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产异常蛋和产蛋下降问题
浅谈鸡产异常蛋和产蛋下降问题浅谈鸡产异常蛋和产蛋下降问题
随着养殖的发展,出现的问题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蛋鸡的产蛋方面。对于蛋鸡的产蛋情况,根据多区
域发生的情况,我做了以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软壳蛋
又称薄壳蛋,这种蛋的厚度较正常的薄,轻轻撞碰或蛋压蛋会立即破磁针。它的成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饲料中缺乏制造蛋壳的矿物质,主要是缺乏钙或维生素D,或长期不断高产,饲料中钙质已不能满
足鸡体合成蛋壳的需要。
2、饲料搅拌不匀,搭配不合标准,或钙磷不按2:1的比例配不平衡,妨碍了钙的吸收。饲料中缺乏锰
,影响了钙磷的代谢。
3、环境温度过高,鸡食欲减退,采食量相对减少,摄入鸡体内的钙质数量不能满足鸡体形成蛋壳的需
要。
4、鸡舍狭小、污秽、潮湿、鸡群密度过大,母鸡缺乏运动,致血管收缩,影响到局部的血液循环,使
钙磷不能正常地输送到供应蛋壳组成部。
5、卵壳腺的机能不正常, 不能分泌充足的壳质。
6、母鸡在产蛋前受到惊吓,生殖系统神经机能受到干扰而发生紊乱,影响壳质的分沁。
7、由于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生殖道机能错乱,卵巢机能丧失或退化,从而使枰鸡产软壳蛋,或产蛋量
降低或失去继续产蛋的能力。严重的鸡群在清除这种毒素后也不能完全康复。
此外,发生疾病、用药量、接种疫苗后短期内也会产软壳蛋
二、无壳蛋
1、产出的蛋无壳,仅有软的卵膜包裹着,多发现于产蛋多的高产母鸡,这种蛋的成因和软壳蛋差不多
,主要是因为饲料中缺乏制造蛋壳的维生素D和钙质。
2、鸡蛋的蛋壳还没有形成,就提早产出,或是卵壳腺的机能不正常,不能分泌充足的壳质,也会发生
无壳蛋。
3、在刚刚开产的蛋鸡常有发生。
三、双壳蛋
又叫蛋中蛋,这是由于蛋已在子宫内形成硬壳后,忽受惊吓,或生理反常,以致输卵管发生逆蠕动,
使蛋前面的管壁,忽向后退,蛋又从子宫退回到输卵管上部。
当恢复正常后,蛋又沿输卵管下行,刺激输卵管黏膜又分泌一次蛋白,将蛋包在里面。
当蛋第二次下行至子宫时,又刺激子管壁分泌一次钙质液,形成了第二层蛋壳,重重包上而成为双壳蛋
。
四、皱壳蛋
即蛋壳带有雏纹的蛋,壳的表现皱缩、粗糙、这是因为蛋壳上有钙质沉淀,通常是传染性支气管的后
遗症。
蛋壳上的钙沉淀可能由于吸收过量的钙,也可能由于输卵管收缩反常所致 。
五、无黄蛋
或称小形蛋、小蛋,蛋形很小。这种蛋与正常蛋大小相差很悬殊,只相当于鸽蛋、雀蛋那么大,约为
一般蛋的1/10,开头有的过长或过圆,也有正常的,通常缺少蛋黄。
鸡生这种蛋,农村认为是不祥之兆。其实是由于异物如脱落的黏膜组织、小的凝血块(由于排卵时卵
泡出血所致),肠道中的蠕虫(有时也会偶然向上移行而达于输卵管)等落入输卵管内,刺激输卵管的
蛋白分泌部和子宫,分泌出蛋白和蛋壳,包裹在异物的周围,于是形成了一个没卵黄的无黄蛋,这不是
种疾病而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无黄蛋通常是小蛋,而小蛋不一定是无黄的,有时发现小蛋内蛋白包着一部分蛋黄,这种有蛋黄的小
蛋是由于卵黄成熟脱落时,母鸡受惊乱飞,以致成熟的卵黄一部分落于腹腔内,而另一部分落于输卵管
,这样小量的卵子碎块也和正常的卵子一亲,能够刺激输卵管分泌蛋白,因而形成子有少量蛋黄的小蛋
。如果经常生这种很少的异常蛋,可能是由于输卵狭窄或阻塞的关系。
六、双黄蛋和三黄蛋
在一个鸡蛋中有两个蛋黄的叫双黄蛋,在一个鸡蛋中有三个蛋黄的三黄蛋。
生双黄蛋很普遍,一只母鸡有时会在同窝蛋内生下几个双黄蛋,不过鸡群中一般只有很少内只母鸡全
生双黄蛋。
三黄蛋则极少见。出现这种异常蛋的原因是卵巢的定时机能失常(在正常情况下鸡在26小时间隔期内
卵巢释放出一个卵黄)。
母鸡一次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子或成熟时间过近,排卵后在输卵管内相遇被蛋白包在一起,因而
形成双黄蛋或三黄蛋。
初产母鸡生双黄蛋的比率比老母鸡高一些,这是因为初产母鸡体质强健,生活力旺盛,排卵能力强。
在早产的小母鸡中也容易产多黄蛋,因为小鸡鸡性器官过未完全成熟,不能完全控制正常排卵。
此外,喂给蛋白质饲料过多,卵巢内的卵子发育略述,有二个或三个蛋黄同时落入输卵管内也会形成
。双黄蛋因较通常的蛋大一些,所以容易引起输卵管破裂、肛门撕裂、或引起啄蛋癖的发生。
七、多膜蛋
壳膜一般仅二层,但也有三、四层的,这是由于第一次壳膜组成后,又退回壳膜分泌部,壳膜再度分泌
,而形成了多膜蛋。
八、血斑蛋
鸡蛋打开后,在蛋黄上有血块的叫血斑蛋,这是由于母鸡的排卵巢血管微破,血液流入蛋中,蛋黄上
被染有血丝。也有是遗传性质的。
饲料中如果缺乏维生素K,也会发生。如果肛门出血,则所生的蛋,蛋壳上附有血斑。有时蛋黄也有血
株。
九、肉斑蛋
鸡蛋打开后,在蛋黄上有肉块的叫肉斑蛋。出现肉斑蛋的原因是在卵子进入输卵管时,输卵管的部分
黏膜上皮组织脱落,随蛋黄一起被输卵分泌出来年蛋白包围而形成的。
肉斑蛋和上述的血斑蛋有时发生于少数年轻母鸡的低产期,但高产期很少发生
十、血圈蛋
胚珠在孵化发育时死亡,在灯光下察看,蛋内可见有血圈,称为血圈蛋。
十一、不定形蛋
有时母鸡会生出一些奇形怪状的蛋,如球形、扁形、长形、两端尖形等,这此异常蛋的形成,主要决
定于输卵管峡部的构造和输卵管的生理状态。
如峡部过粗则蛋形圆,峡部过细,则蛋形过长,输卵管收缩反常时,就会生两端尖形的,扁形的蛋。
十二、鉴别诊断
以上各种异常蛋有的在蛋壳表面即可看出,而另外一些异常蛋如血斑蛋、肉斑蛋、血圈蛋等则须用灯
光才能照出来
十三、防治措施
1、如果在一群中只有个别的鸡经常产软壳蛋,则可能是这遗传性质的,应予淘汰;
2、如果在整个产蛋鸡中出现相当数量的软壳蛋时,这说明饲料中缺钙,应喂给葡萄糖钙,能立即改善
蛋壳的形成,产蛋即恢复正常。
接着应饲料补充一些含钙丰富的矿物质饲料,如蛋壳粉、壳谷、骨粉、碳酸钙粉等。并改进饲料的配
合比例。
钙的正确给与量:在产蛋前为0.9%,开产时为2.7%,高产期和种鸡为2.25—3.75%;在夏天因气温高,
吃料少,故饲料含钙量要增加到4—4.2%。
早晚要让母鸡得到阳光照射,或在饲料中添加少量鱼肝油,以供给维生素D,促进机体对钙质的吸收。
3、当发现有血斑蛋和肉斑蛋时。可在日粮中加入维生素K(100公斤饲料吕加入4—6克)。如果仍无效
,最好是淘汰。
4、下多黄蛋的母鸡,有的是暂时性质的,一般不需要处理,也不必淘汰,但是多卵黄的蛋不能作孵化
用。如母鸡经常生小形蛋应予淘汰。
5、为了防止生软壳蛋、无壳蛋、双壳蛋、多膜蛋,母鸡产蛋时要安静,饲养员进鸡舍时,要轻手轻脚
,不要穿色彩太鲜艳的衣服,以免鸡群受到惊吓。
鸡群产蛋率下降或长期不升的原因及防治
1)鸡群产蛋率上升到90%以上后,突然下降到60%以下;
(2)上升到90%以上后,逐渐下降到80%左右长期不升;
(3)产蛋率长期低于80%,但临诊诊断无典型症状的病鸡群。这样的病鸡群在养鸡生产中经常可见,
因缺乏典型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些困难,直接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一、原因分析
我们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发现这样的病鸡群常由一种非典型疾病慢性感染或内几种非典型疾病混合感染,
或由多种因素混合并存而引起,归纳起来有病理学、管理学、营养学等方面的原因。
1.病理学原因
一般来说。产蛋下降及长期不升多属一些病毒性传染病侵袭到鸡的卵巢影响排卵功能所致,突然下降者
为急性,慢性下降者多为慢性;长期不升者为育成期部分鸡的卵巢发育不良。如果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
多由非典型新城疫、非典型禽流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引起。长期产蛋率不升保
持在80%左右的水平徘徊,由高降低的多属产蛋疲劳症;而产蛋率在80%以下,不能达到产蛋高峰期的,
多属蛋鸡育成期感染疾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使鸡的卵巢在育成期就发育不良,造成产蛋功能
低下,或卵巢萎缩,失去产蛋功能。
2.管理学原因
对蛋鸡进行科学管理,就是在鸡群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持和提高鸡群的整体素质。然而
环境卫生不佳,通风设备不良,消毒措施不严格,防病手段不力等因素,常导致育成鸡群发病。尤其是
育雏期间室内保温不好或室温控制不均匀,常导致部分雏鸡发育不良。这些原因都能造成鸡群强弱悬殊
或整体素质不良,鸡群的强弱悬殊越大或整体素质越低,产蛋率越低,而且徘徊在较低水平上长期不升
。
3.营养学原因
营养对鸡的素质和产蛋功能至关重要,科学的营养即合格的全价配合饲料。质量低劣、营养不全、营养
失调的饲料必然导致鸡群产蛋率忽高忽低或长期不升;尤其是霉变饲料,还会引起鸡的慢性或急性中毒
;长期供给蛋白质不足、钙磷比例失调、微量元素不足、维生素不足或被破坏的饲料,都会影响产蛋功
能。
4.防治原因
不正确的免疫能造成免疫失败。常见到养鸡场(户)出于防病保健的目的,经常性投药,形成“有病
无病抗菌药”,不该用的药也要用一用。这样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还容易造成发病后症状不典型,导
致误诊。发病后又乱投药乱用药,不仅危害机体健康,还常使病情转为慢性或药物蓄积造成慢性中毒。
这样就为正确诊治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尤其是产蛋期误用磺胺类药物等,都会使产蛋率降低。
5.其它原因
二、防治方法和效果
1.对产蛋率由90%以上高峰期,突然下降到60%以下病鸡群的防治方法和效果。
该类产蛋下降多为EDS-76(减蛋综合症)、IB(传染性支气管炎)、LT(传染性喉气管炎)、ND(非
典型新城疫或慢性新城疫)、A型AIV所引起的禽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的感染或特殊应激所引起,被病毒
侵袭的卵巢和输卵和管,产蛋功能减退呈现急性过程,故鸡群产蛋率急剧下降,而且畸形蛋率急剧上升
。
治疗方法:(1)每50公斤饲料中添加激蛋散0.5~0.8公斤,搅拌均匀供鸡自由采食,连用7天。(2)每
100公斤水中加5%强力霉素0.2公斤、维生素C5克,充分溶解混匀供鸡全天饮服,连用3天。(3)饲料中
多种维生素要提高半倍数量,或饮服3天电解多维
效果:(1)用药后10天,产蛋率明显恢复。而且平蛋下降越突然、下降的幅度越大,用药后恢复越快
。此法可使不少鸡恢复到原产蛋。(2)异常率明显下降。(3)蛋壳和蛋色明显改善。(4)治疗后,以
0.25%激蛋添加剂,100公斤饲料中添加0.25公斤,长期使用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疗效。
2.对产蛋率上升到90%以上,又逐渐下降到80%左右,而且长期不升病鸡群的防治方法和效果。
该类慢性产蛋下降,原因比较复杂,临诊上多是几种传染病的慢性过程同时存在,诊断时难于确定,
但不论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或者是菌毒合并感染,临诊上都有发病症状不典型和卵巢、输
卵管受到一定程度侵害等共同特点,或者是因对病鸡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正确,使一部分感染严重
的鸡逐渐失去产蛋功能。
治疗方法:(1)每100公斤饲料添加激蛋散0.25公斤,连用7~10天。(2)每100公斤水中加5%强力霉
素0.2公斤、维生素C 5克,供鸡饮服,连用3天。(3)在饲料中以0.25%的量长期添加激蛋添加剂。
效果:(1)治疗后10天,产蛋率可逐渐提高,有的能恢复原产蛋。(2)蛋壳和蛋色有明显改善。
3.对产蛋率长期低于80%的病防治方法和效果
该类鸡产蛋不佳,多因育成期疾病影响或饲养管理不当,或长期营养不良等因素,使鸡群的整体素质
不佳,产蛋功能低下,并且不易达到产蛋高峰期。
治疗方法:(1)每50公斤饲料中添加激蛋散、康呼散、克菌灵、三仙保各0.25公斤,连用7~10天。
(2)强力霉素和恩诺沙星每半个月任选一种饮水3天。(3)以上治疗后,每100公斤饲料中加激蛋添加
剂、三仙保各0.25公斤,长期使用。
效果:治疗后产蛋率可提高10%以上,多数鸡出现产蛋高峰。
三、几点体会
1.养鸡专业户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正确执行免疫程序;自行配制饲料要注意营养全
面、拌料均匀,从各方面入手,使蛋鸡从育雏开始就能保持健康体质和旺盛的生理功能。
2.鸡群一旦发病,不要乱投药,首先要正确诊断,确定治疗原则,然后正确使用药物。
3.若产蛋率大幅度下降或产蛋率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对经治疗无明显好转的病鸡,应予以淘汰。 的确上经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