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田 发表于 2010-8-5 11:18:35

中毒疾病小知识

家禽中毒时有发生,它是由家禽吸收了植物毒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动物毒素由毒物引起的相应病理过程。毒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中毒病。毒物可分为内源性毒物和外源性毒物,内源性毒物是在家禽体内形成的毒物,包括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寄生于体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的代谢物。外源性毒物是在体外形成或者存在于体外进入家禽体内的毒物,即环境毒物,包括饲料类、植物类、霉菌毒素类、矿物元素类、药物类、动物毒素类。
中毒性疾病的病因如下:
1:饲料加工、储存不当。饲料调制或储存不当均可产生有毒物质,大量或者长期食入可引起中毒,例如添加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药物过量或者配比不当,或者在加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储存过长中霉败变质。
2:药物用量过量,给药速度过快,或者长期用药,药物配伍不当事,可引起中毒。
3: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渣大量产生和排放污染环境,污染饲料和饮水引起中毒
中毒的临床诊断
急性中毒常表现出神经症状,(兴奋症状如不安,眼球震颤,昏迷,或兴奋与抑制交替出现)呼吸道症状(呼吸频率过快,窒息)慢性中毒临床表现病程长,逐渐消瘦,生产能力下降。中毒家禽的临床表现对中毒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在临床诊断中要仔细观察临床表现,一个轻微的症状有时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线索。临床诊断看到中毒时,只能观察到某个阶段的症状,不可能看到全部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同一毒物引起的症状,在不同个体也有很大的差别,并不是各种症状都能表现出来。
中毒性疾病的诊断
1:调查病史。了解与中毒有关的周围环境和饲养管理情况是做出准确诊断的关键。调查发病动物可能接触的毒物、饲料和饮水情况。调查中毒疾病发生经过,调查周围环境及用药史。
2:病例诊断。对死亡的个体立即进行剖检。首先进行体表检查,注意对皮下脂肪、体腔、内脏器官进行检查。对消化器官应该相信检查,注意胃部的黏膜变化,内容物的成分,气味以及饲料消化程度的检查。此外,肝脏和肾脏是检查的重点


中毒性疾病的预防
应该坚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中毒的原因,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防治饲料加工、储存过程中的有毒物质产生,对已知有毒成分的饲料进行脱毒,去毒处理和饲喂限量。对无有效脱毒的饲料,应严格控制饲喂量。对霉变的饲料无论数量多少,一定进行脱毒,去毒处理。
2:安全使用药物,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注意用量和用法,不超量、超时间用药

烟台养鸡人 发表于 2010-8-5 11:40:52

谢谢,辛苦了

百天 发表于 2010-8-5 13:01:49

老师辛苦了!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14:35:40

连绵阴雨导致了这段时间确实有霉菌毒素感染鸡群。注意饲料不要长期储存,别超过一周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14:36:25

老弟这几天正在忙什么,还下乡没有。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14:37:50

今天还在想,以后要向老弟学习,相机不离身,随时拍照病例,及时发到论坛,图文并茂。以后对这类图文并茂的给予精华上的特殊照顾。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14:39:22

中毒的病例在肉鸡可能时常会有,蛋鸡极少发生。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14:41:01

正是因为蛋鸡极少发生,所以,临床上总是记不住各类中毒症状的区分。温故而知新就是这样形成的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14:43:10

邯郸地区的大肉食目前算是刚刚起步阶段,抓住时机,搞龙头放养会有较大收获。风险大,收入也大。很多基层养殖户改成龙头后在两年之内成为巨富。

张智慧 发表于 2010-8-5 16:36:35

引用第1楼烟台养鸡人于2010-08-05 11:40发表的:
谢谢,辛苦了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16:57:36

回 9楼(布谷鸟) 的帖子

布谷鸟老师也需要说几句,不能一句客气话结束,需要指点一二。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0-8-5 22:58:13

昨日老弟,这个时候需要,老弟说话

王日田 发表于 2010-8-5 23:21:58

常规知识,大家略知一二就好。感谢问心无愧帮我顶帖。这样的帖子其实就是普及知识。
这段时间,我地区疾病很少,我高枕无忧,安心休养。这样的太平盛世多舒服啊!
临场拍摄病例是最好的记录方式,便于以后查阅,这也是积累经验的好方法。问心无愧的相机比我的专业,拍摄的图片应该会更好。我支持你!

千寻一梦 发表于 2010-8-5 23:28:53

现在饲料厂的加工流程比较规范,大多数中毒还是出现在药物用量过量!

千寻一梦 发表于 2010-8-5 23:31:59

现在养殖户和技术员的用药习惯都是按照药品标明的量加一倍,甚至更多!而很多药品标明的成分和实际的成分往往不一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毒疾病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