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聚焦对禽病认识观点
近几年来,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论坛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各种思想的意识形态尽现论坛,兽医交流也不例外,对禽病的认识观点剖析一下,很有必要。抽丝剥茧:分三个层面。一:对禽病规律的认识
对于各种禽病,即便有些人从事一辈子兽医工作也不一定全部都能接触到,自己没有见过的禽病应理性的分析一下,认识一下,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去观察,掌握禽病的发病规律,形成自己的一套禽病防治方案,就拿新城疫和法氏囊来说,如果你在1-3日首免新城疫,到20日龄不再二免新城疫的话,有野毒感染,那么20日龄后一定会发生新城疫。法氏囊病如果在12-14日龄首免,18-20日龄再免,有野毒感染的话,二免之后不出几日便会发生法氏囊,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马立克、淋巴细胞白血病、网状内皮增殖病等是在鸡只内脏器官发育成熟之后开始陆续发病,而搞清发病机制,搞清药物对疾病的作用机理,非一日之功,检验是否是真才实学的唯一标准是养殖户的口碑和认可,在实践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才能发现以前的肤浅和不足。
二、更新防疫观念
谈到这个话题,还得从免疫学上谈起,生物制品的兴起是从80年代开始,如此年轻的一门高科技学问不是一般水平的人所明白,在论坛疫苗版区中,发现有些朋友的免疫观念是生搬硬套、断章取义,不是从多方面区观察验证疫苗在使用上的真正效应。例如在禽病流行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家养鸡场,是哥俩,鸡舍相距30米左右,弟弟的鸡场发病后,哥哥的鸡群迅速进行了接种,截断了病毒的传染,接种后的产蛋鸡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正确认识防疫的重要性很有必要,把禽病看作是洪水恶浪,那么防疫就是长堤大坝,防疫的警钟长鸣,则养鸡才能安全,对于重复免疫,应分两各方面来讲,一是雏鸡到产蛋前,二是产蛋后到350天,油乳剂灭活苗和冻干苗因地区差异或养殖密集区域使用上各不相同,不再赘述,对油苗的剂量和免疫的次数等因素和理论中的观点有着不同点,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从7日龄到45日龄3次油苗在颈部与胸部注射,65日龄-130日龄用双手注射法三次在不同点隔离注射,不同的油苗之间没有妨碍,在多年没有遇到的禽病中,按此方法进行接种,鸡只的保护率在90%,雏鸡的剂量是每羽0﹒5毫升,随着日龄的增加每次递增0﹒05毫升-0﹒1毫升,这样就不能造成因重复免疫和剂量大造成的囊肿及免疫麻痹。对于因重复免疫造成免疫麻痹的防疫观念应该更新。
第三:应正确认识病毒病
说到病毒病,其理论是这么讲的“病毒是专性寄生物,自身无完整的酶系统,不能进行独立的物质代谢,必须在获得宿主细胞才能生活、复制和增殖,病毒的复制过程大致包括吸附、进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6各步骤。在多年的养鸡过程中发现,不管是什么病毒病,有的来势凶猛,有的以隐性状态出现,其先前都有预兆,采取正确措施应对。有疫苗的病毒病先用疫苗构建防御屏障,目前没有疫苗的病毒病用中药和黄芪多糖等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抵御能力,病毒并不可怕,不要一听说病毒病就产生恐惧心理,放弃了本该有效的防控措施,当病毒严重破坏了机体组织,造成部分器官坏死,即使有回天之术也是空谈。正确认识病毒的发病机理,抓住时机,及时免疫,用足药量,勇敢面对这些都是战胜病毒病的主要因素。
先写这些,总之:思想决定认识,敢于面对禽病的悬崖绝壁,洪涛波浪,树立正确的对禽病认识观点。在养鸡业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先收藏,说的内容很值得认真学习揣摩 先收藏,细嚼慢咽。 说的非常好,学习了。
在实践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思想决定认识。 支持马老师! 非常好,论坛需要这样的文章。 自心吐真话,好人!!真心的希望论坛里全是这样的好人!! 法氏囊病如果在12-14日龄首免,18-20日龄再免,有野毒感染的话,二免之后不出几日便会发生法氏囊,那么怎么操作最好{:1_300:} 马老师面对病毒性疾病这种不畏不惧的气势值得敬佩,也只有有了这种气势才敢于琢磨出对付的方法 非常好,论坛需要这样的文章。 引用第5楼小新于2010-03-04 10:32发表的 :
非常好,论坛需要这样的文章。
引用第4楼兵王一代于2010-03-04 10:31发表的:
支持马老师!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引用第10楼百草先生于2010-03-04 12:06发表的 :
说的内容很值得认真学习揣摩 自己没有见过的禽病应理性的分析一下,认识一下,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去观察,掌握禽病的发病规律,形成自己的一套禽病防治方案。
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