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饲养管理(四)
十、饲养密度密度是指鸡舍网铺上每平方米所饲养的肉鸡数量。密度与肉鸡的生长发育和鸡舍的充分利用密切相关。密度过大时,鸡的活动受到限制,影响鸡只的采食和饮水,空气污浊,氧气不足,温度过高,结果会导致鸡只生长缓慢,群体均匀度差,可引起一些条件性疾病的发生,还可出现啄肛啄羽现象,降低肉鸡胴体质量,毛囊炎、胸囊肿比例增大。
密度过小则浪费饲养面积,饲养成本增加。鸡的活动量过大,消耗体内能量,浪费饲料。
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通风条件、饲养条件等决定。随着鸡日龄和体重的逐渐增加,鸡群所占用的面积也应随之加大,有利于鸡只采食和饮水,使舍内氧气充足,空气良好,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肉仔鸡合理的饲养密度
日龄 冬季 春秋 夏季
1~9日龄 30只/平方米 30只/平方米 30只/平方米
10~19日龄 20只/平方米 15只/平方米 10~15只/平方米
20~30日龄 15只/平方米 10只/平方米 8只/平方米
31日龄以后 12只/平方米 10只/平方米 8只/平方米
饲养密度要按网上实际饲养面积计算,每2000只鸡育雏间面积要达60平方米,及时扩群,扩群时要保证舍内温度和湿度。
十一、卫生管理
肉鸡的疾病是当前饲养中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需要各方面综合努力才能奏效,如鸡场选址、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隔离饲养、日常消毒、适时免疫、预防性用药、饲料营养及环境等。
十二、饲喂管理
1、1-3日龄可将饲料撒在报纸或塑料布上饲喂,每2小时喂一次。每次的饲喂量应控制在使雏鸡30分钟左右采食完,从每只鸡0.5克/次开始,逐渐增加。如使用粉料,则应拌入30%的饮水,拌匀后再喂。
2、 从4日龄开始逐步换用料桶喂料,减少在报纸和塑料布上的喂料量,三日之后完全用料桶喂料。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每隔4-6小时喂一次,22日龄后每隔4小时喂一次。
3、 记录每日的饲喂量,计算每只鸡每日的大致采食量。当采食量有异常时,应该注意鸡群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注意经常调整料桶高度,使其边沿与鸡背高度相同,减少饲料浪费。
5、饲料应该贮存在阴凉干燥处,离地30厘米以上,饲料袋与墙壁之间应该留有20厘米的空隙。夏季购入的饲料,最好能在一、二周内用完,冬季购入的饲料存放期也不应超过一个月。
使用前注意检查有无因存放不当造成的饲料霉变、结块、变质的现象,绝对不能使用已经变质和过期的饲料,以免造成严重损失。
6、肉鸡采食不足的可能原因
w(1) 料桶不足,采食很不方便,对饲养后期的肉鸡影响明显。在饲养前期,应让肉鸡在步行1米之内能找到饮水和饲料。
w(2) 饮水不足、饮水器缺水或不足、饮水不便或水质不良影响饮水量。
w(3) 饲料营养水平过低,适口性不强,或有霉变等质量问题。
w(4) 肉鸡误食过多的垫料,在育雏的第一周需要特别注意。
w(5) 喂料不足或料桶吊得过高。
w(6) 密度过大,鸡舍混乱。
w(7) 鸡舍环境恶劣,影响到鸡的正常生理活动。
w(8) 鸡群感染疾病,处于亚临床症状。
w(9) 光照时间不足。
十三、饮水管理
1、水是肉鸡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卫生而充足的饮水是肉鸡饲养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2、肉鸡饮水的卫生要求和人的饮用水标准一样,不能被大肠杆菌和其它病原微生物污染。
3、三日龄内饮水用20℃左右的温开水,以后可用自来水或深井水。
4、接雏后先饮水2-3小时再开食。
5、饮水器应该摆放均匀,不能断水,经常调节饮水器高度,使其边沿与鸡背同高。
6、饮水器不得漏水,以免对舍内环境造成破坏。
肉鸡的饮水方式很容易污染饮水,所以,除了饮水免疫、饮水投药、补充维生素等,其他时间饮水应按说明书添加消毒药,以保持饮水卫生。消毒药的添加量必须正确,加少了不起作用,而浓度过大,会影响适口性,影响饮水量和采食量,严重时会伤及口腔粘膜。
7、饮水器必须每天清洗、消毒二次。
8、为便于发现鸡群的问题,有条件时,每天记录鸡群饮水量。
9、表12是肉鸡在不同温度下,饮水量与采食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供饲养管理中参考。
十四、减少肉鸡的应激
肉鸡快速生长所造成的娇嫩体质,加之大规模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使肉鸡特别容易产生应激。应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使鸡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在应激状况下,肉鸡的生理活动不正常,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体内淋巴细胞减少,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紊乱,生长迟缓,抗病能力下降,严重时诱发各种疾病。
有人指出,肉鸡常见的呼吸道病症是由于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的基础上,又感染了另一种病原微生物,然后加上应激才引发的,环境应激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公式应该是:
综合性呼吸道病症=(第一种病原体+第二种病原体)×应激,可见减少肉鸡的应激,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因素可以造成肉鸡应激:
1、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疾病。
2、接种疫苗。
3、投予的药品虽然治病,对身体也可能有一定毒性。
4、饲料中某种营养不足或过剩,或某些物质引起中毒。
5、温度的不适宜或急剧变化,湿度过大。
6、饲养密度过大。
7、通风换气不良,舍内氨气、尘埃过多。
8、噪音。
9、捕捉等等。
对可以避免的应激应尽可能地减少。对诸如免疫之类不可避免的应激,也应设法减缓应激程度,尽量控制在鸡群能承受的范围内 。
十五、鸡舍微生物环境的控制
减少舍内有害微生物的含量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选好场址,远离污染源。
2、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做好隔离工作,减少人与物进入时带入病原微生物的机会。
3、坚持每周清扫舍外环境,并用2%的火碱或生石灰浆进行消毒。隔天对舍内进行带鸡喷雾消毒(35毫升)。注意日常的饮水消毒,减少环境中微生物的含量。
4、加强垫料管理,每天下午翻动整理,及时清出潮湿、结块和污染严重的垫料,控制好垫料的水份,减少舍内尘埃。
5、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实施那种敞开全部门窗,短时间内彻底更换舍内外空气的换气方法。因为在远离污染源的情况下,舍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常常只是舍内含量的百分之一。
6、在鸡舍内消毒之后,喷洒EM等有益菌群,让有益菌群占领鸡舍环境,也可以减少鸡病的发生。
十六、提高育成率的措施
1、选择好的品种和购自管理良好的种鸡场。
2、建立完善的疫病控制系统。
3、控制好饲养环境,减少应激。
4、改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缩短出栏日龄。
5、在2、3周龄内适当控制肉鸡的生长,以减少猝死症和腹水症的发生率。
方法:
(1)减少饲喂量,为肉鸡自由采食量的90%左右。
(2)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也可在第3周开始逐渐换用2号肉鸡料。
(3)第2、3周龄用减少光照时间的方法,减少肉鸡的采食时间。一般光照时间可控制在12至16小时左右。
未完待续,请勿转载。
肉鸡的饲养管理(一) 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78095.html
肉鸡的饲养管理(二) 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78986.html
肉鸡的饲养管理(三)http://bbs.jbzyw.com/read.php?tid-79190.html
很详细。收藏了。 学习了:)谢谢 前几次收藏了吗 引用第1楼世外果园于2010-04-25 12:07发表的:
很详细。收藏了。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谢谢彬哥 学习了 很详细。收藏了。 很详细。收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