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福星 发表于 2010-8-19 14:50:12

科学的开水和开食

开水:初生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
开水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正常情况下,雏鸡出壳不是很整齐的,有些鸡苗在出雏鸡停留的时间较久,养户领回时往往都会超过24小时,所以雏鸡到舍时,要尽快使其饮上水,及时饮水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吸收残留卵粪、排卵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
在第一天的饮水中应加入5%的葡萄糖,以消除因长途运输而引起的疲劳,恢复体力。但葡萄糖只需用一天,时间过长,会影响卵黄吸收。
由于雏鸡在出雏到鸡舍时尽力转盘,调苗,接种疫苗,运输等等一系列的应激,所以在头三天的饮水中最好加入电解质(如开食补盐),并加入一定量的电解多维。
雏鸡在头一周由于容易感染白痢,特别是国内没有强制进行沙门氏菌净化,雏鸡带菌是普遍现象,所以使用抗白痢药物预防白痢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注意的是在头三天由于雏鸡以消化卵黄的营养为主,雏鸡的采食量会有个体差异,抗白痢药物最好用饮水添加,这样用药才更均匀。
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器,使每只鸡在3小时内都能饮到水,一般40只鸡用一个与鸡龄相适应的饮水器。饮水在预温时就要放到保温区,使其与舍内温度相一致,防止进雏后鸡集聚在饮水器周边弄湿了身
开食:给初生雏鸡第一次喂料叫开食。
开食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进行,一般在开水后(水中加有5%葡萄糖和电解质)3—4小时开食为最佳时间宜。
开食的时间不宜过早,因为过早胃肠黏膜还很脆弱,易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还影响卵黄吸收,开食也不宜过晚,过晚会使雏鸡体内残留的卵黄消耗过多,使之虚弱而影响发育。
在最初一天,将小米或碎玉米撒在雏鸡饲料上,可减少雏鸡糊肛,防止痛风,用量为每只鸡5-6克左右。
注意:一定要坚持开水后再开食。
在进雏后前3天要用较高亮度的光照。因为初生雏鸡视力弱,用亮光使雏鸡尽快熟悉环境,寻找食物。在4天以后需换成小功率的灯泡。因为光照过强,易发生猝死。

发展养殖 发表于 2010-8-19 14:57:15

不错,开水很重要,我赞成到鸡舍后立即饮水的观点。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19 15:19:59

此文好就好在说出了然并解释了所以然。是片好贴

余辉 发表于 2010-8-19 15:25:32

‘开水’晚不得,雏鸡入舍即开水;
‘开食’急不得,这里需要掌握两个要领:一看:部分鸡有觅食的动作;二摸:摸雏鸡的腹部...。

mn070 发表于 2010-8-19 15:35:38

引用第3楼余辉于2010-08-19 15:25发表的 :

‘开水’晚不得,雏鸡入舍即开水;
‘开食’急不得,这里需要掌握两个要领:一看:部分鸡有觅食的动作;二摸:摸雏鸡的腹部...。

金益农 发表于 2010-8-19 15:44:43

引用第1楼发展养殖于2010-08-19 14:57发表的:
不错,开水很重要,我赞成到鸡舍后立即饮水的观点。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德大动检中心 发表于 2010-8-19 16:00:39

回 3楼(余辉) 的帖子

摸雏鸡的腹部...。 是什么意思?

mn070 发表于 2010-8-19 16:10:19

回 3楼(余辉) 的帖子

可否介绍一下摸腹部的详细情况?

mn070 发表于 2010-8-19 16:12:44

在4天以后需换成小功率的灯泡。因为光照过强,易发生猝死
      学习了 我都到7天左右才换 我的小鸡有猝死现象 谢谢
   收藏起来 受益匪浅 :lol

田园清香 发表于 2010-8-19 17:15:23

引用第8楼mn070于2010-08-19 16:12发表的 :
在4天以后需换成小功率的灯泡。因为光照过强,易发生猝死   
      学习了 我都到7天左右才换 我的小鸡有猝死现象 谢谢
   收藏起来 受益匪浅 :lol

不碎泡沫 发表于 2010-8-19 17:23:23

写得很贴切实际。。。

风都星空 发表于 2010-8-19 18:55:06

很实际,而且具体学习啦。

余辉 发表于 2010-8-19 20:06:05

回 6楼(德大动检中心) 的帖子

摸腹部、就是检查雏鸡腹部的‘涨满’度,当胎粪排出后,腹部是柔软的,此时结合雏鸡已有觅食表现,既可开食了;如在孵化后期湿度掌控偏高,或种鸡后期蛋大,雏鸡入舍时腹部会有涨满感觉,这样的鸡苗开食时间,相对就要晚一些为好,适当的‘饿一会’再开食,这样处理,苗鸡采食旺盛,好喂。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0-8-19 20:19:58

开水一定要早开,开食可以稍晚,这样有利于蛋黄的吸收,有利于被动性母源性抵抗力的早早完善,谢谢禽福星的总结。

一颗尘埃 发表于 2010-8-19 20:56:56

只饮一天的葡萄糖,是不是少点,我用3天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的开水和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