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 发表于 2010-4-5 15:24:13

动物医学基础知识 创伤概述

创伤属于软组织损伤,是因锐性外力或强烈的钝性外力作用于机体组织或器官,使受伤皮肤或粘膜出现伤口及深在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创伤一般由创缘、创口、创壁、创底、创腔和创围等部分组成。创缘为皮肤或粘膜及其下的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创伤的最深部称为创底;创壁之间的间隙为创腔;创口周围的皮肤或粘膜称为创围。  
根据受伤后经过的时间,将创伤分为新鲜创和陈旧创。新鲜创的特点是伤后的时间较短,创内尚有血液流出或存有血凝块,创内各部组织的轮廓清晰,未出现细菌感染的症状。陈旧创则是伤后经过的时间较长,创内各组织轮廓不易识别,出现细菌感染的症状,有的出现脓汁,有的出现肉芽组织。若根据创伤有无细菌感染,又可将创伤分为三种,即无菌创——指在无菌条件下所做的手术创;污染创——指创伤被细菌污染,但进入创内的细菌未侵入组织的深部发育繁殖,未呈现致病作用;感染创——进入创内的致病菌大量繁殖,对机体呈现致病作用,使受伤部的组织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严重的则引起机体的全身反应。
病因 
机体组织和器官在外界致伤物体的机械刺激下发生损伤,如尖锐细长物体(钢丝、草叉等)刺入体内,这种创伤口小,创腔狭而长,易引起深部组织的损伤和出现创伤感染化脓与厌氧性感染(如破伤风等)。锐利的刀类、铁片、玻璃片等切割组织发生切创,动物间打斗引起搔伤和咬伤。打击、冲撞、蹴踢和跌倒在硬地上引起体表组织挫伤。
症状  
1、出血 出血量的多少取决于受伤的部位、组织损伤的程度、血管损伤的状况和血液的凝固性等。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内出血和外出血,动脉性出血、静脉性出血和毛细血管性出血等。刺伤常引起内出血;切创的出血量多,常有大动脉损伤;挫伤以毛细血管出血为主,出血量较少;咬伤、搔伤的出血也较少。  
2、创口裂开  这是因受伤组织断裂和收缩而引起。创口裂开的程度取决受伤的部位、创口的长度和深度以及组织的弹性。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创口裂开明显,肌腱的横创比纵创裂开得宽。  
3、疼痛及机能障碍 疼痛是因为感觉神经受损伤或炎性刺激而引起。疼痛的程度取决于受伤的部位、组织损伤的性状和个体特性。富于感觉神经分布的部位如蹄冠、外生殖器、肛门、骨膜等处发生创伤,疼痛显著。砍伤、挫伤、咬伤等,疼痛较剧烈。由于受伤部位疼痛和组织器官的损伤,常出现机能障碍,如跛行、排尿困难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物医学基础知识 创伤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