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延长产蛋周期,追求500枚蛋:挑战与破解之道
想象一下,如果每只蛋鸡的产蛋高峰期能显著延长,不仅产蛋更多,还能能产出品质一流的鸡蛋,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蛋鸡养殖者的愿望,更是应对全球粮食需求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研究者正努力将“长寿命”蛋鸡从概念变为现实——目标是在长达100周(近2年)的生命周期中,每只鸡能产下500枚优质鸡蛋。
那么,实现这个“超长待机”目标,需要面临哪些挑战?又如何平衡高产、优质蛋与蛋鸡的福利呢?
为何要追求“超长待机”?效率与环保的双赢
未来40年,全球人口预计增长25%,粮食产量需增加60%才能应对。鸡蛋作为最经济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是盲目增加蛋鸡数量,而是通过遗传选育,让蛋鸡的产蛋周期更长,产蛋效率更高。这不仅减少了饲料、土地、水等资源的消耗,还能有效降低整个蛋鸡养殖业的碳排放。
因此,培育“长寿命”高产蛋鸡,是一场关乎效率与环保的农业革新。
将产蛋周期延长至90-100周,会显著减少蛋鸡的数量,从而改变育种金字塔的整体形态。
核心挑战:不仅产蛋多,更要产好蛋
产蛋周期要实现“超长待机”绝非易事,主要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蛋品质的维持:过去,鸡群通常在72周左右被淘汰,主因就是蛋壳质量下降和产蛋数量的减少。这并非鸡群整体生产性能的下降,而是鸡群内部蛋品质的差异性变大。要想延长周期,就必须确保产蛋鸡群的整体均匀度。
[*]蛋鸡的健康与福利:骨质疏松症是笼养蛋鸡的主要福利挑战。产蛋需要大量钙质,部分钙源需从骨骼中动员,这种持续性钙动员易导致骨骼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延长产蛋周期,必须保证它们的“钢筋铁骨”。
[*]生殖系统的持久力:鸡蛋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卵巢和输卵管等多个组织和器官。如同机器会磨损一样,其功能也会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如何保持其活力,是延长商品蛋鸡产蛋周期的先决条件。
鸡蛋“诞生记”:近乎完美的奇妙旅程
理解挑战前,我们先看看一枚蛋是如何形成的。这简直是一座高度协同的“生物工厂”:
卵巢 每天只有一个优势卵泡能发育成熟,成为蛋黄。
输卵管 蛋黄形成后,被输卵管的漏斗部捕获,开启奇妙旅程:
[*]膨大部:为蛋黄包裹上蛋清(蛋白)。
[*]峡部:快速分泌并形成内外两层壳膜。
[*]子宫部(壳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停留约19小时。在这里沉积钙质和有机基质,构建出坚固的蛋壳。最后阶段还会上色并覆盖防水角质层。
整个过程由激素精密调控。在标准光照下,母鸡通常在早晨产蛋,而新一轮的卵泡发育甚至可能在产蛋前就已启动。
随着母鸡年龄增长,这条“流水线”的效率会自然下降,维护成本(营养需求)也会变化。“超长待机”的目标就是通过科学手段,延缓这个衰老过程。
破局之道:需借助多重“组合拳”
遗传选育是核心
这是最根本的方法。传统选育看表型(比如产蛋数量、蛋壳厚度),如今已进入分子遗传学时代。通过DNA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公司能更早、更准确地识别出那些具有“长寿命”高产潜力的优秀基因。
选育指标:不仅看产蛋数量,还要重点关注后期蛋重稳定性(避免蛋重蛋过大)、哈夫单位(衡量蛋白质量)和蛋壳强度。例如,通过引入动态刚度测量技术,可以像给蛋做“体检”一样,精准预测它在运输中的抗破损能力,从而选育出蛋壳更结实的品系。
[*]
精准营养是关键
营养是遗传潜力发挥的基石。针对“长寿命”蛋鸡,营养策略需要极致精准:
[*]育成期是关键:育成期营养水平对整个生产周期至关重要。必须确保蛋鸡在14-16周时达到标准体重和体况,为持久产蛋打好基础。
[*]产蛋期动态调整:蛋鸡对能量和蛋白质需求随产蛋阶段不断变化。产蛋初期需要高能量支持生长和产蛋需求,产蛋后期则要控制能量防止蛋鸡过肥。比如,“间歇饲喂”、“顺序饲喂”等精细化饲喂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
[*]钙的精准补给: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蛋鸡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尤其在午后的时间段有强烈的“钙食欲”。因此,提供大颗粒、溶解慢的“缓释钙片”(如牡蛎壳)对蛋鸡至关重要,其能在夜间蛋壳形成时缓慢释放钙离子。钙的颗粒大小与溶解度的关系(嘉吉数据库,2018年)
机体健康不可或缺
除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更要关注蛋鸡的代谢病和行为问题。
[*]代谢病预防:产蛋高峰后期容易发生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需要通过平衡日粮中的能量/蛋白比、添加胆碱等营养物质来预防。
[*]行为管理:在非笼养系统中,啄羽是严重蛋鸡福利并造成经济损失。通过提供高日粮纤维水平、优化饲养环境等措施,可以从根源上降低这种应激行为的发生。遗传选育也在努力筛选性情温顺的品系。
结论:通往“长寿命”蛋鸡的未来之路
培育“长寿命”蛋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遗传学、营养学、兽医科学和饲养管理的协同创新。它绝非简单地“压榨”母鸡,而是在尊重其生物学规律和福利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手段最大化其健康生产力。
这条路充满挑战,但意义深远。它代表着现代农业向着更高效、更资源友好、更动物福利的方向发展。
来源:蛋鸡营养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