘦如柴的饲料。 论坛的高手都是很含蓄的那种还蛮有绅士风度 学习了
好贴,在附上治疗这一块,就更好了 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饲料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在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促进二者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学习了 引用第7楼雪中送鸡于2010-08-25 17:38发表的:
学习了
好贴,在附上治疗这一块,就更好了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总结的很好。基本工也很好。 引用第7楼雪中送鸡于2010-08-25 17:38发表的:
学习了
好贴,在附上治疗这一块,就更好了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引用第7楼雪中送鸡于2010-08-25 17:38发表的:
学习了
好贴,在附上治疗这一块,就更好了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好贴,在附上治疗这一块,就更好了 引用第1楼专业养鸡1于2010-08-25 15:08发表的 :
学习了,谢谢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