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27马长宇老师讲课录音
rl] 马长宇老师辛苦了!谢谢!
1、免疫系统的不完善。2、耐药性严重。3、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4、诊断失误。5、治疗用药方案选择不对。6、诱导因素的消除。7、营养的调节与管理的改变。8、辅助措施不到位。
1、免疫系统的不完善:
机体存在着特异性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指机体生来就存在的,如皮肤、粘膜、巨噬细胞等,当病菌与鸡体接触后要先突破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再突破特异性免疫系统才能进入机体引起发病。
如当病原微生物进入鸡的呼吸道并引起发病需要突破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呼吸道弯曲潮湿的环境。当空气中较大的颗粒进入呼吸道时,这种弯曲潮湿的环境可以阻挡病原微生物的突破。第二道防线是气管及支气管上的纤毛-粘液结构黏膜。这种结构可以将通过第一道防线的病原进行粘附病原,并且能过纤毛的逆蠕动将其排出。第三道防线是位于次级支气管至肺部粘膜上皮内的大量巨噬细胞、杀伤细胞。能将通过第二道防线的病原吞噬和杀灭。受伤的呼吸道黏膜上,可以通过局部炎症反应,使损伤黏膜在7~10d内修复。这种炎症反应修复力,气管和支气管最强,肺的修复力最弱。以上三道防线就是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当鸡舍氨气、硫化氢浓度过高时,会引起呼吸道粘液PH值的改变、呼吸道纤毛丧失活动功能,严重的引起呼吸道粘膜的损伤,结构破坏,增加了病原的侵入,进入血液循环。
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抗体IGA对侵入呼吸道的病原进行局部的结合,进入血液循环的由机体内的IGG、IGE、IGM、IGD进行清除。
而实际生产中我们经常被忽视的免疫方面有:1、粘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空气中氨气、硫化氢深度过高改变了呼吸道粘膜的PH值,破坏了呼吸道粘膜结构。湿度太低引起呼吸道粘膜干燥,不利于病原的粘附。2、局部免疫的没有没激活。应当滴鼻的疫苗饮水,忽视了呼吸道粘膜免疫的重要性。一些疫苗因没有活苗无法引起局部免疫,如流感苗。3、用非SPF苗,一方面我们对鸡只进行了免疫另一方面引入了大量的病原。4、所用疫苗抗原没经过浓缩,抗原含量较低。5、抗体监测没引起重视。不了解抗体的高低与疫病的发生和生产性能的关系。如当新城疫HI<2时,攻毒后100%死亡。2≤HI<4,10%死亡。5≤HI<6,无死亡,对肉鸡及青年鸡有保护作用。6≤HI<8生产性能严重下降。9≤HI<11,生产性能未见下降。因此当我们的鸡为产蛋鸡时,新城疫的HI价一定要达到9以上才不会出现产蛋减少的情况出现。而当HI价达到11以上时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免疫。多次大剂量的免疫不但不能使机体产生有效抗体,反而还会出现免疫耐受和抗体中和。6、一些药物对免疫的影响没有引起注意:如氨基糖苷类、氟苯尼考等。7、喜用多联苗。其实单价苗产生的免疫效果要更高。7、环境污染对抗体的消耗是很大的。环境差的抗体下降的快。8、初产鸡对抗体的流失是很大的。此阶段高抗体也往往出现发病。
2、耐药性严重: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向多重耐药的方向发展,已不再停留在对同一类中数种抗生素的交叉耐药。养殖场为控制疾病,而大量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的耐药性通过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在细菌间传播和扩散。如今,动物饲料允许添加适量的生长促进剂(如亚治疗量的抗生素),并且在集约化养殖需要大量药物来控制各种疫病,这给动物携带菌造成大范围的选择性压力,促使耐药重数的增加;此外,细菌对各种化学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敏感性高的菌种会逐渐减少或被消灭,耐药菌种得以繁殖替换原有的菌种,这种微生态的变化也是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药敏试验是对敏感性不能预测的分离菌株进行试验,测试抗菌药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指导选择治疗药物和了解区域内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经验性治疗选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药原则
完成药敏试验后,应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性较高,同时价廉、易得、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耐药菌株,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在选择高敏药物时还应考虑药物的吸收途径。因为药敏试验是药液直接和细菌接触,而在给畜禽用药时,必须通过机体的吸收才能使药物发挥疗效,所以在给畜禽用药时,高敏药物一定要配合适宜的给药方法,并予以足够剂量、足够疗程,才会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2、药敏试验结果仅为临床选择高敏药物的参考。因动物机体及环境等因素影响,药物的药敏试验与临床治疗效果的符合率一般为70-80%,所以也不能过分地依赖药敏试验。如发现疗效不显著应及时换药。
3、药敏试验确定的首选药物不是一成不变。随着药物使用频率的增加及新特药的不断出现,细菌对原先的高敏感药物可能不再敏感。因此,定期进行药敏试验了解本场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4、窄谱抗生素能解决的问题不选广谱抗生素,一种抗生素可达到治疗作用时,不要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必须应用两种抗生素时,应选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5、避开已经使用过的药物或其同类药物,发病期间已用过的药物或同类药物一般不用。
3、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
已经有人讲过,在此不在多讲
肝肾损伤过大,长期用药引起。发生肾脏疾病时,药品的半哀期延长,过大量会进一步加大肾脏的负担,要考虑减少用量。
发生一些高热性疾病时(如流感治疗的时候)要注意对肝脏的保护。不然在治疗后也会出现产蛋不上升。
4、诊断失误:
养殖户没有实言相告、假像的存在、诊断不细、观念错误、由于诊断技术不过硬或诊断手段、设备落后,产生了误诊,或甲病看成乙病,或甲乙丙等多种病只看出一种病
主观因素是有的兽医为了一时之利,故意将疾病说得重一些,或针对性不强,贻误了最佳治疗期。
要分清什么病可治愈,什么病愈后不良,会么病不能治
5、治疗用药方案选择不对:
肾传支的治疗要避免用西药,提高饲料中玉米的含量、选用中药的通肾药物、提高舍温。
没能对症下药,发热要退烧用扑热息痛,流感时要选用高效大量抗生素。
多糖等中药要用的时间长些才会有效。
不同的厂家生产的药物(原粉)在疗效上有差异。同种药物不同结构药效差异很大。
不同的发病阶段所用方案应不同,如ND前期可接种,中后期不一样。
6、诱导因素的消除
环境因素:也就是环境应激,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强度不够、光照时间变化)、噪音、饲养方式(平养、笼养、垫料性质、厚度、)、饲养设备(笼具挂死鸡、网眼的不适,刺刺伤皮肤爪)、大风、粉尘(微生物附着)、大雾(微生物附着)等
短暂的冷应急→刺激呼吸道粘膜(俗称受凉感冒)→呼吸道症状出现→药物治疗假康复(冠状病毒造成呼吸道绒毛脱落的结果,使呼吸道症状减轻的结果)→花斑肾症状→控制不利大肠杆菌继发感染症状。
光照过强-鸡兴激-啄肛啄羽-葡萄球菌
营养因素:霉变饲料、饲料改变(青年料换产蛋料出现腹泻)、配方的调整、劣质蛋白添加(花生饼、棉籽饼、鱼粉)、蛋白能量比、维生素存放时间及条件、微量元素含量。
疾病因素:①支原体→大肠杆菌→病毒性疾病呼吸道综合
②早期球虫感染(2周前)→法氏囊病→新城疫
球虫病→坏死性肠炎→肠毒综合症
③鸡痘→葡萄球菌病→腺胃炎
④免疫抑制性因子→正常的免疫接种后疫苗反应过重
用药因素:①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造成二重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腹泻
②随意加大剂量的使用消毒液,造成对呼吸系统的损伤后引发对呼吸系统症状和毒性反应,特别是酸碱度大的消毒液药物。
7、营养的调节与管理的改变:
营养的调控
产蛋率高低与能量有关,蛋个大小与氨基酸有关
杂粕的使用对产蛋的影响(浸出法的大豆粕缺色氨酸)
维生素的保存方法对含量的影响(饲料放置5个月维生素含量降一半)
用药造成 B族维生素的缺乏
酸败油酯对肉鸡的影响
管理的改变
密度
对发病率、成活率影响很大
通风
空气细菌含量与通风量呈反比系。通风主要是引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同时还有调整鸡舍内温湿度,减少鸡舍内有害物质的残留等作用,即使在冬天也要保持鸡舍内有一定的风速。夏季应如何通风
微生物含量与消毒:
为什么肉鸡在25天左右容易发病?其中一方面就与空气质量有关,通过试验发现:鸡舍内环境空气中细菌含量在鸡群生长中期时高于前期和后期。这是因为鸡舍在进鸡之前一般都做彻底消毒处理,同时鸡群日龄较小,鸡群活动、代谢强度等都较弱,鸡舍空气污染相对较轻。而在后期,随着日龄增长,鸡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鸡舍内通风也在加大,q空气流通较好,污染较轻。而在中期由于鸡群对外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对环境温度变化适应较差,鸡舍尚需保温措施,导致鸡舍相对较封闭,加上鸡群活动、呼吸、排泄等逐渐加强导致鸡舍内环境空气细菌含量较高。这也是为什么肉鸡在中期容易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鸡舍内环境空气细菌含量在消毒处理前后变化差异显著。消毒后1 h空气细菌含量就有明显下降,到消毒后24h下降幅度更大,到消毒后48h又逐渐恢复。合理严格的消毒处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疫病传染源,减少和降低疫病发生率。
有害气体含量:氨气浓度过高
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可刺激咽顶壁鼻后裂孔和咽底部喉口裂隙扩大,大量病毒和细菌易由此侵入。氨气的水溶解度颇高(0℃时1L水可溶907g),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黏膜、眼结膜上和呼吸道粘膜的粘液中,使粘液PH值向碱性转化,呼吸道纤毛丧失活动功能,增加由空气传播性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性气囊炎等)的易感性,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
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 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氨气含量在46~53mg/立方米时,可导致角膜结膜炎的发生;达61mg/立方米时,可导致气管炎的发生。
蛋鸡在氨气含量38~61mg/立方米的环境中,呼吸频率下降,性成熟延迟,两个月产蛋即减少9%;氨气含量76mg/立方米环境中10周产蛋率由81%降至68%,即使氨气减少后也需12周方可恢复。达80ppm并持续2个月时,可以导致蛋鸡产蛋率减少90%,死亡率增加;达100ppm时,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可以说氨气的存在对于鸡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威胁作用,一般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应保持在15-20 ppm以下。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许多经滴鼻、点眼和喷雾等途径进行免疫接种的痘苗都是首先侵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然后在里面复制增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当氨气浓度过高时,能够损害该类细胞的作用。
简单检测方法:若闻到有氨气气味但不刺眼、不刺鼻,其浓度大致在10~15ppm左右;当感觉到刺鼻流泪喉有刺激时,其浓度大致在25~35ppm之间;当感到呼吸困难,睁不开眼,流泪不止时,其浓度可达到45~65ppm左右)50mg/kg流泪、鼻塞;70mg/kg眼强烈刺激、咳嗽;100mg/kg眼泪、鼻涕增多。
湿度
对鸡来说,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如果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低至40%,或高至72%,对鸡群均无显著的影响,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如低于40%,鸡的羽毛生长不良,成鸡羽毛凌乱,皮肤干燥,空气中尘埃飞扬,容易诱发呼吸道病症。如果相对湿度过低,在极端情况下,也会导致鸡脱水。
湿度高于72%,不利于散热,鸡的羽毛粘连污秽,球虫感觉几率增加,关节炎病例也会增多。
湿度过大:
湿度过低:雏鸡出现脱水
温度:
温度过高:蛋鸡的壳质质量变差,热应激、中暑
温度过低:采食量增加,料肉比、料蛋比增加。非常低时,采集少,聚堆
温度的突然降低与肾传支的发生有关,产蛋的减少
环境卫生:
选址不当;常见建于河水、主要道路边、厂矿附近
大区域、小群体的饲养小区的存在,无法进行全进全出制度
养殖户没按方案执行(对管理不改善、对营养不调控、对环境不消毒)
疫病传播方式对疫病控制的生要性,切断传播途径和媒介
8、辅助措施不到位:
对于法氏囊、肾传支的治疗需要提高舍温
肾传支时要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添加,慎用对肾有损伤的药品。
发生曲霉菌时没有对饲料进行更换
鸡痘发生时没有对蚊虫进行消灭
发生组织滴虫时没有注意到蚯蚓的作用
发生白冠病时没有注意到蠓和蚋的作用
]听得出你很专业,希望还能听到你的讲座,好兽医老师辛苦了!
回 楼主(幸福) 的帖子
老师辛苦啦。。。。: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