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牛肉10月出口再破纪录:日均近1.4万吨背后的中国动力与汇率密码(上)
一、出口数据亮眼:日均装运量逼近历史峰值(一)增速领跑全球肉类贸易
在全球肉类贸易市场中,2025年10月巴西牛肉出口成绩极为突出。据巴西联邦外贸秘书处(Secex)数据,截至10月第二周,巴西牛肉出口装运量达11.19万吨,日均出口量约1.39万吨,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1.22万吨,增长幅度为13.9%。此日均出口量仅略低于9月所创造的1.43万吨历史最高纪录,且远超历年同期水平。若按照当前增速估算,10月全月出口量有望突破30万吨,延续2025年以来的强劲发展态势(前8个月出口量已达210万吨,同比增长22%)。这一增速远超美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牛肉出口大国同期增长水平。在全球肉类贸易普遍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巴西牛肉出口异军突起,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关键力量。例如,美国同期牛肉出口量仅微增3%,澳大利亚则因干旱等因素导致出口量下滑5%。而巴西牛肉凭借规模和价格优势,成功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在欧洲、亚洲等多个地区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二)价格与规模双轮驱动
出口均价方面,10月前两周牛肉出口均价约为5551.6美元/吨,较2024年同期上涨19.1%。虽较9月高位稍有回调,但仍处于近三年次高区间。农业咨询机构Safras&Mercado指出,当前巴西牛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源于“量价齐升”的双重优势,即一方面以规模化供应满足全球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品质分级(如草饲、谷饲差异化定价)实现产品溢价。在中国市场,高端部位牛肉(如西冷、菲力)采购量同比增长35%,因其雪花纹理丰富、肉质鲜嫩,契合国内中高端餐饮和家庭对高品质食材的需求;在欧洲市场,巴西草饲牛肉凭借天然、健康的卖点,受到追求绿色食品消费者的青睐,出口量稳步增长,价格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市场拓展的双赢局面。
二、中国需求:农历新年备货撑起半壁江山
(一)远东市场成增长引擎
在巴西牛肉全球销售格局中,中国与香港地区市场无疑是最为突出的增长极。Cepea数据显示,二者合计采购量占巴西10月牛肉出口总量的56.7%,稳居巴西牛肉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地位。随着2026年2月17日农历新年的临近,国内市场提前进入备货高峰期。这一传统节日不仅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餐饮消费的黄金时段,对牛肉等优质食材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加工企业提前布局,与巴西供应商签订大量订单,将冷冻去骨牛肉作为主打产品,为火锅、烤肉等餐饮业态储备原料;商超渠道也加大采购力度,丰富货架上的牛肉品类,涵盖牛腩、牛排等不同部位,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海关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市场热度,2025年1-8月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已达98万吨,超越2024年全年的85万吨,其中牛肚、牛腱子等副产品出口额增长42%,契合国内火锅、卤味等餐饮场景的刚性需求,彰显出中国市场强大的消费韧性与潜力。
(二)供应链深度绑定
如今,中巴牛肉贸易背后是一条紧密交织、高效运转的供应链,这离不开双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巴西肉类出口商协会(Abiec)透露,中国头部进口商与巴西JBS、Marfrig等肉类巨头达成“阶梯式采购协议”,构建起稳定且互利的合作模式。当周出口量突破1.4万吨时,巴西企业给予中国进口商3%-5%的价格折扣,激励中国企业扩大采购规模。这既保障了巴西牧场稳定的现金流,使其能够持续投入养殖环节,又让中国企业在大规模采购中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双赢局面。在供应链硬件支撑上,目前巴西已有89家肉类加工厂获得输华资质,这些工厂分布于巴西各地。其中马托格罗索州的3家工厂,凭借先进的加工设备、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承担了对华出口量的30%。从牧场到工厂,再到港口,形成“产区直供-港口直达”的高效物流链路,大幅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损耗,确保巴西牛肉以新鲜、优质的状态抵达中国消费者餐桌。
三、汇率红利:雷亚尔贬值点燃出口加速键
(一)货币波动重塑贸易格局
货币汇率的波动,在国际贸易领域一直是影响重大的关键因素。在2025年巴西牛肉出口进程中,雷亚尔兑美元汇率的走势,无疑成为改写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当前,雷亚尔兑美元汇率稳定维持在5.40-5.50区间,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4.80,贬值幅度高达12.5%。这一变化为巴西牛肉出口提供了强大助力,全方位重塑其国际竞争力。从价格层面来看,这种贬值使得巴西牛肉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价格优势凸显。举例而言,2024年,1吨冷冻牛肉的FOB报价为4500美元,而到了2025年同期,这一价格降至4200美元。对于进口商而言,同样的资金能够采购到更多巴西牛肉,采购成本大幅降低,自然会更倾向于选择巴西牛肉。从巴西牛肉出口企业角度而言,当这些企业将收到的美元货款兑换成雷亚尔时,由于汇率变动,实际收入反而增加了8%。这意味着,企业在降低产品美元售价以吸引更多国际订单的同时,自身利润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有所增长,真正实现了“薄利多销”的双赢局面。Safras&Mercado的资深分析师深入分析后指出,在当前巴西牛肉出口增长的诸多驱动因素中,汇率因素的贡献度高达40%,堪称出口增长的“首要推动因素”。在全球牛肉出口领域,澳大利亚、乌拉圭等传统竞争对手,面对巴西牛肉因汇率优势带来的价格压制,明显处于劣势。同样品质的牛肉品类,巴西牛肉凭借汇率红利,在价格上比对手低出10%-15%,成功抢占了更多市场份额。再看JBS等巴西牛肉行业巨头,其三季度财报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汇率利好对企业利润的增厚作用,净利润率因汇率因素提升了2.3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波动的大环境下,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全球市场多元化破局
在汇率红利的推动下,巴西牛肉开启了全球市场多元化的拓展进程,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构建起一张庞大且稳固的全球销售网络。除了前文重点提及的中国市场外,墨西哥、中东等市场对巴西牛肉的需求也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2025年10月,巴西对墨西哥的牛肉出口量同比增长28%,汇率优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墨西哥作为拉丁美洲重要的经济体,国内餐饮、食品加工行业蓬勃发展,对牛肉需求量持续攀升。巴西牛肉凭借更低的价格,成功打入墨西哥市场,在当地超市、餐厅的货架和菜单上频繁出现。而在中东地区,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的订单量增长了15%。这些国家地处沙漠地带,畜牧业发展受限,对进口牛肉依赖度高,巴西牛肉以其优质、实惠的特点,契合了当地市场需求,成为当地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巴西政府与企业深知“分散风险”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汇率优势,积极实施“市场分散化”策略。对于美国市场,巴西精准定位,主推高端谷饲牛肉。这类牛肉在饲养过程中以谷物为饲料,肉质更加鲜嫩多汁,富含大理石花纹,口感极佳,深受美国中高端消费者喜爱,单价超6000美元/吨,在高端牛排馆、精品超市等渠道供不应求。而在东南亚市场,当地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巴西便主打草饲产品。这类牛肉以天然牧草为食,脂肪含量低,价格亲民,约3500美元/吨,满足了东南亚地区家庭日常消费和餐饮行业的低成本需求,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通过这种差异化、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巴西牛肉有效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成功立足,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来源:肉类食品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