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儿· 发表于 2025-9-18 10:00:47

黄羽肉鸡8月强势反弹,养殖户每只盈利近5元!后市仍可期

"终于扭亏为盈了!"这可能是8月份许多黄羽肉鸡养殖户的共同心声。在经过上半年价格持续下行、养殖亏损的艰难时期后,黄羽肉鸡市场在8月份迎来了强劲反弹,价格大幅回升,养殖端也由此实现了可观的盈利。

1、行情逆转,价格大幅攀升

2025年8月,黄羽肉鸡市场表现令人瞩目。根据监测数据,8月份黄羽肉鸡平均价格达到14.39元/公斤,虽然同比仍然下跌9.7%,但环比7月大幅上涨了10.2%。

这一价格水平使得黄羽肉鸡成为了8月份家禽市场中表现亮眼的品类。从年内最低价一路上涨至年内最高价,黄羽肉鸡完成了一次漂亮的"V型"反转。养殖效益方面,8月份黄羽肉鸡养殖端只鸡收益达到4.70元/只,虽然同比减少了1.50元/只,但环比7月大幅增加了2.21元/只。这一盈利水平让上半年经历亏损的养殖户们长舒一口气。行业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黄羽肉鸡出栏量约3.2亿只,达到年内高点,环比增加5.1%,同比增加11.5%。

2、多重因素,推动价格回升

黄羽肉鸡价格在8月份能够强势反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供应端来看,前期亏损加速了产能出清。2025年上半年,黄羽鸡价格持续下行,一度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多地中小养殖户深陷亏损困境。在亏损压力下,大量中小散户被迫退出市场,部分地区黄羽鸡存栏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

需求端而言,季节性消费提振效应明显。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居民家庭聚餐、走亲访友频次增加,对生鲜食材的需求旺盛。活禽市场作为黄羽鸡的传统销售渠道,走货速度明显加快。在广东、广西等黄羽鸡消费大省,活禽日均交易量环比显著增长。

市场情绪方面,行业对下半年尤其是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的消费预期转好,养殖端和经销端的信心有所恢复。据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8月下旬养殖户补栏意愿明显增强,鸡苗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3、成本分化,规模养殖优势显现

在本轮价格回升中,不同养殖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效益差异。行业调研数据显示,规模化养殖企业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将黄羽鸡完全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较年初有明显下降。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精准的饲料配方,实现了较好的成本控制。

相比之下,中小散户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与技术支持,生产成本普遍较高。在市场价格波动时,中小养殖户抗风险能力较弱,而规模养殖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能在价格低位时维持盈利,在价格回升时获取更高利润。这种分化趋势反映了黄羽肉鸡行业正在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本管控能力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4、未来展望,短期乐观中长期谨慎

对于后市行情,行业整体预期偏向乐观。

从供应面来看,根据生产周期规律推算,8月份开始出栏量将保持在相对高位,相对于5-7月出栏量有一定增量。

从需求面上看,9-11月是南方宴席的高频时期,是消费需求较多的时期。行业分析师指出,9月传统消费旺季叠加供应端收缩,黄羽鸡价有望维持在高位,中秋前或现小幅冲刺行情,单只盈利保持稳定。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10月后商品代鸡苗集中出栏可能带来的供应压力,预计价格或有阶段性回调。中长期来看,行业普遍认为,若2025年第四季度能繁种鸡存栏维持去化趋势,2026年黄羽鸡供应有望进入紧平衡状态,价格中枢可能继续上移。

5、从业者,应理性应对市场

对于养殖户来说,当前盈利窗口期需要把握,但也要理性规划补栏。

短期内,适重鸡(5.5-6斤)应逢高出栏,避免过度压栏。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高峰过后,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短期下滑。且近期鸡苗补栏量逐渐增加,预计10-11月商品代毛鸡出栏量将明显上升,市场供应压力增大。中长期来看,养殖户应关注种鸡质量,优先补栏生长效率高的中慢速品种,搭配饲料配方优化,降低料肉比。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应该重点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机遇,提升自身成本管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秋季来临,天气转凉,食品加工企业开始启动中秋备货,学校开学也带来了集中采购需求的增加。

黄羽肉鸡市场在8月的回暖,让经历了一段时间低迷的养殖户和企业得以"回血",这也再次证明了畜牧业周期的波动特性。业内人士建议,养殖户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把握市场机遇,同时注意防范市场风险。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羽肉鸡8月强势反弹,养殖户每只盈利近5元!后市仍可期