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派掌门 发表于 昨天 17:24

鸡蛋价格跌至低位,供需格局如何重塑?(下)

  三、需求端:短期脉冲难改长期疲软,消费动能待激活

  (一)“双11”促销昙花一现,短期支撑有限

  在需求端,鸡蛋市场面临诸多挑战。近期,受“双11”消费节点拉动,商超及电商平台加大促销活动频次与力度,鸡蛋终端走货速度明显加快,短期内对鸡蛋价格形成有力支撑,阶段性抑制价格下行压力。

  然而,这种由促销活动带来的需求增长难以持续。随着“双11”促销效应逐步消退,市场需求迅速回归常态化运行。从市场数据来看,10月下旬以来,餐饮行业受整体消费环境影响,鸡蛋采购量同比下滑12%。在家庭消费端,消费者保持“按需采购”的理性模式,缺乏主动增加采购量的动力。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更加注重食品新鲜度和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市场鸡蛋供应充足,消费者无需担心供应短缺问题。

  (二)替代品竞争加剧,需求弹性收窄

  鸡蛋市场还面临替代品竞争加剧问题。过去,蔬菜价格上涨曾短暂提振鸡蛋替代需求。蔬菜价格升高时,消费者选择食材更注重性价比,鸡蛋价格相对稳定、营养丰富,成为许多消费者选择,鸡蛋需求有所增加。

  但随着叶菜供应恢复,蔬菜价格逐渐回落,鸡蛋在餐桌消费中的性价比优势减弱。与此同时,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对鸡蛋市场造成不小冲击。猪肉作为我国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之一,其价格变化对其他食材需求有重要影响。猪肉价格较低时,消费者在食品采购中会更多选择猪肉,进一步分流鸡蛋在加工及餐饮场景中的需求。

  在餐饮行业,许多菜品制作中鸡蛋和猪肉都可作为主要食材。猪肉价格低廉时,餐饮企业为控制成本会更多使用猪肉,减少鸡蛋采购量。在家庭烹饪中,消费者也会根据猪肉和鸡蛋价格变化调整食材采购比例。替代品竞争使鸡蛋需求弹性收窄,整体消费动能趋于平缓,短期内难有实质性改善。

  四、价格困境:“两难”格局下的震荡博弈

  当前,鸡蛋价格陷入微妙的“两难”困境。价格进入阶段性低位区间时,下游贸易商及终端采购主体心态发生变化。出于“低价吸货”考量,其采购意愿明显增强,纷纷启动抄底补库操作。

  某平台数据显示,11月初生产环节库存天数环比减少0.3天,流通环节库存增加0.5天。这一减一增反映出市场通过库存调整消化供应压力。生产环节库存减少意味着养殖户手中鸡蛋出货速度加快,流通环节库存增加表明贸易商和终端采购主体积极囤货。这种库存转移对鸡蛋价格形成阶段性托底作用,有效缓解价格下跌幅度与速度。

  然而,“低价抄底”行为具有明显投机属性。一旦价格反弹,前期囤货的贸易商和终端采购主体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会毫不犹豫将手中库存集中出库。大量库存涌入市场,必然对价格上行空间形成强大抑制作用。

  当前市场环境下,供需两端未出现明显且大幅改观。供应端虽有产能去化趋势,但短期内难以快速调整;需求端受整体消费环境影响,消费动能不足,难以对价格形成持续支撑。在此情况下,鸡蛋价格或仍困于震荡走势,短期内难以突破2.7-3.0元/斤的箱体区间。

  这种震荡走势如同拔河比赛。贸易商和终端采购主体的抄底补库行为似比赛一方,努力托住价格,不让其继续下跌;价格上涨时,其出货行为又似另一方,用力将价格拉回。在这场拔河比赛中,供需两端力量暂时平衡,使得鸡蛋价格陷入“难涨难跌”僵局。

  五、未来展望:去产能主导行情,关注两大核心变量

  (一)供应收缩力度决定价格底部

  展望未来,鸡蛋市场走势仍充满变数。从供应端看,11-12月淘汰鸡出栏量变化将成为关键因素。若这两个月淘汰鸡出栏量持续增加,叠加新开产蛋鸡量低于预期,在产蛋鸡存栏量有望从当前的12.8亿只(某平台数据)回落至12.5亿只以下。这种存栏量变化将形成供应端实质支撑,对鸡蛋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回顾历史数据,存栏量与鸡蛋价格紧密相关。存栏量每下降1%,鸡蛋价格中枢将上移0.05-0.1元/斤。这意味着,随着在产蛋鸡存栏量减少,鸡蛋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若存栏量如预期下降,鸡蛋价格底部也将随之抬升,为市场带来新转机。

  (二)需求回暖节奏影响反弹高度

  在需求端,尽管短期需求疲软,但12月临近元旦及春节,这两个重要节日或将成为鸡蛋市场转机。食品加工企业的节日备货需求将成为影响鸡蛋价格的关键变量。元旦和春节期间,食品加工企业会加大对鸡蛋的采购量,用于制作各种节日食品,如糕点、肉制品等,这种集中采购行为将在短期内增加鸡蛋市场需求。

  北方地区腌腊季到来,也会对鸡蛋市场产生间接影响。腌腊季人们会制作大量腌腊制品,虽鸡蛋并非直接用于腌腊,但制作腌腊制品过程会带动相关食品加工行业对鸡蛋的需求。

  然而,在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的前提下,鸡蛋价格反弹幅度将受到终端接受度限制。消费者购买鸡蛋时会综合考虑价格、品质等因素。若价格上涨过快,消费者可能减少购买量或选择其他替代品,这将抑制鸡蛋价格上涨空间,难以出现往年同期大幅上涨情况。

  结语:在去产能中寻找平衡支点

  当前鸡蛋市场低迷,本质是前期产能扩张与需求疲软的阶段性错配。随着供应端主动去化加速,行业正从“量增价跌”转向“量缩价稳”的新周期。养殖户需理性判断产能去化节奏,避免盲目惜售或恐慌抛售;消费者短期内可享受低价红利,但长期仍需关注供应收缩带来的价格传导效应。鸡蛋市场真正回暖,仍需等待供需格局深度重构与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来源:现代畜牧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鸡蛋价格跌至低位,供需格局如何重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