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 发表于 2010-8-10 11:09:4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各种变异症状型及其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各种变异症状型及其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存在着血清型的多样性和毒力的不同,它们所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也有很大差别。经研究知道:IBV不同的血清型之间只有不完全交叉免疫保护,而自然界中新的IB病毒血清型不断出现,这样就使得我们对IB的诊断和防治变得十分得杂和困难。
研究发现IB的症状表现有许多种。
在我国1990年以前主要流行的症状型是呼吸道病变型(简称呼吸型),1991年出现了肾脏病变型(简称肾型),1995年以后出现输卵管病变型(简称输卵管型),1998-1999年我国许多地方又出现了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新型IB(简称腺胃型)。近几年来英国又报道了一种死亡率极高的胸肌出血型的IB。下面就我们临床所见IB的各症状型及其防治作一阐述。
1. IB各型的症状和剖检变化
1.1 呼吸型:
引起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毒株很多,其代表病毒株是马萨诸塞型(M株)和康涅狄格型(康株),这两个毒株之间有较大的交叉免疫保护性。呼吸型IB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炎症和产蛋率下降。在雏鸡群中有明显的咳嗽、气喘、流泪、甩头等病状,严重的病鸡群里
可以见到部分鸡呼吸困难,呈现一种缓慢的腹式深呼吸。肺部有啰音,有些鸡会因窒息而死亡。剖检可见到气管有环状充血并且气管下段充血较上段严重。有时气管内有多量的稀薄渗出物但无血块。病程7——10天,死亡率不等,轻的一过而停,重症则死亡率高。也有些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往往在检测抗体时因IB抗体突然上升而得出诊断。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多不明显,只表现产蛋下降、畸形蛋、小蛋、软壳蛋、白壳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样、死亡很少。易与非典型性新城疫、霉形体病、减蛋综合症混淆。由于国内普通采用了H120、H52株疫苗预防,本型发病率不高。
1.2 肾型IB
引起这一病型的病原以前认为只有澳大利亚T株,现在发现引起肾病变的不止一个毒株。
肾型IB在我国流行广泛,但各地发病日龄不同。最早的在7日龄即发病,更多的则见于30-50日龄,也有在育成后期或产蛋期发病的病例。一般发病越晚症状越轻死亡率越低。
肾型IB多呈慢性病程。发病鸡外观消瘦,拉白色稀便,尾毛被白尿酸盐污染。少数病鸡呼吸症状,日龄较大的鸡则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现。病鸡多因肾衰竭或尿毒症而死亡。外观症状不特异,一般多在解剖后发现肾脏明显肿大而作出临床诊断。
肾型IB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肾脏肿大、苍白,明显突出于脊椎骨在肾表面可见白色弯曲状的尿酸盐结晶。发病严重者可见心包膜和输尿管均有尿酸盐沉积。同时呼吸道也有充血性病变。肾型IB与传染性
法氏囊红白相间状肾肿大有明显的不同,可作鉴别。
治疗方法:
如果已经发病,可以用阿尔法干扰素注射,或者饮水(加倍量),同时用0.5%小苏打加入水中。自由饮用。
中药有许多种,可以协同作用治疗。只要是通肾保肝作用的都可以。主要成分:泽泻、熟地。
西药还可以选用含有“乌洛托品”的药物,在发病早期使用。
预防方法:为了下一群不再发病,要在雏鸡3日龄时免疫“肾型传支”疫苗。

1.3 腺胃型IB
该型病目前在兽医界争议很大,许多人认为从病鸡中分离出冠状病毒并不证明就是传染性支气管炎,认为网状内皮增生病的可能性较大。而农业部青岛动检所王玉东等人认是腺胃型传支病,他们分离出了一个毒株,并证明是一种IBV的新变异株,暂时命名为QX株。
该型多发生于20-90日龄的育成鸡,有的肉鸡群从4日龄就可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同时明显减食、精神不振、体重不增,最后多因衰竭死亡。病程在10-15天。死亡高峰在发病后的5-8天,蛋鸡发病率可占到全群的30%,死亡率约15%左右,肉鸡发病率可占全群的100%,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病理剖检的特征是病鸡消瘦,腺胃肿大如球状,腺胃壁增厚,较正常硬。腺胃粘膜充血、出血和溃疡。个别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角质膜有溃疡。腺胃在发病后期大则松弛,内壁皱褶和乳头消失,囊壁很薄,比正常腺胃大数倍以上。
与鸡马立克氏病的区别是本型发病日龄较早。病鸡只有腺胃肿而无其它脏器肿瘤。必要时作组织切片,可见到腺胃平滑肌水肿,而组织间不存在淋巴细胞浸润。
1.4 输卵管型IB:
该型首先由傅先强等报道,新疆各地也多次出现。主要表现鸡群产蛋高峰只有60%左右。约占鸡群10%—30%的母鸡根本不产蛋。这些寡产鸡的精神状态甚佳,营养状况良好,鸡冠大而红,脸面部红
润,比正常母鸡还显得健康。
剖检可见到病鸡的输卵管发育不全,并且变的纤细而菲薄,从泄殖腔处向上延伸一段后即出现盲端,输卵管伞缺失。残存的输孵管内可存有少量白色或透明液体。而卵巢发育多正常,存在多个成熟的卵黄,群众称这种病鸡为“假母鸡”。
2. 各症状型与血清型的关系
2.1 一个症状型可能血清型不同,如普通呼吸型的传支病原除M株、康株外,还有美国霍尔泰型(HOTLE)格兰型(GRAY)等,它们均引起相同症状。而引起肾型传支的有澳大利亚T株、美国GRAQ株、HOTLE株和我国发现的青岛的YGX型等等。
2.2 一个血清型有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型。据研究,呼吸型传支与输卵管型传支同为一个毒型。输卵管型传支是因雏鸡在一周内感染了IBV,使输卵管的发育组织受到破坏而引起。
3. IB的防治
3.1 IB的免疫程序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典型的病变可对IB作出临床诊断,必要时进行鸡胚接种、血凝抑制等实验室诊断,以达到确诊的目的。
由于传支病毒的抗原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使传支的防疫非常困难。而要想达到彻底地防制效果,必须不断从病鸡中分离病毒。确定本场或本地区病毒的血清型,选择相应的毒株疫苗用于防疫。最好用从现场分离的病毒制成灭活苗,结合H120和H52弱毒苗的使用才能最有效地防制传支的发生。如果本地没有条件分离病毒,就要使用含
多种血清型的多价苗。
通过多次实践,我们认为北京傅先强推荐的免疫程序用在发病较严重地区是非常有效的,现介绍如下:
鸡蛋和种鸡:1日龄用克隆30+Ma5疫苗免疫;10日龄用H120+肾型+腺胃型三价油乳剂灭活苗注射;25-28日龄用H52苗接种;120日龄用H120+肾型+腺胃型三价油乳剂灭活苗再注射一次。(我们认为在新疆使用易邦公司青岛动检所生产的疫苗或山东奥兰公司生产的三价苗最好)。
肉鸡:只用蛋鸡的前两次程序。
使用IBV活苗时应注意几点:
因为IBV会干扰新城疫病毒的复制,在使用IB苗和ND苗时,应先用新城疫苗后用IB苗或买大型疫苗厂生产的ND和IB二联苗。
IB苗和法氏囊苗:应先免IB苗后免法氏囊苗以免法氏囊苗破坏了法氏囊的免疫机能而影响IB苗的作用。
IB苗与传喉苗的免疫应相隔5天以上。
3.2 治疗
只有肾型传支能用中药治愈,根据我们实践采用九洲制药厂生产的“肾传支宁”和远征制药厂生产的“冀中肾宝”疗效较好。
第二种方法是按饲料总量用3%小苏打加1%的食盐拌入饲料中,连用5—7天,同时降低饲料配方中的蛋白质含量持续15天,也有一定的疗效。
对呼吸型、腺胃型IB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
如果发生输卵管型传支,必须尽早挑出不产蛋的母鸡予以淘汰。

村夫 发表于 2010-8-10 11:30:21

留着学习和品味。

双成种鸡 发表于 2010-8-10 11:42:29

回 楼主(一森) 的帖子

纸上谈兵,无实际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各种变异症状型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