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知药之害者,则不尽知药之利也
不尽知药之害者,则不尽知药之利也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皆有其适用范围和使用弊端,如果只知药物的使用机会,不清楚其危害,则不能有效的规避药害,也就不能更好的使用药物,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药力,有时还会带来诸多危害,常见药害如下:
一.雏鸡开口便用葡萄糖:经过几千年的物种进化,鸡的卵黄所提供的能量足以满足自身需要,现在孵化场及道路都较以前大有进步,所以不当再沿袭旧法“开口即用葡萄糖”。因为,额外供给葡糖会影响卵黄吸收,进而造成体质差。
二.开口使用氯霉素类抗生素:此类抗菌素操作骨髓,而骨髓是免疫中枢和造血器官。骨髓受损后,T淋巴细胞前体、B淋巴细胞前体及红细胞的生成都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免疫低下、造血障碍,体质差,易发病。
三.使用抗菌素指征不明:
1. 消化不良使用抗菌素:多数消化不良是肌胃炎引起,抗菌素无效
2. 肠炎、拉稀使用抗菌素:多数肠炎拉稀是肠毒引起,单一抗菌素效果不良
3. 拉白色稀便:白色稀便多数是真菌引起,大多数抗菌素不但无效还加重病情。
四.育雏阶段使用治疗性纯中药:市面上多数厂家生产的纯中药大多是针对病毒病的,这些药物有效的前提条件是“大寒大凉”此类药物对于稚阴稚阳的雏鸡来说,易伤阳气,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甚至拉稀,进而降低鸡的抗病力,不利生长。
五.前20天使用抗菌素的危害:
1. 病原微生物同机体细胞的基因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使用抗菌素不可避免的会损伤机体
2. 适当病原微生物感染利于机体产生特性免疫力,以预防该病,使用抗菌素则减少此作用
3. 适当病原微生物感染可提高机体非特性免疫,对鸡体质增强具重要意义,使用抗菌素不利适当病原微生物感染
4. 使用抗菌素后,有益菌被杀害,从而降低有益菌转化饲料、制造微生素的效率,不利于鸡的生长
5. 过多使用抗菌素后,机体微生态失调,易发生真菌性疾病
综合以上诸因,20天前过多使用抗菌素后,机体抗病力低下且生长缓慢。
六.习惯性使用通肾药:通肾药常引起拉稀,特别是“通肾药的集中用药”。从中医上讲,通肾药伤阳。机体阳虚则抗病力低下,饲料转化率低下。从而鸡多病,生长性能下降。 经典之作,楼主真高人也 老师讲的太好了,向你学习!请老师详细讲一下真菌造成白色稀粪的问题。谢谢。 叫你这么一讲。那麻烦了 很有道理,学习一下! 如此一说,往后鸡咋养呢?、 老师说的道理很深刻,值得好好深思反省,不知道,针对:消化不良,肠炎拉稀,拉白色粪便,这三条,有没有良策?是抗菌素使用不当,还是应该改变用药思路? 不知不遭罪,看半天还是不知咋养好。 我们有完整的生物安全体系。:lol
早把卖药的气死了:P "适当的微生物感染"这个度该怎么掌握呢?
打个比方啊:如果这鸡得了重症大肠杆菌,做药敏对环丙敏感,然后用治疗量的三分之二药量控制,留三分之一给机体行不?能不能机体产生特性免疫力,以预防该病?
回 9楼(南水北调) 的帖子
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91403#楼主的意思你理解错了,适当的微生物感染是指鸡体内有少量病原微生物,适量的病原物生物不会引起发病,这里有个度的把握,实际上就是指鸡不表现临床症状就不要随便投药,特别是所谓的预防药。做好生物安全才是重要的。我在育雏时从不投预防药,不投抗菌素,主要是从增强鸡的体质入手。 我只能说LZ你真是外行 自己养还可以试试,指导别人还不敢向您学习 说的是实情,但是鸡苗从种鸡场回来就带病,这种现象也很普遍,不用药也不能保证鸡群的安全。所以适可而止很难把握 引用第13楼飘逸于2010-07-28 22:09发表的 :说的是实情,但是鸡苗从种鸡场回来就带病,这种现象也很普遍,不用药也不能保证鸡群的安全。所以适可而止很难把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