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 发表于 2010-4-8 17:19:43

不要误诊新母鸡病

新母鸡病是近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条件病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刚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20%时陆续爆发。该病易被误诊为热应激、大肠肝菌、新城疫或流感病等,应根据病因和特征症状小心确诊。
  发病原因主要有:
  血氧太低。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良,造成血氧含量过低。
  呼吸性碱中毒。鸡群呼吸散热,引起大量二氧化碳流失,导致体内PH值上升,碱性偏高中毒。如果前期误诊为热应激,饮用小苏打,更加重呼吸碱中毒。
  血液粘稠度增高。鸡舍夜间关灯后鸡群要继续排尿散热,血液水分迅速减少而粘稠,心力衰竭而死。
  营养不足。主要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和采食量减少所致。如钙的添加不及时,钙、磷比例不当,维生素D不足。或长时间拉稀导致肠粘膜脱落,吸收率大减,营养跟不上需求。
  热应激造成体温升高。由于新母鸡羽毛丰厚,晚间活动减少,热量不易散出,凌晨1~2点为死亡高峰。
  急症病鸡,表现为突然死亡。开产后,鸡群产蛋率达到20%~80%时,死亡最多。尤其是开产早、上升快的鸡群多发。高峰期过后,逐渐消失,白天正常,后半夜2~4时多发。
  死鸡冠尖发紫、肛门外翻、体膘很好。剖检可见肝脏质脆、淤血,肺淤血,肠黑色,卵黄膜充血,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因病鸡有消化道症状,腺胃糜烂和卵黄充血、破裂等现象,故往往被误诊为大肠肝菌、新城疫或流感病等。
  慢症病鸡,因肌神经麻痹,导致瘫痪、偏瘫。病鸡拿出笼外饲养1~3天转好,有的泄殖腔内存蛋一枚,取出后,也可恢复。鸡群发病严重时,全群产蛋率下降10%以上,如与其他病混合感染时,产蛋下降幅度会更大,蛋壳品质变差。经治疗,2~3周能恢复。
  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约1%豆油,提高能量水平。晚上饮水,加入1%~2%醋制品,中和碱中毒。开产前2周用预产料,产蛋率达5%~10%时换高峰料。
  治疗可在饮水中加入清暑散。清暑散具有增加血氧含水量、中和体内碱性、刺激鸡群的采食饮水量、降低体温和缓解热应激等功能。另外,每吨饲料中添加5500克香薷散和500~800克鱼肝油,2~3周为一个疗程。
  夜间12点开灯半小时,加水、加料,增加鸡群活动量。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挑出病鸡。(孙少克)

szs2005 发表于 2010-4-8 18:26:46

新母鸡病名字倒不错,谁起得啊,楼主分析的很好

野鹤闲云 发表于 2010-4-8 19:00:06

楼主说的正确;开产母鸡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苏杭蛋鸡 发表于 2010-4-8 19:30:15

:victory:谢谢!学习了。

有来有往 发表于 2010-4-8 20:02:06

鸡体质弱,饲料中添加2%葡萄糖

华鲁招涨 发表于 2010-4-8 20:14:23

楼主对这病挺有研究

李恩昭 发表于 2010-4-8 20:31:23

楼主分析的不错,但是近段冬季该病的发生也很高

zhanglixian 发表于 2010-4-9 13:30:39

谢谢,学习了。

飘逸 发表于 2010-4-9 22:30:36

楼主对此病的独特看法值得赞赏,但是本人认为此病的发病原因与血糖低,开产后机体内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有关。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探讨

佐君畜牧 发表于 2010-4-10 00:12:54

楼主的这个新母鸡病总结的不错,值得学习。

碧血寒冰 发表于 2010-4-11 12:38:12

实际经验,值得收藏

songzifa 发表于 2010-4-11 12:40:15

支持~~~~~~~~

小新 发表于 2010-4-11 16:03:56

目前这个现象的确非常普遍,还需要大家多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误诊新母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