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基础资料)
一、品种:当前东北有许多优良品种,如海兰、罗曼、黄金褐、尼克、伊沙褐等。考察是否是优良品种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品种鸡来自哪个鸡场,它的祖代来自何处,父母代饲养的怎样孵化的鸡雏是不不健康,一个饲养管理很差,污染严重的鸡场是不可能提供优良品种的。二、各阶段饲养设备技术:
(一)育雏育成期间有垫料饲养和笼架饲养,(二)产蛋期有垫料平养和笼养。(三)产蛋笼基本要求,要保证空气新鲜。供给新鲜、干净、未被污染的饮水。槽位充足,减少饲料浪费。保证鸡体清洁。鸡笼设计和安置要方便鸡群检查和设备检修。鸡笼要宜小不宜大。
三、鸡舍:鸡舍最好是环境控制鸡舍,能限制环境变化的影响,有利于生长和产蛋。不管是平养还是笼养都应具备下列特点:①消暑保温②通风良好③光照能均匀分布④内部结构应有利于清扫和洗刷。
四、进雏前的充分准备:
1、淘汰上批鸡后要对鸡舍进行清刷消毒。然后用早醒熏消毒,熏蒸时舍内温度至少要加热到24℃,熏蒸24小时后,充分通风排气一天。封闭等待进雏。2、铺好垫料和网架。3、备足料水设备。4、准备好雏鸡料和温开水。5、进雏前一天应将舍内温度加热到32—35℃。
五、雏鸡到达后:
雏鸡进舍后,上水,水中加入5%的糖和千分之一的水溶性维生素如速补14、赐益等,防止应激反应。饮水2—3小时后开食。用雏鸡料,少添、勤添、吃饱、吃足。
六、温度:雏鸡在第一周的适当育雏温度34℃。第二周及第三周分别降低2℃—3℃,5周后适宜温度是18—24℃。产蛋鸡舍的温度不应低于15℃。
七、通风:要保证空气新鲜,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排除灰尘。
八、湿度:育雏湿度应保证相度湿度65—70%以防雏鸡脱水。
九、光照:环境控制的鸡舍和开放式鸡舍所应遵循的原则是:雏鸡育成期的光照时间绝对不能延长。产蛋期的光照时间绝对不能缩短。
十、断喙:鸡群正常时应在7—10日令断喙。断喙要注意事项:第一病鸡不断喙。第二断喙时饮水应加入电解和维生素。断喙前一天应饮用溶于水的维生素K。
十一、育成期体重整齐度与营养:育成期的关健是控制好体重。使全群的整齐度达以80%。在第5周开始抽样5%进行,至少称重100只鸡。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就应增加饲料量,高于标准体重就应限制饲喂。
十二、转群:从育成鸡到产蛋鸡舍的转移,应事先安排好,尽量减少鸡的应激。
十三、预防接种:接种的目的是保护鸡群免遭那些预计在以后的饲养中可能接触到的疾病的感染。这些疾病种类,要根据品种和地区不同,制定一个适合自已环境条件的免疫程序是必要的。一个完善的方案是以不带有鸡败血性霉形一体—马立克代病的雏鸡为基础。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贤炎,禽脑脊髓炎,鸡痘和传染性疫苗以达到保护作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肌肉苗、皮下苗、消眼苗、滴鼻苗、饮水苗。 基础知识决定成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