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派掌门 发表于 11 小时前

蛋鸡苗价三季度暴跌25%!四季度:10月探底、12月回暖?(上)

  一、三季度蛋鸡苗市场分析:价格大幅下挫,销量同步缩减

  (一)价格持续走低,跌幅远超预期

  在刚结束的三季度,蛋鸡苗市场呈现出显著的价格下行态势,犹如陷入“价格寒冬”。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三季度蛋鸡苗均价为3.26元/羽,与二季度相比,环比下降20.1%,跌幅极为明显。至9月末,蛋鸡苗价格降至2.89元/羽,较二季度末大幅下跌25.71%,创下2025年年内次低价格,仅高于1月低温淡季。

  以1万羽鸡苗采购量计算,养殖户单批次采购成本较上半年减少近700元。通常情况下,价格降低会刺激市场需求,但在蛋鸡苗市场,低价并未引发补栏热潮,反而致使养殖户更为谨慎观望。养殖户普遍担忧价格如此之低,市场行情是否会进一步恶化,后续价格是否还会持续下跌。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愈发浓厚。

  (二)供需失衡加剧,销量环比减少10%

  蛋鸡苗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

  从供应端来看,前期父母代种鸡产能集中释放。数据显示,商品代鸡苗月均供应量较上半年增长8%,市场鸡苗数量呈现“阶段性过剩”状态。例如,部分大型种鸡养殖场因前期看好市场前景而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大量鸡苗集中上市,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压力。

  从需求端分析,受7-8月鸡蛋养殖单斤亏损0.3-0.5元的影响,整个三季度养殖端整体利润为-0.09元/斤。在亏损局面下,养殖户补栏热情被极大抑制。毕竟在看不到盈利希望时,养殖户不愿投入成本。代表企业鸡苗总销量环比减少10.34%,直观反映出市场需求的疲软。在“价量双跌”的形势下,三季度蛋鸡苗市场形势严峻。

  二、三大核心因素导致三季度苗市遇冷

  蛋鸡苗市场在三季度表现低迷,主要是由供应、需求、情绪三大核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这些因素严重抑制了市场活力。

  (一)供应端:新产能集中落地,鸡苗销售受阻

  在供应端,2024年下半年新增的父母代种鸡于2025年二季度进入产蛋高峰期,直接导致7-9月商品代鸡苗理论供应量同比增长15%,市场鸡苗数量大幅增加。

  部分种禽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份额,选择“逆势扩产”,加大养殖规模。但由于市场消化能力有限,实际出苗量远超市场承载能力,致使鸡苗库存大量积压,销售困难。以一些小型孵化场为例,因盲目跟风扩产,目前仓库中鸡苗积压严重,资金周转面临困境。

  从数据来看,种蛋利用率从二季度的75%降至三季度的62%,充分体现出鸡苗供应严重过剩的现状。供强需弱的格局在三季度进一步稳固,成为推动蛋鸡苗价格下行的关键因素。

  (二)需求端:养殖亏损制约,补栏意愿骤降

  需求端表现同样不佳。7-8月,鸡蛋价格持续低于成本线(3.5元/斤),养殖户面临困境,部分中小散户单羽日亏损达0.1元。为减少损失,养殖户被迫提前淘汰180-200日龄的蛋鸡,导致收益进一步减少。

  在亏损状态下,养殖户补栏意愿降至近三年低位。即使9月蛋价短暂反弹至成本线以上,养殖户仍心有余悸,对“旺季不旺”的市场表现记忆深刻,担心再次陷入亏损,补栏决策更为谨慎,从“积极扩产”转变为“按需采购”。据统计,7-9月规模化企业补栏量同比减少20%,清晰表明市场需求的疲软。

  (三)情绪面:多重利空因素叠加,市场信心受挫

  除供应和需求因素外,情绪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夏季高温给养殖户带来挑战,高温导致雏鸡成活率下降10%-15%,养殖户为提高成活率需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如加强鸡舍通风降温、增加饮水次数等,但仍难以完全避免损失,这增加了养殖风险,使养殖户更为谨慎。

  饲料成本方面,虽然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环比回落5%,但养殖成本仍处于高位,单斤鸡蛋成本达3.4元,压缩了养殖户的利润空间,使其收益难以提升。

  再加上四季度传统消费淡季的预期,养殖户对后市行情普遍持悲观态度。在“买涨不买跌”心理影响下,养殖户补栏意愿更低,进一步加剧了蛋鸡苗价格的下行压力,市场信心受挫,蛋鸡苗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来源:现在畜牧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蛋鸡苗价三季度暴跌25%!四季度:10月探底、12月回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