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6楼(wangjun1978) 的帖子
如果前期和后期管理的好,其实到最后都是高峰,没有什么低峰的说法。如果赶上鸡蛋价格好,可以喂到700天。我已经有好几批蛋鸡喂到600天以上,得出一个结论:养蛋鸡能盈利,不在于技术的好坏 而在于运气的好孬,技术好是基础 但产蛋再好赶上低谷也不会盈利,养的差一点点 可要是赶上一波好行市 照样挣钱。我想说 现在养殖进雏鸡的时机决定盈利的多少。
18发表于: 02-13 ┊编辑只看该作者 ┊小 中 大
.......
感谢版主给我们的细致分析,但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式,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啊? 前面括号里的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呀,缺一不可的! 养鸡效益=鸡苗*饲料*环境*疾病控制*管理
这个公式更确切! 现在是信息时代,市场瞬息万变,对于养殖业也不例外。要稳步发展,不要一哄而上,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先调查分析市场需求,明确饲养种类,品系。)再确定饲养数量。要常与人交流,学习别人好的管理经验,做好各项疫苗防疫工作,经常清洗用具和场地,并且经常消毒。这是最基本的不可忽略的步骤。而后就是分批定量地饲养。要做到有计划性的长久地生产与发展。 管是做,理是想,身心并用,养鸡人累啊! 养鸡效益=(鸡苗+饲料+环境+疾病控制)*管理最后这个管理是关键啊 我想公式中“养鸡效益”改为“养鸡成功”更为恰当,因为市场的确是左右效益的至关重要的因素。:P
回 14楼(jackwang) 的帖子
这种模式风险小,但利润也小。 市场行情我们养鸡户不知道,也是次要的,管理好自己的鸡(不得病,高产)才是主要的,在管理上:一是应激:特别是在冬天,寒潮不断,应激频繁,——应激是万病之源。二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赞成佐君老师的观点。一、市场对行业里的每个人都是公平的F3300],“现在养殖进雏鸡的时机决定盈利的多少。”这个观点不准确。对于每个养殖场每个家庭(专业养鸡),打个比喻,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他都要吃饭生存,他的经济来源全部依靠养鸡事业,行情不好他能不吃饭,他能不养鸡?
,这个上鸡时机全世界谁能百分百的确定时间?吹牛吧。这个不切实际。如果靠时机来赚钱,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不可取。
二、鸡苗+饲料+环境+疾病控制这些方面我们能做到,可以控制。为什么同样行情,同一家的鸡苗,同样的饲料,有挣钱的也有赔钱的?疾病控制的水平不同,关键还是观念不同,管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