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草泪 发表于 2010-6-9 15:13:37

当前肉鸡养殖用药误区

1、治疗性药物预防化,药物分类不清楚
   一是将治疗性药物预防使用,如泰乐菌素本身属于治疗性药物,但被广泛的作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用药;二是错误的将药物按照作用进行分类即治疗呼吸道病类,肠道病类、病毒病类,如果按照这样的分类进行药物的选择可以导致药物的重复使用,出现二重感染。如果我们将药物按照保健类、预防类、应急治疗类去选择药品就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2、片面追求表面现象的恢复
   大量的使用解表药物,如地塞米松、安乃近等药物的使用,这些药物只能缓解表症,不能根治,而且能够贻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损伤免疫器官,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加速机体的异化作用,导致生长抑制。
3、不科学的用药途径
   无论治疗什么病都选择饮水给药,治疗肠道性疾病的药物拌料的效果好于饮水给药,治疗呼吸道病气雾给药好于饮水给药的效果。
4、忽视中药、天然药物、微生态制剂,重视抗生素和血清等生物制剂的使用
      抗生素、生物制品在动物的疾病防、治疗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把这些东西奉为灵丹妙药,铺天盖地的使用,已经使养殖业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性,人类已经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细菌、病毒在生物制品的选择压力下,通过自然选择,巧妙伪装,最终还是成为了危害养殖业的治病病原。因此,抗生素、生物制品只是暂时控制疾病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做到疾病的净化,还是要“治未病”。而中药、天然药物、微生态制剂,真正能够做到。
5、不正确的预防性投药、同类药物重复使用。
   例如免疫之后预防呼吸道病时使用红霉素,当鸡群发生呼吸道病时使用泰乐菌素进行疾病的治疗,这样重复的使用同一类药物能够使细菌产生交叉耐药性。
6、不遵医嘱,擅自改变处方
   很多养殖户擅改变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例如药物一天需要使用2-3次,但有的养殖户为了方便省事每天只投药一次。有的药物需要间歇给药,但是养殖户为了方便,全程都投药,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治疗效果。
7、不按照药理药性给药、犯经验主义
    无论什么药物都每天使用一次,例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使用次数,如果次数达不到即使是10倍的浓度也不能起到杀菌或抑菌作用。
8、不重视食品安全,总以为禁用药物最好
   例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痢菌净、氯霉素等一些国家禁止在食品动物上实用的药物却被经常的使用,完全不考虑这些药物会给人们带来的毒害作用。
9、看重价格因素不考虑疗效
      为了减少养殖成本,大量的使用抗生素原粉,抗生素制剂本身经过科学的配伍,疗效增强,毒性降低,而抗生素原料药没有经过科学配伍,疗效有限,而且毒副作用大,促进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毒副作用。
10、错误的用药理念,造成抗药性严重
    例如预防肠道性疾病经常使用新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在治疗肠道性疾病时选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这样选择药物导致抗生素的大量频繁使用,从而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损伤肝肾,药物蓄积中毒。
11、使用天然植物药作为免疫增强剂和预防用药
    许多天然植物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可使用这些天然药物作为疫苗免疫增强剂来提高抗体滴度和整齐度。如黄芪多糖、灵芝多糖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而间接起到抗病毒的作用。许多中药和天然植物药能预防疫病的发生,同时在疫病发生时提高治疗效果。 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实验结果都证明天然药物长期、大剂量使用对机体无不良影响,通过急性毒性、长期毒性、靶动物的安全性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使用天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是健康、安全的。

hanfeng 发表于 2010-6-9 16:20:45

楼主哪复制的啊,怎么不编辑下啊,出现乱码好在字没乱

山清水秀 发表于 2010-6-9 18:58:45

学习了。谢谢你无私奉献。

神龙无敌 发表于 2010-6-10 09:28:24

受益了

冰草泪 发表于 2010-6-10 13:53:00

这是自己的总结的

王占国 发表于 2010-6-11 12:16:07

谢谢楼主现经验之谈,文章可能会雷同的的部分,但是经验是别人抹杀不了的,支持你!!: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前肉鸡养殖用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